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人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要的10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0年新闻传播法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仍需要加强对新闻权利的保障.而对知情权之类新闻权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如匿名权、拒证权等方面的探讨,将有助于新闻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同时,针对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个案研究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传播法理论的发展.因此,以上问题也是新闻传播法学研究中尚需进一步深入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Uber作为一款打车软件自进军中国市场以来不断成为话题中心,但用户量却在争议声中不断上涨,迅猛发展的速度让它升级为近年来的一种现象级企业,引发了各行各业对于其带来的新的传播现象的热议。本文通过分析Uber在国内进行营销的典型案例,研究了Uber在中国市场的传播模式,深入思考了Uber自身的传播思想和优势,并探讨Uber传播模式能够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要的10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1、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何颖  崔旭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4):140-145
通过对近10年(2002-2012年)来我国信息法学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从信息立法研究、信息法学相关研究以及信息法学相关热点问题研究等方面分别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10年来我国信息法学研究取得快速发展,理论研究更加深入,研究层次和范围更为广泛,但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者结构单一、研究视角还不够广阔、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等。  相似文献   

6.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入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文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要的10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角色、责任与效能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7.
早在1988年,林瑞基博士就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了《组织传播及其效果》一文,在中国大陆开启了组织传播学的先河,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组织传播学"这一学科概念。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在组织传播学科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国内多数学者对于组织传播学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其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与意义的探究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等方面,对于组织传播学的理论探讨尚有较大的上升  相似文献   

8.
刘冰  孙琦 《当代传播》2006,(1):90-9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在沦证新闻学基本理论的科学性方面,杨保军先生的专著《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堪称是一项新成果、新收获。该书在体系与内容等方面都透出诸多新意,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专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内五种新闻传播学代表性期刊1996-2005年发表的网络传播研究论文进行实证分析,将十年来中国大陆网络传播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总结各阶段发展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王朋进 《数字传媒》2004,(4):47-48,36
“真人秀”大概是国内引进的电视节目中相对时差教短的一个节目类型。真人秀节目1999年在欧洲率先取得成功后,2000年又在美国打响,收视率一路攀升。仅仅在几个月之后的2000年10月,广东电视台就正式推出了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个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生存大挑战》。到目前为止,国内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已经有8个。而国内对于真人秀节目的研究也可以说方兴未艾。比较大的课题有清华大学教授尹鸿领衔为中央电视台所做的专题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育英的毕业论文《真人秀研究》,其他还有一些零散的文章或介绍或探讨这种节目类型的相关话题。但是关于真人秀节目为什么会火暴以及怎样才能获得本土传播的成功等问题讨论地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在这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朱明秀 《出版广角》2015,(15):52-53
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法学卷)曾深受读者欢迎.进入21世纪,第一版法学卷的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法制建设发展的步伐和日益深入的法学研究需要,本文结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法学学科的编撰过程,对法学学科在框架体系的设置、条目的增补和内容的修订与更新等方面做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传播学论文,并从元宇宙、疫情与健康传播、传播思想史、媒介理论、媒介物质性、算法、平台劳动、媒介与空间、媒介文化、媒介记忆、手机/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交往等十一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传播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传播学研究注重与来自跨学科的经典理论对话,并对“何为媒介”等基本问题持续反思;其次,研究者兼顾新现象与日常性议题,注重新旧问题、理论之间的对话;最后,传播学者将研究视野放置于更多元的行动者、更丰富的研究场景之上,使得学界对空间、物等研究对象的认识愈发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一文,对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对引起传媒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十二个新鲜话题和讨论热点逐一进行了归纳和评述,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发展,以及在这些热点问题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颇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信息法学是一门发展中的跨学科,其研究模式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已有成果的研究,分析了业已出现的基于传统法学的研究模式、基于信息管理学的研究模式、基于部门分支法的研究模式、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模式,对各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5.
曹国东 《大观周刊》2012,(51):22-22,30
区域传播形象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当下性命题,近几年国内关于区域传播形象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总体上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区域传播形象的研究成果,旨在明确当前研究之缺陷与不足,推动区域传播形象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美国新闻学会会长詹姆斯·W·凯瑞的论文集<作为文化的传播>的中文版出版,可以看做是传播仪式观在国内的研究发端.随后,有关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基础研究开始散落出现.2008年陈力丹教授主持的一场关于<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1]的讨论之后,有关传播仪式观的研究和探讨开始走向深入[2],并引起传播学界的关注,因此这次讨论可以看做是传播仪式观在中国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之论.  相似文献   

17.
<正>理论研究往往滞后于传播实践发展,这在微博传播方面同样如此。虽然2013年中国微博传播发展有所寂落,社会化传播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微信传播领域,但是这年中国微博传播研究却依旧喧闹,其研究呈现出一些新变化:首先,随着微博研究论文数量的增多和研究质量的提高,微博在新媒体研究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第二,研究者在微博研究中采用大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增强;第三,研究者对微博的观察角  相似文献   

18.
从1999年起,国内出现的多例大众媒介服务质量或产品瑕玷引发的民事纠纷,不仅成为传播办一时的公共话题,也开始吸引了一部分法学家介入受众权益保护问题的讨论,近年来的受众权益研讨不仅着眼于现实问题的发言,其所关注的权益主体类别亦日渐广泛,讨论范围从广播听众、电视观众、报纸读的权益,进一步扩大到其他类型的大众传播消费和某些弱势群体的权益,对其中某些问题的探讨亦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19.
法律人类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传统法学和传统人类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也有人说法律人类学是处于法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边缘地带的一门学问。早期对于习惯法的研究是基于地理大发现以来欧洲殖民主义的需要[1]8。中国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始于传入20世纪80年代,但基本上是介绍性研究。随后出现了如高其才、张冠梓、梁治平等学者致力于法律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但是关于蒙古族习惯法的法人类学研究比较滞后,可以说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而研究探讨蒙古族习惯法的渊源、属性和发展过程及其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力丹 《新闻界》2002,(2):8-12
2001年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平稳发展的一年,较明显的热门话题有以下四个:媒介经济、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法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大众传播业的全面铺开,以及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业的冲击,研究的重心明显地朝向“媒介经济”这个话题,涉及的具体问题颇多;其次,由于网络传播受到全球网络经济泡沫的影响,人们反而更为关注它,因而“网络传播”依然是这年的重点话题。随着广播电视业的集团化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其的研究势头依然高涨;新闻业务的急遽扩张,在新闻侵权与诉讼方面出现了较多涉及法治和新闻职业道德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