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文军 《军事记者》2010,(3):I0002-I0002
在军事题材摄影中,炮弹在火光中飞出炮膛、导弹喷射着火焰冲出发射管等场景,都是摄影者不懈追寻的精彩瞬间。《中华神盾》的作者正是选取了舰载防空导弹发射的一个瞬间。舰首的防空导弹从发射筒腾空而出,在前甲板的装备和宽阔的碧海蓝天映衬下,给人强烈的动感和十足的冲劲。  相似文献   

2.
航天科技题材新闻摄影要想出彩并不容易,需要摄影者在钢铁构件中寻光觅影、定格瞬间。而能否通过画面真实、准确、快速地传递信息,赋予航天科技摄影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与摄影者能否合理地运用形状、线务和色彩等视觉元素密切相关。因此,航天科技摄影者要充分认识到视觉元素在摄影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是通过静止画面凝固新闻事件的一个片断,具有明显的瞬间性,而这个瞬间是客观事物符合自身逻辑发展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定格”,应当是最具典型性的那一“瞬间”,这也正是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 随着专题摄影和图片故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摄影者把注意力投向了这里。在处理来稿中我们发现,每天大量的稿件中,专题和组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题材根本不适合用专题的形式去表现,甚至适得其反。照片缺乏对于典型瞬间的发掘和提取,致使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在作者贪多求大中白白浪费了,变成了对一个事件简单的客观记录,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我曾看过一组来稿,反映一群建筑工人到郊区种菜,为单位建立副食基地的事。本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题材,但作者非要照专题的路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情感表现为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所以,一幅好的新闻图片无不反映出摄影者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敏锐的职业灵感,也是作者的生活阅历、文化涵养。审美意识、道德标准及其娴熟技艺的缩影。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我以为思想情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融洽关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摄影者要有与被摄者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要有足够的耐心消除对方的疑虑,用适合的言语调动对方的情绪,使其情感得到真实的流露。 记得1995年12月的一天,我到…  相似文献   

5.
沈文 《新闻实践》2009,(12):53-54
一个成功的摄影记者被人们记住,通常是一幅触发读者心灵激荡的照片,它往往通过反映人物命运的典型瞬间而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怀。当我捧读大学好友、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卫兵记录他20年新闻摄影生涯的纪实作品《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时,  相似文献   

6.
陶慧娟 《大观周刊》2011,(6):146-146
摄影的诞生是视觉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我们提供了记录客观世界的新手段。此外,摄影的过程更是另人兴奋而又充满挑战性的。做为一种创造图像的瞬间艺术,选择哪一个瞬间做为一定情感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影者的综合修养及独特的艺术体验和表现技巧。一个有经验的摄影师只要拿起相机,按下快门,就是对一种思考的确定和选择。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人的生命长河里,都曾经有过辉煌的瞬间。军事经济学院新闻干事、《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周凤仪,在他30多年的摄影生涯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瞬间。30多年以来,他先后在军内外报纸杂志发表新闻图片和艺术作品3000余幅,其中,他拍摄的《不畏艰难练硬功》等上百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与人合编的《现代摄影技巧150问》、《摄影基础知识》等著作颇受同行的青睐。作为一名记者,周凤仪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善于驾驭重大历史题材和捕捉一些突发事件。那年夏天,武汉地区遭受百年…  相似文献   

8.
易人法书     
艺术主张 易人先生认为,人写字,每一局部,每一瞬间,都是独特的思维与动作,书者应把这种独特性融入时空变迁和生命从无到有,再归于无的序列。在观察与表述时,笔下的线条即是心灵的回应,也是对自然界和人文世界的思索。诗人是通过瞬间的感情悸动,  相似文献   

9.
反腐题材的长篇力作──读流波著《红蜘蛛》王烨出自一位普通警官作家之手的长篇小说《红蜘蛛》刚一问世,便引起广大读者的深切关注,并在文学评论界产生强烈反响。它整体的强烈的思想倾向。它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它独特的构思技巧,抓住了每一位读者。拿起它,你...  相似文献   

10.
在五彩缤纷、奇异多姿的艺术门类之中“摄影”这支奇葩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风格,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以“典型的精彩瞬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素有“瞬间艺术”之称。 160多年来它带给人们那种震撼心灵的感受有增无减、对此,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它象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正在受潮流、时尚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加之它对科学技术较强的依赖性,故而其表现的形式也就更为强烈。 受民族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审美心惯的影响,一定范围、一定地域内的摄影艺术会表现为一种集体的无意的风格,民族历史越…  相似文献   

11.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一幅照片不论表现什么内容,调动了何种艺术手段,其画面上呈现的只能是生活的瞬间。而这一瞬间可能是百分之一秒,也可能是几十分之一秒。新闻摄影记者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识别出事物的意义及表现事物的适当形式,都要在一瞬间完成。把摄影记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选择摄影题材和摄影瞬间,比喻为森林中的猎手,是十分贴切的。他要寻找机缘,并且准确地猎获对象,一旦捕捉到了不可再得又撩拨情思的一瞬,他就为新闻和美学领域献上了一个永恒的瞬间。  相似文献   

