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人把编辑归入杂家,是因他们认为编辑"类辑旧文"、"合刻诸书"都是"涂兼众轨"或"不名一体"的缘故。今人谓编辑为杂家,是认为编辑工作者不仅要专擅于某一学科,而且要博学于诸学科,编辑要成为专家、学者,编辑学者化的提法由此应运而生。编辑"杂家"与"专家"之论争,凸显了编辑素质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者化"问题是近十年来的热门话题,虽然讨论者众多,却没有取得共识,问题就在于这一提法的模糊性。本文从"编辑"和"学者"两个概念入手,重新思考了"编辑"与"学者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学者化编辑",并探讨了这一命题的内涵、实现途径和讨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报刊编辑实例,对当前报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剖析。论述了“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的内涵、途径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是学报编辑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报青年编辑提高自身素质,优化编辑业务进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必由之路,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有关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则要求学报青年编辑要有成才意识,并要处理好工作与科研,精深与广博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编辑学者化"争论激烈的背景,以框架图形式总结各家观点,明确争论涵盖对象,并基于自身科研经历,建立高校科研流程图,阐述学术编辑工作的本质,提出应淡化"编辑学者化"争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编辑自身素质上来。  相似文献   

6.
编辑素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编辑学者化的问题。编辑劳动的创造性,是编辑学者化的重要体现。编辑劳动的对象决定编辑必须具有创造性,编辑劳动的过程,要求编辑必须具有创造性;编辑劳动的结果,证明了编辑劳动的创造性。总之,编辑劳动都属于创造性的劳动。从事这一工作的劳动者,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应该具备学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学报是展示该校的学术全貌的门面与窗口,而学报编辑则是这个门面与窗口的展示人与发布人。学报的性质要求发布人应该是"学者化"的编辑,才能准确辨析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缔结优秀文化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化,归根到底是编辑专业化。编辑学化既是编辑活动的需要,又是编辑人员分工的需要,还是编辑队伍建设的需要。编辑学化的实质是要求编辑人员在专业上追求专深,即要求编辑应专于编辑学和主管学科,并以专于主管学科为重。实施编辑学化要注意处理好编辑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关系、杂和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近年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报,编辑是否应该学者化还有待探讨.实际上,高校学报的综合性特征、工作特点以及信息时代编辑的工作特点客观上都要求学报编辑应该编辑化,即实现编辑工作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编辑和学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职业,传统的编辑“学者化”的实质是:编辑应当成为与其编辑工作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这种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尽管编辑和编辑工作的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把它当作一门学问研究还是刚刚开始,它尚属于一个经验性学科,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编辑,编辑工作和编辑学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赋于传统的编辑“学者化”新的内涵,编辑只能和争取成为编辑学家,文中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学者化中的编研关系及赋予新的内涵后的编辑学者化的具体体现,了解某一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编辑工作本身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力求有一定的著述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From the Editors     
  相似文献   

15.
From the Editor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From the Editor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