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晚报新闻,什么是晚报好新闻,虽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却一直是报人不断的求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媒体的繁荣和发展,媒体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各种媒体特色都在发生变化,晚报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季东平 《新闻世界》2023,(11):13-15
到底什么是融媒体工作室?为什么要做融媒体工作室?要做什么样的融媒体工作室?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出路。本文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打造融媒体工作室为例,阐明了融媒体工作室“是什么”,并从媒体转型、体制机制、用户连接等角度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工作室,从IP打造、内容输出、双效建设、激励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融媒体工作室“做什么”,为市级媒体孵化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指明了方向、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3.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现代不同媒体从业人员的统称。 记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 记者的社会职责是为所供职媒体提供新闻。 记者的自身素养应该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功能越来越突出。那么,什么是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呢?电视媒体娱乐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呢?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每一位电视媒体工作者深思。鉴于此,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以期推动我国电视媒体娱乐化朝着健康、积极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殷帆  金佳 《东南传播》2012,(7):93-95
近些年来,"主流媒体"一词在国内风靡,"主流媒体"似乎成了一个高帽,所有的媒体竞相抢着拥戴,究竟什么是主流媒体呢?主流媒体的特征是什么?在媒介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党报媒体以及都市类媒体怎样通过改革跻身"主流"的平台上?主流媒体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本文收集整理2011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对"主流媒体"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娱乐化是大众媒体引入市场机制以来最重要的表现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娱乐化出现了泛滥的趋势。什么是泛娱乐化?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应该怎样看待大众媒体泛娱乐化?本文从一档具体的电视栏目展开,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7.
融合的背后     
那么,是什么催生越来越多的媒体形态与单位?又是什么深层次的原因让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如此风生水起,各种媒体形态相伴而生呢?各种不同的媒体形态并存的局面是否也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8.
眼下.“民生”是一个热词,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媒体也在吆喝“民生”,但大多数媒体和记者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并没有好好地想想民生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对媒体和记者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没有思考而盲目地行动。是很难有好的结果的。实践需要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让我们好好地思量一下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尚稳 《新闻界》2006,(5):16-16,19
党报是不是主流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又有什么特性?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和打造党报的主流性?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党报主流性的必然性尽管业界对什么是主流媒体的看法不尽统一,但有几个关键点是取得共识的,即媒体的“主流性”体现着社会价值观的主流性,体现着受众群体的主流性,体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抛开其他原因,单单从学理上分析,我个人认为,造成今年电视媒体大面积竞相传播相亲节目的理论根源是"受众本体论"的庸俗化表现.这几年,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很多媒体在传播思想上都或多或少地把长期信奉的"媒体本体论"转变为"受众本体论",即由媒体做什么观众就看什么转变为受众愿意看什么媒体就提供什么.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思想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需求的一种进步表现,但是,在缺乏工程学和系统学思想的指引下,媒体一味迎合受众需求势必会冲撞整个媒介的社会期待底线.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受众踊跃参与媒体发起的各种讨论。人们借助媒体搭建的社会公共话语平台,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纷纷在大众传媒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经常参与媒体讨论、发表看法的都是怎样的一群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参与节目、发表看法?他们对媒体搭建的社会公共话语平台有什么期待?  相似文献   

12.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适者生存,这条真理同样适用于户外广告行业。2008年发展风风火火的新媒体,2009年面临的命运是更加严峻的优胜劣汰。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卖法,强势媒体靠什么?靠品牌、靠人流、靠经验;弱势媒体靠什么?靠服务、靠价格、靠精准。  相似文献   

14.
正品牌是什么?从实质上讲,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还代表了对顾客长期利益的承诺。为什么要突出地方媒体的品牌?因为地方媒体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它的品牌建立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有符合自身定位的要求。本文就此对地方媒体的品牌进行粗浅的探讨。一、地方媒体为什么要提品牌再造上面的问题其实是想引起看官的思考——媒体跟品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地方媒体尤其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原因只有一个:自身的生存发展受  相似文献   

15.
当下,在大力实施文化强市进程中,媒体的使命是什么、为谁服务、怎么服务、服务什么?本文结合当地实际和媒体特点,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述,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为提高媒体的质量和水平应做到的“五个方面” 不久前,中共上海市委龚学年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提高媒体为质量和水平应做到“五个方面”,现摘编如下,以供参考。 一是服务中心工作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要有大局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根据中央和地方党委的工作要点,各新闻单位要有领导、有主题、有重点的推进新闻报道,加强新闻报道的计划性、说服力、战斗力。不要形成记者写什么登什么,通讯员来什么发什么,看起来每天热闹,但看不出中心是什么,重点是什么。各媒体要根据宣传部确定的计划,结合各自特点,拿出工…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  相似文献   

18.
陈伟  罗慧 《新闻前哨》2008,(3):54-5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越办越多,报纸越来越厚。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媒体的“含金量”并没有增加,“泡沫”反而多起来了。什么是“新闻泡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这些问题有利于新闻界找到消解泡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媒体核心价值观”,即媒体的基本职业理念。媒体是做什么的?媒体是服务于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的社会机关。形成规模的媒体,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行业:新闻传播业。公众需要新闻,媒体及时、真实地提供新闻,让公众满意,这便是媒体存在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媒体商业化和新闻真实性在相互影响下的发展历程1.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的状态是什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媒体处于起步阶段,广播电视报是人们获得资讯以及娱乐的重要渠道。在那个年代人民选择收看内容的权利很小,基本上停留在广播放什么我就听什么,报纸写什么,我就看什么的层次上。这样的模式导致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被动性,从获取的内容上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虽然每天都在关注自己的国家,但是知道的内容却很有限。新闻报道覆盖面的狭窄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报道媒体多为国家事业单位,是国家的耳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