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膜脂过氧化过程中生理变化,结果表明,PEG浓度在10%内,随着胁迫的加深SOD、POD、CAT活性逐渐增加,超过10%开始逐步下降;MDA含量随着胁迫的加深逐渐上升;Vc含量在PEG浓度小于10%时,随胁迫加深含量逐渐上升,当PEG浓度大于10%后,随胁迫加深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珊瑚树芽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酚类物质、POD等含量在2-4月份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超氧阴离子(O2^-)、SOD、MDA、脂质过氧化产物等则相反,在2—4月份间呈逐渐升高趋势。这说明:珊瑚树生长芽在开春期间可能因体内的可溶性蛋白、POD、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而致使植物的抗寒性减弱。芽生长期间超氧阴离子产生增加,其歧化酶SOD也呈上升趋势,生长时芽内MDA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较高,表明此时生长芽的抗逆性很弱。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沈试-29玉米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四种酶活性的变化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一致即由乳熟期到蜡熟期活性下降,完熟期和枯熟期SOD、POD和CAT的活性又开始上升,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的变化则与此相反;MDA含量在蜡熟期上升,在完熟期和枯熟期下降。由此可见,种子的成熟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和过氧化作用,并存在活性氧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Cd和水分复合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叶片所受伤害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比较了不同浓度Cd(200mmol/L、400mmol/L、800mmol/L)和水分(PEG6000模拟,浓度分别为10%、20%、40%)复合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胁迫的加剧,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大,SOD、CAT、POD活性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金光杏梅为试验材料,对授粉后花柱内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探讨了金光杏梅自交不亲和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金光杏梅在自花和异花授粉后均能引起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比较自花和异花授粉的酶活性和MDA含量发现,金光杏梅异花授粉后,花柱内SOD、CAT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在授粉后24 h达到最高峰;花柱内POD活性和MDA含量在授粉后72 h内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没有出现峰值;在授粉后同一时期,花柱内SOD、POD、CAT活性异花授粉高于自花授粉,而MDA含量异花授粉低于自花授粉.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与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峨眉蕺菜和湘白鱼腥草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膜脂过氧化和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MDA含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SOD、POD、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地下茎、地上茎、叶的伤害率呈上升趋势.鱼腥草受到盐胁迫时,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叶片,其次是地上茎,再次是地下茎.峨眉蕺菜的膜系统耐盐胁迫的能力较强,膜脂过氧化的产物含量比较低,而湘白鱼腥草对盐胁迫反应较快,但波动较大,膜系统耐盐胁迫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7.
吴诗光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09-112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P的反应存在霉鼻与抗氢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 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 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 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i2 的反应存在差异,与抗氧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白菜幼苗逆境指标及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NaCl对白菜幼苗叶片内SOD,POD,CAT活性,Vc、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激酶(Protoin Kinaso,PK)活性的影响以及激酶活性与部分金属离子的关系.结果表明,0.5%的NaCl能使白菜体内SOD,POD,CAT活性及Vc的含量降低.与此同时体内脯氨酸、可溶糖的含量增加,反应体系的Ca^2 、Mn^ 2、Mg^2 对蛋白激酶活性的发挥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5,(6):63-66
以青花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初步探究了施氮量对花生幼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根系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和根系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花生根系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呈增加趋势。同一次取样中,3种保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硝酸钙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其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变化来探讨EBR对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硝酸钙胁迫导致黄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了115.1%和105.6%,膜脂过氧化加剧,黄瓜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至少有35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且至少有29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硝酸钙胁迫下喷施EBR后黄瓜幼苗的SOD、POD、CAT分别比单纯的硝酸钙胁迫增加了20.2%、20.3%、34.4%,并提高了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的变化幅度。结论:24-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调节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进而降低其膜脂过氧化程度,以缓解硝酸钙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以小麦种子为材料,通过液体培养实验探究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揭示小麦幼苗对铜胁迫的生理抗性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铜浓度的进一步增大和培养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的生长量明显减少,根和叶片中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达到5%或1%的差异显著性水平,这些活性物质在根和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含量除POD在根中分布大于叶中外,其余均表现为在叶中的分布大于在根中的分布。在过量Cu2+引起胁迫的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各成分通过相互协同配合,对铜胁迫进行有效的抵御,对自身进行严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经蚕豆盆栽试验,观察到水分胁迫下,蚕豆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加强,O_2产生速率,MDA积累增多,质膜相对透性增大,其原因是水分胁迫下,SOD、POD、CAT等膜保护酶活性降低,活性氧代谢平衡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14.
采后枇杷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下贮藏过程两个枇杷品种果实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解放钟与早钟6号枇杷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在贮藏前10d,果实硬度变化不明显,早钟6号枇杷果实硬度还略有增大现象;贮藏后期,枇杷果实硬度逐渐减小。类胡萝卜素与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内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趋势,而在采后前期果实PAL和POD活性均持续增加,与木质素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在20℃下PAL和POD在枇杷果实木质素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铅胁迫对大豆幼苗保护酶系统及膜脂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大豆茎下胚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在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大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接近,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说明高浓度的铅对大豆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SOD、POD的活性有所增强,高浓度下活性下降.而MDA恰好与其相反,先降低后升高.这表明高浓度铅降低了SOD的活性,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膜的透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根伸长、芽伸长受到抑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积累;0.1-1mmol/LSA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提高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MDA积累,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并表现出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转IrrE基因油菜为材料,以非转基因油菜为对照,砂培条件下研究了油菜对Cs的积累吸收情况和Cs胁迫对油菜SOD、POD酶活性、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转基因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对Cs的吸收量都增大,二者根部的吸收量都大于其地上部分;转基因油菜根部的积累量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根部的量,而地上部分积累量小于非转基因油菜的含量;在不同Cs浓度的胁迫下,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种Cs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油菜活性都高于非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的MDA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但转基因油菜体内的MDA含量都低于非转基因油菜;4种处理下油菜叶片脯氨酸含量也表现出上升趋势,而转基因油菜产生的游离脯氨酸高于非转基因产生的.以上结果说明在油菜受到Cs胁迫时,转IrrE基因油菜比非转基因油菜更具有Cs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商麦5226为材料,模拟p H值为2.0、2.5、3.0、4.0、5.0五种酸雨,研究其对小麦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体内SOD、POD活性、MDA含量7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度的增加,小麦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SOD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而POD活性和MDA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p H值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和SephadexG—100分离提纯得到金樱子Cu·Zn—SOD,经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发现有5—6条同工酶谱带,最明显的3条迁移率分别为0.43,0.46和0.55,SDS—PAGE测得亚基分子量约为13KD,其活性被2mmol/LKCN或H2O2抑制,不受氯仿—乙醇影响,在pH7.6磷酸缓冲液中活性最大,对热相对稳定。SOD活性与VC、GSH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342和0.9106,果实由金黄转褐黄阶段有—SOD活性高峰。认为以Vc为指标可以判断SOD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