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介绍另外两种解法,对教材的解法进行补充,并分析三种方法在教学上的应用,为更好地做好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雷文生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5):50-53,58
根据初等教学中的有关极值的类型及相应的解法,结合微积分中有关极值问题的知识,提供了比较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2种解题模式,模式1种出了等值线概念,利用等值线与给定动点路径的关系来确定在已知路径上获得极值的方法。模式2利用多变量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通过暂时固定某些可变量,将多变量函数的极值问题转化为单变量或二变量函数等的局部极值问题。  相似文献   

3.
雷风 《物理教师》2008,29(8):52-52
本刊2008年第1期中刊登了《一道高考题的解法探析》一文,对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陕西)卷中的第20题给出了3种不同的解法,阅读后受益匪浅,本文提出另一种更为巧妙的解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4.
有些竞赛试题中的方程或方程组,因为本身的结构巧妙而富有规律性,所以其解法就需要有较高的代数变形技巧.而解法常因题而异,技巧干变万化.在掌握常规方程解法的基础上,抓住技巧方程的结构特征或某种规律,以求获得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举例说明几种技巧方程(组)的解法.  相似文献   

5.
在复习函数值域内容时,很多同学对此类无理函数值域求解方法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主要原因是随着a,b,c,d符号和大小的变化所能用到的方法也不一样.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对资料的翻阅,本文归纳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解法.  相似文献   

6.
1问题提出 关于|f(x1)-f(x2)|〈|x1-x2|(或|f(x1)-f(x2)|〉|x1-x2|)的恒成立问题,近期的期刊杂志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是导数法,解法比较巧妙,现选取一例(见文[1]):  相似文献   

7.
慕泽刚 《高中生》2010,(9):36-37
无论是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还是在高考试卷中,我们经常会碰见一些非常难的题目.很多同学每次碰到这样的题目,都会选择妥协。跳过这类题不做.其实,大部分难题都有一种或几种简单的解法,关键看你是否能找到.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专门针对这些难题给出它们的简单解法,以此来优化同学们的解题思维。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近期出版的一些参考资料中,均选编了下面一道题目并给出下述解法:已知f(x)满足f[f(x)]=x 1x 2.求f(x).解:∵f[f(x)]=x 1x 2=11 11 x,∴f(x)=11 x.该解法属定义法,看似简捷明快,令人耳目一新,但仔细推敲,题目和解法均有值得商讨之处.众所周知,两函数f(x)与g(x)构成复合函数f[g(x)],需具备条件RgDf,其中Rg是g(x)的值域,Df是f(x)的定义域.f(x)=11 x的定义域Df={x|x∈R,且x≠-1},值域Rf={y|y∈R,且y≠0}.因为RfDf,所以f(x)=11 x在自然定义域上不能构成复合函数f[f(x)].当然,如…  相似文献   

9.
文(1)给出了二阶(维)复常系数复线性微分方程(系统)的求解公式及定理,本文给出了此类方程(系统)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解法--双特征方程法。此外,本文还给出了几类非线性复微分方程(系统)的解法,进一步简化了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
齐斌 《考试周刊》2010,(19):6-7
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工类试题中,有一道立体几何题,我认为:除了标准答案中提供的两种解法外,还有一种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的解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流行的同余方程x^2≡a(modm)的解法因模m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对它给出了对所有不同的模m都适用的新的统一的解法。  相似文献   

12.
【选题意图】本专题一是直接考查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中的有关解法;二是将该部分内容与其他知识相结合,考查其知识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主要出现在应用问题、函数问题和几何计算题中。尤其方程思想就是利用方程(组)解决其他问题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函数是数学永恒的主题,是中学数学的最重要的主干知识,函数的观点及其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历年高考考查力度最大的主线之一,笔者针对2010年高考教学的“函数与导数”的试题进行分析,对本专题被考查的知识点的分类统计分析,对常规典型题和新颖题给出解法示例与点评,希望能给备战高考的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背景概述1.1从一个特殊的新解法开始 文[1]在叙述“差异分析法”的应用与不足时,举了一个不等式的例子(见文[1]例5):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走向如何?试题有哪些较为典型的解法和易错点?创新试题的命题特点是什么?学生答题中存在哪些典型问题?应该怎样应对?分析、研究和归纳这些问题对于新一轮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高考中,limx →xof(x)/g(x)型极限成为选择题或填空中的常考题型,因此,这种题型的解法非常重要.现提供几种解这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空间向量的引入给立体几何解题注入了活力,使立体几何解题方法多样化,既可以用几何法,也可以用向量法;既可以用向量的坐标运算,也可以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本文就2004年高考全国卷数学(新课程)理(20)题给出不同于评分答案的几种解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复习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②进一步提高对不等式(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方晖  韩文美 《高中生》2010,(12):24-25
小结在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中。我们往往要根据条件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加以分析.简单解法1就是通过余弦定理对等式进行变形,综合三角恒等变换及正弦定理加以化简与运算.对于这类具有轮换性的题目,我们通过元素的特殊化。利用等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来进行特殊处理。是非常巧妙的解法,这也是简单解法2的巧妙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方程(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里举例说明其常用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