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在《法哲学原理》中,家庭是黑格尔伦理观念发展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中,黑格尔阐述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观,认为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而家庭则是以爱为本质的直接的伦理实体。既深刻又片面,深刻于伦理性的突出,片面于经济关系的遮蔽;同时倒置了家庭与市民社会、国家的关系;且充满了对于女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没有最后完成的一部著作.这里说的"黑格尔法哲学",是指黑格尔于1821年发表的《法哲学原理》一书.该著作由"抽象法"、"道德法"和"伦理法"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伦理法"部分又包括"家庭"、"市民主义"和"国家"三个部分,它论述的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精神哲学"的第二个环节"客观精神"的发展情况.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法"乃是潜蕴于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谷铭 《学语文》2013,(1):44-45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心经》很少有人提及,甚至她本人也认为是她"自己最不惬意"的两篇之一。《心经》讲述的是世人眼中一段畸形的父女之恋,亦不伦恋,揭示了自然性爱与道德伦理的冲突,复杂的人物关系,是对人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伦"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精神家园,在"伦"的场作用下进行道德教育,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场效应,而且有利于道德示范认同。目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示范认同危机,其深层次原因是同一性主体力量的缺场和异化。要实现道德示范认同,就应该在以"伦"为基础、以身教为载体、以仿效为内驱的思想基础上,建构道德目的与道德理想、示范载体与示范主体、伦理场与场效应等相统一的道德示范认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悲剧观是从黑格尔那里继承而来的,在黑格尔那里真正决定人的行动动机和人的行动目的的根本原因是实体性伦理力量。黑格尔把人类的一切行动都看成是伦理所支配的。马克思便将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曹禺的话剧《雷雨》,不仅是社会的悲剧,更是命运的悲剧。解读《雷雨》,分析《雷雨》中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能够更好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悲剧理论。  相似文献   

6.
6月20日 晴 狼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凶狠而可怕的形象,"狼外婆"、"狼来了",众多的狼故事,传送给我们的观念就是可怕、凶狠,不招人喜欢,理当诛之。然而,读了《狼图腾》,观念却为之一新。《狼图腾》通过一位"知青"的讲述,展示知青在蒙古草原的生活图画。书中,陈阵从小喜欢观察狼,到处掏小狼,直到把小狼的狼牙磨掉流血,最终小狼得病死去。书的最后,知青回到额伦草原祭拜草原之神腾格里,祭拜小狼的洞穴,整个过程伴随着额伦草原生态的日益破坏,那种破坏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界通常认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但实际上,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探索过程。它比我们所想像的要复杂。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有着深厚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背景。要超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不仅需要从哲学上破除黑格尔的神秘唯心主义,而且还需要深入到经济学领域清理他的市民社会理论地基。以《巴黎手稿》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两个转折点,马克思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才最终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实现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王拓 《快乐阅读》2012,(18):123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阐述了自己关于抽象法,道德,伦理的观点,在第二篇道德篇中更是具体论述了自己关于道德的看法,他认为道德是这样一种观点,这种意志不仅是自在地而且是自为地无限的,并具体分为故意和责任,意图和福利,善和良心三个阶段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9.
李亿  钟虹 《天中学刊》2012,27(4):34-3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论述市民社会时采用的依然是启蒙思想家们所习惯运用的人本主义逻辑范式,即从"应该"和"是"的矛盾差距中引出批判张力。这种逻辑范式和黑格尔的思辨逻辑一样存在着价值悬设。尽管马克思早期的市民社会理论建构还是以人本主义的逻辑范式批判继承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但是马克思已经从社会现实出发分析问题了,这可以说是对黑格尔思辨逻辑的一个超越。  相似文献   