12.
体育摄影是表现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动”的艺术。在项目繁多的体育运动中,有许多项目的比赛是在快速激烈、你争我夺、扣人心弦、富有节奏的气氛中进行的。摄影者要想在几百分之一秒或上千分之一秒的瞬间把运动员精彩的技术技巧、生动的形象、优美的姿势等绝妙镜头拍下来,除了要有一定的摄影技术和艺术修养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拍摄位置和选择的角度是否得当。图一这张照片,是我国体操选手吴佳妮在高低杠比赛中做腹弹低杠摆起分腿腾越高杠的瞬间。根据佳妮的这一技术动作特点,在现场我选择了完全正面的  相似文献   

13.
日常采访与同行见面,常常谈论体育照片的拍摄问题,其中,谈论最多的还是如何才能拍到一张好的体育照片。讨论的焦点不外乎以下几方面:拍摄一张好的体摄照片是靠运气,还是靠动动员在运动场上的精彩动作?是靠采访机会,还是靠良好的器材装备?等等。不可否认,一张优秀的体育照片的取得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仅仅靠偶然,你恐怕只能得到某一张好作品,不一定得到许多好作品,也不可能将你遇到的所有精彩瞬间都不失时机地拍下来,这里还有一个必然性的问题。在体育照片拍摄中,怎样使偶然变为必然,并在所有的场合下,当机立断,迅速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将遇得的精彩瞬间摄入镜头,这是我们体育摄影者应  相似文献   

14.
动感与瞬间     
近年来,随着国际体育摄影水平的提高和各国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飞跃,再加上摄影器材的不断更新等因素,给摄影工作者拍出动感、体现速度的照片,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也给摄影者提出了超时代的难新要求,这就迫使体育摄影工作者在表现运动员精彩动作的强烈动感时,不因循守旧,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的精神,在摄影的角度、技术、技巧等方面,都要有独到之处,本文就体育摄影的动感表现与瞬间捕捉,谈点个人看法。动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徐文耀 《军事记者》2013,(8):I0002-I0002
一幅优秀的军事摄影作品,离不开光圈、快门、构图与瞬间等技术要素。如果说合理运用光圈和快门是摄影的基本技术、捕捉瞬间体现的是摄影者眼光和头脑敏锐性的话,那么唯一考量摄影者审美功底的,就是构图。  相似文献   

16.
杜江 《青年记者》2010,(16):43-44
南非世界杯闭幕式上那一幕:一张由激光投射出的巨型报纸横陈大地(如一个刚刚死亡的母体),随后被缓缓撕裂,一个个记录决赛中每场比赛的精彩瞬间(新闻摄影)破壳而出……这决赛前的回顾与道别,其间藏匿何等讯息?隐含何等隐喻?  相似文献   

17.
陈晓平 《新闻前哨》2014,(12):43-44
新闻摄影作为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实用学科,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摄影者,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特点,掌握它的固有规律,才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并拍出精彩的感人瞬间。新闻摄影是对真人真事的形象化报道,它的纪实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相似文献   

18.
王建成 《记者摇篮》2005,(10):i0001-i0001
今天,在读图时代。媒体“老总”们越来越重视图片的作用,他们纷纷拿起相机,拍下许多精彩的瞬间。本刊特为您开辟“精彩瞬间”专栏,通过您手中的相机。用您的新闻敏感和独特的视角,把世间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我们竭诚期待您的赐稿。营口广播电视报总编辑王建成同志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本期刊载的是他多年来对碱蓬草的追踪摄影,从一幅幅照片看,足见其心也诚。其艺也高,  相似文献   

19.
2月9日上午,陆军农村题材剧作30年成果展在松江揭幕。展览取名为“田野上的歌:上海农民30年心灵档案”。从1979年首部大戏《追求》面世至今,陆军30年来一直坚持农村题材的戏剧创作,迄今被搬上舞台的大戏就有28部之多,还有20多部直接反映农民真实生活的短剧。他也因此被誉为“用戏剧形式记录农民心灵档案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易人法书     
正艺术主张易人先生认为,人写字,每一局部,每一瞬间,都是独特的思维与动作,书者应把这种独特性融入时空变迁和生命从无到有,再归于无的序列。在观察与表述时,笔下的线条即是心灵的回应,也是对自然界和人文世界的思索。诗入是通过瞬间的感情悸动,使心灵与客观世界交汇,从而使心灵趋于宽容和深刻。启功先生论诗有云:"唐以前诗是长出来者,唐诗是嚷出来者,唐以后诗是仿出来者。"由此可见,"长出来者"自然,"嚷出来者"牵强,"仿出来者"失真1人与自然应是有机的融合,而不是牵强附会。书法需有诗性思维,即形象思维,它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是具体的,又是朦胧的,书法创作与解决世俗问题不同,它是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