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古 《良师》2003,(10)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EM”生物技术吗?“EM”既不是化肥也不是农药,而是由80多种微生物培育出的一种复合菌群。“EM”的重要用途是降解土壤中化肥和农药残留的有害成分,恢复原有的微生物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作物的增产,还避免了环境污染。在日本,水稻施用“EM”后,增产显著,而且米质好,味道香。“EM”对蔬菜、水果的作用也非常惊人。黄瓜秧一个节一般只结一根黄瓜,用了“EM”后,每节可结出四五根黄瓜。“EM”与饲料进行合理配制,成为新型的“EM”饲料。禽畜食后,有益的微生物迅速繁殖,除帮助消化、吸收外,还能增…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日渐明显,引起了人类高度的重视.人类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越来越多,也更加完备.特别是生物治理的方法,由于它无第二次污染的优点,现已广泛被研究和应用,它会给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光明的前景.本文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类型,可以对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的各种重要微生物.  相似文献   

3.
在人体及动物体的肠道中生存着很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多数对人类无害,有的还对人类有益。肠道这一生存空间相对于宏观生态系统而言是很小的,我们不妨称其为微生态系统。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只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同理,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微生态系统也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才会对人体及动物体有益,我们将其称之为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近日,一些国际海洋生物学家在全球多个海洋研究点采样调查和分析后,惊讶地发现:生话在地球海洋中的微生物的种类要比人类此前估计的数量多100倍,达到上千万种。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名游泳者不小心喝下了一口海水,那他同时也就吞下了1000多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末科技领域中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它的出现为人类的疾病防治、食物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以生物技术为背景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慢慢拉开序幕。有专家曾预言, 农业将成为这次生物技术革命的主战场。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农  相似文献   

6.
佚名 《科技文萃》2004,(11):55-57
人类会不会为自己开发出的高科技反噬?这一命题不是好莱坞的独创,略有科幻作品观赏经历的人都知道,这是"疯狂的科学家和他造出的科学怪人"的故事的最新文本,但这一命题却比一切时候都逼近了我们: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新一轮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螺旋,科技对于生活的改变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生物技术与化学技术的结合使人类合成和移植自身的能力一路走强.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不仅使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也严重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人们对洁净的衣、食、住、行期望越来越强烈,于是“绿色”产品也应运而生了。“绿色”成为“无污染”、“无公害”、“环保”的代号,是“洁净”、“健康”、“安全”的象征。一、“绿色”农业与“绿色”食品“绿色”农业亦称生态作业,相对于“石油农业”而产生的,即依据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建设农业生态系统内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多环式、多链条的网状立体结构,使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效益得到最合理的发挥,使农业生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  相似文献   

8.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环境污染的现状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向环境排放过量的污染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空气污浊、水质恶化、土壤沙漠化、森林破坏等,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这种间接地对环境的危害可能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渡蜡、包埋及磨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人类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严重问题的威胁,科学家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无不有赖于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而生物学科研究又成了生物技术应用与开发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研究手段日益先进,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工作者所掌握.较早建立的生物学制片技术未过时,它仍然是生物学工作者教学、科研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人类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严重问题的威胁,科学家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无不有赖于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而生物学科研究又成了生物技术应用与开发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研究手段日益先进,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工作所掌握。较早建立的生物学制片技术未过时,它仍然是生物学工作教学、科研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洪涝旱灾变多、水质生态恶化、沙尘侵袭人类、物种消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肆虐等。据统计全世界有30%的人因环境污染而生病,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世界人民的注意。我们国家在这关键时候提出了开发大西北、治理黄河、绿化祖国、保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方案,并不惜一切代价雷厉风行地实施起来,所以当前把环境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EM     
EM是有效微生物的英文缩写,它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出来的新型微生物菌剂。这种菌剂是由光合作用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10个菌属80多个菌种复合培养而成的。经实验证明,EM具有神奇的作用,在除臭、治病、消除疲劳、改良土壤和处理垃圾等方面显示出惊人的魔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生物防治环境污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等优点,在当前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降解菌的获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筛选,它主要是利用富集技术,即将土壤或污水、污泥直接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中,经数次转接后分离出降解菌株;二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菌株。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降解性细菌能将一些有机物降解掉,充当了大自然的“清道夫”。对降解菌株的分离研究,自从1972年美国学者Chakrabarty发现降解水杨酸盐的SAL质粒以来,相继发现的细菌对许多污染物的降解都是由质粒控制的,不同的“多质粒超级细菌”在环境工程中也相继应用。因此,在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防治的教育中,增添一些与此有关的趣味性探究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环保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由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对物质需要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扩大,因而返回到环境的废物也不断增加。近三十多年来,某些工业发达国家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缺乏考虑,造成了多起严重环境污染事故。许多较大的“公害事件”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从而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使这一门科学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文明应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在人类进入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之后,却意外地出现了诸多反文明的结果,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后面潜藏的是深刻的文化危机。生态文明的构建需要重新吸取包括中国《周易》在内的诸多古代的智慧。"生生之谓易"是《周易》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集中体现了《周易》的生态智慧,彰显了《周易》的生态文明,充分透显了宇宙万物创生相生、和谐相依的律法,对于构建以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特色的生态文明,以支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对于人类有着各种各样的用途,现代科技已能利用微生物从矿石中提取金属,这就是“微生物冶金”. 铜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金属,地壳中的铜矿主要以硫化铜(CuS)和二硫化亚铁铜(CuFeS2)的形式存在,铜矿通常混在大量岩石之中,多数铜矿石的含铜量很低,使冶炼十分困  相似文献   

17.
艺术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时空概念性、群落生态性、生态演替性、自调控性、"人工性"等生态特征.研究艺术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对于人类管理艺术生态系统、保持艺术生态系统的平衡、充分发挥艺术的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到而必须借助显微境才能观察到的一类生物。它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立克次氏体和病毒等。微生物虽小但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例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二氧化碳是由于微生物分介动、植物尸体放出的,这就保证了植物光合作用的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困难归根结底只有两个: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生活资源的日渐匮乏。而后者的核心问题是食物短缺。目前,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但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难以负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爆炸与食物短缺的矛盾,必须另辟新境。而作为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生物发酵工程,则因其极有希望解决上述问题而备受全球关泣。一、微生物研究:打开通往生物技术时代的大门虽然,人类利用微生物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以前酿酒的作坊之内,但人类发现它并研究其特性则是从17世纪RobertHouke发明显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现状和展望。现在我国已有40多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另有150多种进入临床研究或处于申报阶段。可以预计,随着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和政府的日益重视,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