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媒体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媒介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而作为传统媒体典型代表的报纸,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局势,探析报纸媒体的新发展已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本文针对灾难新闻报道具有特殊代表性的特点,在梳理现有研究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光明日报》对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的报道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内容、报道语言、关注程度三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其报道的差异性,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报纸媒体如今的发展变化,并总结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石倩 《东南传播》2010,(9):166-168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的主要是内容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选取了从2010年4月15日到4月21日一周内两份报纸中玉树地震的相关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安排、报道体裁、报道内容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两份报纸的报道特色和需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才琴 《新闻世界》2011,(4):182-183
《China Daily》作为我国重要的外宣英文报纸,是国外读者了解我国国情的重要窗口,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China Daily》对汶川地震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入手,从文字报道和新闻图片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其报道的特点,从中找出其对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几分钟后,国际各大媒体就纷纷把中国地震作为国际报道的重头戏,对地震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作为公认的美国报界国际报道最具影响力、对美国其他主流报纸的新闻决策起引导作用的报纸——纽约时报也对这一重大事件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5.
郭建政 《青年记者》2010,(11):44-45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事件,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抗震救灾报道紧急动员,迅速确定总体报道基调和方案。从4月14日至27日,齐鲁晚报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探求中国高发行量的报纸是如何报道5·12汶川大地震的。之所以选定地震后的第二天5月13日来进行此项研究,是因为在事件的最初,能看到更本能的反应。根据报纸发行量排行榜(世界报业协会第60届年会,2007),在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行列的中国境内报纸中选出20家报纸的头版来做分析。  相似文献   

7.
段卉 《新闻三昧》2008,(7):24-25
我国此次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获得了多方关注和好评。多家经济类报纸也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及时报道。随着地震救援工作的深入和震后重建工作的展开,震区的房屋贷款问题、保险赔付问题、灾后重建问题等经济问题成为地震报道的重要部分。这次报道和常规经济报道的一个主要区别或显性因素是情感和道德因素的作用。所购房屋已在地震中毁掉,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4,(7):13-13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全世界报纸网站的数量从1999年到现在增加了一倍。同期网上报纸的读者增长了350%。世界报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网上报纸的需求量已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时隔一年多的两次地震在考验政府救灾能力的同时,也考验媒体的报道能力。对报纸来说,这个考验尤为严峻,因为报纸无法修改,优劣都成为历史留在了报纸版面上。  相似文献   

10.
丁易 《新闻世界》2010,(5):93-94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举世关注,各大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本文以中美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6月10日期间1006篇汶川地震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新闻主题和报道态度进行比较并探讨差异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几分钟后,国际各大媒体就纷纷把中国地震作为国际报道的重头戏,对地震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作为公认的美国报界国际报道最具影响力、对美国其他主流报纸的新闻决策起引导作用的报纸--纽约时报也对这一重大事件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2.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事件,齐鲁晚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抗震救灾报道紧急动员,迅速确定总体报道基调和方案.从4月14日至27日,齐鲁晚报先后派出5名记者赶赴灾区,全力投入救援与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3.
齐飞 《新闻世界》2009,(4):74-75
本文选取《自由时报》和《中国时报》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台湾报纸,对其北京奥运报道做内容分析,以期对两家报纸奥运报道的不同点作出简单梳理,并从中一窥台湾报纸对北京奥运报道的着眼点及其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郎树臣 《视听》2016,(11):128-129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报纸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于单幅图片新闻摄影报道,其内容更丰富、意义更深刻。本文从报纸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特点出发,从主题选择、结构设计和采访拍摄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专题新闻摄影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传媒业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我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网络在此次救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网络这个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对网络进行了大量报道,不仅报道网络本身,还从网络中寻找新闻线索。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对汶川地震中报纸对网络的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杨柳 《新闻世界》2012,(5):181-182
新闻报道框架分析有利于解构新闻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时的思考与处理方式,从而体现出媒体的报道理念。本文以国内重要报纸为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从时间与频率、文章体裁、文章主题和报道视角四个方面来看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重要报纸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总体呈现了关注事件进展和中立等特点,但是也暴露了在报道此类国际事件时缺乏深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刊林漫步     
改革十年间我国报纸呈现的八个特点特点之一:对传统的指导性进行改造,注重报纸的服务功能,由此形成第一个转变:在报道内容上,由大量的工作报道向大力传播各类信息、增大信息量转变。特点之二:对舆论的透明度加深认识,注重报纸的开放程度。由此形成第二个转变:在报道倾向上,由只报喜不报忧的封闭型向全方位观察事物、全面性反映事物的开放型转变。特点之三:对报纸的个性化着意追求,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由此形成第三个转变:在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18.
灾难性事件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一份报纸的风格与办报理念,醒目地传递出该报的采编策划能力、议程设置倾向、媒介伦理把握及审美趣味和人文关怀的深度。本文从新闻图片入手,分析报纸对今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图片报道。选取地震后的第一周(2008年5月15日~19日)这一特定时间段,以《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的相关地震新闻图片为样本,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图片报道的悲剧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职工中占近50%的比重,该群体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本研究以5家主流报纸为对象,对2011年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进行梳理,从传播特点、现实困境和根源三个方面对该群体的政治参与进行了考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眼光投向各大新闻媒体对于5·12地震灾区民众的报道上,试图了解和分析"灾区人民"这一特殊群体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何种形象,这种形象构建有何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