10.
“纯有”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开端,从抽象的“纯存在”过渡到具体的“定在”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运演过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共同构筑了结构相似的黑格尔哲学体系与《资本论》,“纯有”作为概念辩证法的起点是思辨抽象的结果,最终又回归抽象概念。而商品作为《资本论》的起点具有一般的抽象规定性,它是以现代社会为基础的科学抽象,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以商品为《资本论》的起点超越了作为黑格尔哲学体系开端的“纯有”,在本质上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比起康德,他不仅仅是关注艺术的形式,而是从他的“理念”出发,辩证地阐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用客观唯心主义的“倒置辩证法”论述了艺术规律,用“否定之否定”拓展了艺术思路。由“无限”的“绝对理念”到有限世界的“自我异化”,再回到“无限”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表现中去,深刻揭示了像音乐这样的表现性艺术的本质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从历史考察来看,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有一个从"理性的人"、"异化的人"到"现实的人"的演化过程;从内容考察来看,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是由其政治伦理基本价值理念、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政治关系的伦理关怀、政治制度的伦理关怀、公民社会的伦理关怀及政治目标的伦理诉求等所建构;从意义考察来看,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对克罗齐构建其思想体系产生了难以忽视的影响,其精神哲学中对“经济…‘实践”等核心概念的重视和强调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直接的联系;克罗齐对其思想的“祖先”黑格尔的研读最初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桥梁的。探讨这两种影响将会使我们对克罗齐的认识不只局限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历史哲学家的层面。  相似文献   

14.
列维纳斯“他者”伦理中的“主体”不仅具有现代哲学中“主体”的一般内涵,同时还具有“为他性”、“伦理性”等多重特征。对教师的道德主体性有“道德代言人”、“立法者”、“道德完美主义者”这三个不同程度的要求。列维纳斯式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虽然难以企及,但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不仅为教师对学校伦理的本质及优化的路径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向度,而且会不断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进而引领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终结”是弗兰西斯·福山作为一个悲观者对世界历史所作出的乐观判断。廓清理论的迷雾后发现,“历史的终结”乃是基督教末世说的翻版,其本真是“咒语驱魔”——为了提供反马克思主义的符咒。只要运用马克思的问题意识关照一下,就可看出福山的理论不过是黑格尔思想的拙劣的仿制品。他把重组自己的偏见当作创新。因此,“历史的终结”必将摆脱不了同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一样的结局:历史并没有终结,终结的只是“历史的终结”论本身。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思想与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之间有着鲜明的基本原则性的冲突,即“不定”与“有定”的冲突。通过道家“不定”与黑格尔“有定”的比较,可以看出黑格尔“自规定”“自否定”的保守性,看出道家哲学拒绝一切规定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7.
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是中国学者写的第一部教育哲学著作,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其教育伦理学思想。范先生借鉴了康德和纳托普的哲学和教育哲学思想。他认为教育是将现实的人提高到理想的入的活动.因此与伦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明确提出将人生观作为教育目的的依据:伦理学对于人生观的规范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伦理形式的规范是先验的,而伦理内容的规范是经验的,其核心是“个人的完成”和“他人的福利”。这些教育伦理学思想对重塑道德教育的中价值秩序、化解道德教育中的冲突有极大启示。  相似文献   

18.
老子"道法自然、惟道是从、上德若谷、长生久视"的道德境界,实质上是老子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超越,是对以政治伦理为轴心的道德体系的重构。在对传统道德境界扬弃和超越的道路上,老子积极探索道德存在的法则、维护道德的纯洁性;积极认识大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以顺应"道"为最大的"德"。老子的道德境界是对宇宙人生的贯通,体现出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反映出适度、和谐、圆融的精神境界。老子的道德境界思想意韵深厚,充盈智慧,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忠恕之道历史上曾为多个不同文明体系所提出,是具有普适价值的道德黄金律。通过在“所欲”或“所不欲”与“施人”或“不施人”之间的几种情况进行伦理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忠恕之道的伦理价值.以及与“以直报怨”的关系。在今天继承和弘扬“忠恕之道”,对于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仍有着多方面积极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