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中考、高考话题作文频频亮相,为众多命题者和考生所青睐。它彻底打破了往日套在学生身上的陈旧枷锁,只规定了写作的范围,而把拟题、立意、选材表达的自主权统统交给了考生,具有命题的开放性、创新的导向性,思维的发散性、文体的多样性、行文的自主性等特点,是一种开放性、创造性很强的命题形式。本文试图从话题作文的特点来探索写作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近两年中考“话题作文”的形式来看 ,话题作文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命题式话题作文。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话题作文 ,有人称它为话题作文的雏形。命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 ,让考生围绕它作文。如黑龙江省 2 0 0 0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一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二、导语式话题作文。有人叫它“引语式”话题作文。命题者先铺叙一段话 (这段话不是材料 ) ,把考生引到话题上 ,这比命题式话题作文多了些情境、意象 ,它有利于考生开阔视野 ,拓展思维 ,从而使考生做到人人有话说 ,个个有文写。…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中、高考的作文命题走进了“材料话题式”时代,话题作文以其“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立意构思的创新性”,愈来愈博得师生的青睐。但是,从中考、高考阅卷组披露的信息来看,考生的话题作文明显存在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考、高考话题作文频频亮相,为众多命题者和考生所青睐。它彻底打破了往日套在学生身上的陈旧枷锁,只规定了写作的范围,而把拟题、立意、选材表达的自主权统统交给了考生,具有命题的开放性、创新的导向性、思维的发散性、文体的多样性、行文的自主性等特点,是一种开放性、创造性很强的命题形式。本文试图从话题作文的特点来探索写作的创新方法。一、立足一个“创”,打开思维“黑箱”中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就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究其根源是与思维方法有关。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思维范围和内容成了一个严重封闭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话题作文以其主题的开放性、题材的丰富性、文体的多样性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在话题作文面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考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情的机会。2004年中考,话题作文依然可能独领风骚。那么,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出既符合题意又富有创新意识的作文呢?下面介绍几种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切实有效的构思方法,供各位老师、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话题作文以其主题的开放性、题材的丰富性、文体的多样性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在话题作文面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考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情的机会,2004年中考,话题作文依然会独领风骚。那么,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构思出既符合题意又有创新意识的作文呢?下面介绍几种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切实有效的构思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两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如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这种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确实,她为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般的创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是中考命题改革的重要成果。从2000年它首次步入中考试题以来,在社会和考生的一致赞扬声中,它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已牢牢占据中考作文试题中的主导地位,甚至有人惊呼中考已到“话题作文时代”。但是,广大中考命题者并没有停止改革和探索的步伐,而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2002年的中考话题作文试题来看,他们一方面在发挥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优势,为考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为使作文考查更符合选拔人才的要求,又多了许多理性思考。反映在命题上,就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中可以窥见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现略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以来,江西省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1998年与2000年均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999年,根据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2001年标明“文体不限”。中考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就拿2001年我省中考作文来说,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中考中,话题作文已取代其他几种作文命题.占据了主导地位,话题作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飙升为“绩优股”,被众多“股民”看好,究其原因是因为话题作文以他的开放性赢得了命题者的青睐。只要与“话题”有关。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这无疑是给考场作文“减压”“松绑”。  相似文献   

11.
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时代呼唤的主题的时候,开放性文题成为作文命题者的重点选择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综观2001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开放性文题比比皆是。应该说,开放性文题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自由选材立意,极有利于产生创新佳作。然而  相似文献   

12.
从 2 0 0 0年开始 ,中考作文进入了“话题作文”阶段。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 ,启发学生思考 ,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 ,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 ,或联系实际 ,或发挥想像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熟悉的事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话题作文体现了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 :“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 ,淡化文体 ,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 ,深受广…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以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写作的自由度受到考试命题者和广大考生的青睐,到2002年,话题作文成了中考作文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武汉市、扬州市分别以“新时代的中学生形象”“我们这代人”为中考作文的话题,鲜明地体现出要求考生投入生活、着眼当代、紧贴现实的命题导向。面对考题,考生怎样快速写出使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佳作呢?2002年中考满分作文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步入中考以来,至今已占据了中考作文试题的主导地位。从近年的中考话题作文试题来看,命题者一方面在发挥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优势,为考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为使作文考查更符合选拔人才的要求,又增加了许多理性思考。反映在命题上,出现了如下一些新的趋势:一、内容上更强调面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联想和想像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但只作用于考生想像世界的话题,容易使一些学生步入胡编滥造的误区,从而淡化作文中的自我色彩和真情实感的表达。放眼近年的近百道话题作文试题,绝大多数话题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标”的两三年预热,各地对中考语文卷的命题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作文的命题改革,更是异彩纷呈,预计2004年将会吸取这几年改革的经验,作进一步探索,因而可以预见,2004年中考作文命题将会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向。1、以“话题”为主导,突破文体束缚,不设审题障碍,让学生人人有话可说自“话题作文”进入中考语文试题后,它便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波,被各地普遍看好。这种命题方式,为考生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诸如20…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的中考话题作文试题来看,一方面,命题者在继续发挥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优势,为考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为使作文考查更符合选拔人才的要求,又多了许多理性的思考。反映在命题上,就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中可以窥见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一是内容上更强调面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联想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但只作用于考生想象世界的话题,容易使一些学生步入胡编乱造的误区,从而淡化作文中的自我色彩和真情实感的表达。像2001年出现得比较多的以“《西游记》”(福…  相似文献   

18.
当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时代呼唤的主题的时候,开放性文题占据作文命题阵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纵观2001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开放性文题比比皆是。应该说,开放性文题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自由选材立意,极有利于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选取新颖独到的材料而写出创新佳作。然而,不少阅卷老师慨叹,材料雷同、人云亦云依然是中考作文的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19.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一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命题中占了一定的比例,它以其极大的开放性给广大考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鼓励学生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化的作文来.从中考作文来看,学生们的立意还是令人担忧,即使是优秀作文,立意的空间也太小,视野还不够开阔.中考作文是拒绝平庸的,立意不创新的作文要想得到满分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