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效果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人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除夕之夜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人已经成了全国亿万观众欢度春节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春节联欢晚会》从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演员的阵容、规模的宏大、受众的广泛、影响的深远等诸多方面,都堪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文。艺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代表。为了深入了解广大观众对’97〈春节联欢晚会》的反映,也为了把今后的春节晚会及大型电视综艺节目办得更好,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在1997年春节前夕,与央机调查咨询中心及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共同向北京、天津、佳木斯、吉林、乌鲁…  相似文献   

2.
2002年春节期间,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了1956年由张骏祥执导的电影艺术片《春节大联欢》。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用电影胶片来表现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历史记录。在今天,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我们还能够依稀寻到《春节大联欢》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胡睿 《视听纵横》2002,(6):70-72
在改革开放之初,荧屏上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除了新闻和电视剧以外,当数大型电视晚会和综艺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长期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作为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开播以来,多少年来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千家万户无可替代的“荧屏年夜饭”。  相似文献   

4.
江涛 《新闻前哨》2012,(6):19-21
《一年又一年》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一档特别节目。从2002年开始,每个年三十的下午四点,节目一边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前最后几小时的幕后情况,一边用精彩话题渲染节日的欢乐气氛,提前把人们带进了年夜饭的团聚氛围中。而在2011年的《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中,除了主打新闻直播牌,最大亮点是和腾讯微博的合作,而这也是传统主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的对外宣传开始于60年代。当时主要是同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节目交换关系。1982年,中央电视台正式成立对外部,1991年对外部扩大为对外电视中心,1993年对外电视中心同第四套节目部合并,成立海外电视中  相似文献   

6.
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推出了喜剧小品《虎妞》与《阿Q逛北京厂甸》,其热烈反响出人意料。次年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斯、朱时茂创作、表演的《吃面条》,进而取得空前的成功。从此,喜剧小品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台柱节目及电视观众期望值极高的一个文艺节目形式,甚而形成了一股盖过相声的喜剧小品热。喜剧小品自登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个文艺品种,不觉快满十岁了。喜剧小品多年的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潜藏着新的危机。对此,很有必要作个回顾与前瞻,并在理论上进行一番研讨。  相似文献   

7.
出版春节特刊,就像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除夕夜神州百姓吃团圆饭一样,成了年末岁终各家新闻媒体必配的一道例菜。例牌菜的生命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继承传统,二是创新发展。盘点《战士报》2007年策划推出的6个具有浓郁部队气息的春节特刊,笔者惊喜地看到,这道例菜  相似文献   

8.
就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击败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和美国超级碗橄榄球赛,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电视晚会”,这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晚会,以这样的独特方式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与认可.从1983年至今,每年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人欢庆春节的一个隆重的仪式.2012年的龙年“春晚”,正好是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三十周年.在这个契机下,由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5集纪录片《春晚》,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春晚”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形态.作为这次纪录片创作的参与者,从选题策划到节目播出,其中经历的点点滴滴,使我们感受到了“春晚”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张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卖拐》、《卖车》,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意味深长的讽刺,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尤其其中赵本山的“忽悠”,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级新闻单位目前正在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学习活动,但仍不时有一些类似的“忽悠新闻”在媒体上露面,让人读后觉得如同一碗鲜美的汤里落了个死苍蝇。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向全国观众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从那以后,春节晚会便一年一年延续,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也成了广大观众的老朋友,每年都要见上一面。紧接着,各个省级电视台也步中央电视台后尘,相继推出各自的春节晚会。但是,由于省级电视台在经济实力、技术力量、演员阵容上不可能与国家级的中央电视台相提并论,所以,与中央电视台相比,省级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就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1.
每逢春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成为人们关拄的热点。说起来,春节晚会从1983年开始举办,迄今已有24个年头了。如今,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成为中国人除夕守夜时必不可少的一道“文艺大餐”,成为全世界华人辞旧迎新的一种新民俗,成为中国文化娱乐业中的一个著名品牌。举国上下,数亿人同时收看同一台晚会,这在全世界的电视媒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春节联欢晚会》的走向郎昆《春节联欢晚会的八个走向》1.走向庆典从1987年以来,《春节联欢晚会》的庆典化倾向愈来愈鲜明,它表现在编导集体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时,着意突出一个或几个鲜明的主题.2.走向时代自1983年以来,历时12年无一例外地都...  相似文献   

13.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春晚成为了中国人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现在,中央电视台春晚已经办了28届,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尽管仍倍受关注.但是已经不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唯一的“文化大餐”。观众对于央视春节晚会的批评、建议也在增多,  相似文献   

14.
从广义上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在当年除夕播出了一档带有联欢晚会性质的电视节目,当时的很多大师都参与了这次节目,包括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等人,但是这一节目后来没有在电视上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15.
史卫民 《传媒》2001,(3):10-11
除夕夜看完中央电视台的“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不由得一声叹息,重复了一句老话,“春节联欢晚会,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制作了一期特殊的谈话节目《挑战人生:〈千手观音〉》.这期节目以一种特殊的“手语”方式,把2005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的聋哑人演员们请到录制现场,让观众和聋哑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取得了沟通和理解.贯串始终的“手语”表达,穿插其中的舞蹈表演.让人不得不用眼睛去“看”.  相似文献   

17.
雄关漫道真如铁──春节联欢晚会探踪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胡妙德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迈出了决定意义的第一步起,而今已迈过了十年大关,正向着新的高峰攀进。说起春节联欢晚会,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它是中央电视台于每年农历除夕进行现场直播的大型综合文艺联欢晚会。春...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尽管在近年来不断遭遇来自各界的质疑,特别是来自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冲击,以及面临被年轻观众离弃的风险,但它曾经的辉煌与梦想却是毋庸置疑的.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创作的《春晚》是一部让我感到意外但又觉得亲切的纪录片.它以新颖手法讲述2012年“春晚”的幕后故事,既成功地拆除了“春晚”的神秘感,又重建起“春晚”作为全国公众的共同情感纽带的美学功能,其美学与社会意义都值得认真总结.简要说来,这部纪录片在影像修辞上体现出这样几个独特的特点:托得实、挖得深、贴得近、点得透、想得远.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从1983年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以来,从未间断,至今持续了31个年头.通过观看央视春晚的视频资料,选取1991年喜剧小品《警察与小偷》、2012年《天网恢恢》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二者都表达“警察抓罪犯”这一永恒话题.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视频资料进行解读,探究新瓶装老酒,央视春晚在同一主题的传播方式上是否存在某些异同.  相似文献   

20.
《新闻天地》2004,(3):22-23
编者的话:湖南的媒体,使一大批艺人脱颖而出,奇志、大兵就是其中的一对,成为湖南相声的代表人物。正当他们走进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全国重大比赛屡屡获奖之际,两人却突然分手,一时间舆论哗然。为此,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就两人的故事制作并播出了三期节目。本刊节选了部分节目片断,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