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费社会的到来,新闻消费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消费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持续快速的发展,网络新闻的普及,网络媒体站到了主流媒体行列,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消费的主流。在对网络新闻论述的基础上,从受众的寻找、选择、使用、评价以及角色表现几个方面阐述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的到来,新闻消费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消费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持续快速的发展,网络新闻的普及,网络媒体站到了主流媒体行列,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消费的主流。在对网络新闻论述的基础上,从受众的寻找、选择、使用、评价以及角色表现几个方面阐述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行为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络普及范围日益广泛、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网页内容不断更新、网站不断蓬勃建立,网络不仅是一种媒体,还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各取所需、畅所欲言的平台,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每天上网浏览新闻,网络新闻成为很多人及时全面了解时事的重要渠道。当重大事件发生时,许多人往往第一选择上网浏览获取有关信息。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新闻呈现了哪些新特点?充分认识网络新闻的特点,正确把握网络新闻的特性,增强网络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应当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发挥网络新闻积极的作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目前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以及各商家ICP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发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各种功能。中国“第四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群体组合阵列已经形成。由于新闻网站的建设有着特定的规律,这一事物的新颖及发展变化的迅速,使得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需要深入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规律。网站的前期策划是建设一个高质量新闻网站的前提,因而网站的前期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川  邱虎 《新闻前哨》2009,(1):63-63
世界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络新闻使用率达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新闻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在逐渐迁移。目前,网络新闻专题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竞争热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已经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新闻网也随之发展成为高校新闻媒体的一大分支。据统计,截至2008年1月,全国已经有1500多所高校的网站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各高校网站的主页上,基本上都开辟了新闻信息发布版块,且大多置于比较显眼的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互联网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揭开了新闻传播史上网络新闻的新篇章。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发展迅速,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2007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各种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网络新闻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新闻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报道的内容和报道的形式相较于传统媒体更为丰富,所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媒体发展的进程中,网络媒体将成为影响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力量,在进行媒体报道的过程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史伟 《中国出版》2015,(12):25-28
网络新闻的发展是科技发展与媒介技术进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结果。目前,多媒体技术所导致的新闻传播全球化以及网络媒介将成为主流媒体的方向已经不可逆转,网络新闻的影响力已超过任何传统媒介。综合来看,网络新闻具有复合性、扁平性、广泛性、互动性等优点,也具有可信度较低、深刻性较差、原创性不足、严肃性不足等缺点。我们要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和新闻传播的角色转换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机,使电视新闻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浪潮的席卷下,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纷纷上网,开发网络新闻传播的各种功能。近五年时间,中国网络新闻业从无到有,从量增到质变,“第四媒体”的新闻传播媒体群体已经形成。最新的统计表明,当前国内的新闻媒体网站已有700多家,中文商业网站则已达1.5万个。 在传统媒体触网的热潮中,一些传统媒体的从业者认为,只要再出一个原有媒体内容的网络版,就可以紧跟时代潮流,挟传统媒体信息采集的固有优势,在网络时代居于不败甚至领先地位。孰不知,按照传统思路来办网络新闻,传统媒体还没有成为真正的ICP(Inter…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新闻已逐渐社会化。网络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媒体、作为一种工具,直接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人们与网络新闻传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民低龄化也成为一大趋势,大学生正是这种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3.
许海滨 《传媒》2017,(16):51-53
网络新闻跟帖是指网民根据网络媒介提供的新闻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的网络表达方式,其最早是作为网络新闻的副产品出现的,目的是增强网络媒介和网民的互动,使网民不仅能够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阅读,还能进行即时点评。发展至今,网络新闻跟帖已经成为一款重要的媒介产品,很多网民也把关注的重点从网络新闻本身转移到冗长而充满争议的跟帖上。阅读网络新闻跟帖并通过发布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网民新的舆论参与行为,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钟凤鸣 《新闻窗》2006,(4):68-69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不断涌现,网络新闻的普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站建设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月,我国万维网站点数为668900个,网民9400万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毕芳  胡芳 《新闻前哨》2012,(7):46-46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独家新闻似乎越来越难出现,与其相对应的是新闻评论则更容易成为独家。由于人人都可成为自媒体,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呈现出混乱无序、同质化严重等特点。论坛作为网络互动平台之一,也成为新闻评论繁荣的场所。那么,怎样在论坛上发挥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笔者觉得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新闻评论议题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新闻媒体成为影响公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新闻媒体作为广泛传播的工具,既是人民发声的渠道,更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手段。每一篇报道除了事件本身,其中的报道方式、用词等也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本文以2014年10月29日-10月30日时间段内,全国各大网络媒体对日本飞往北京的东航备降事件的报道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话语分析法,从标题、撰写方式、篇幅、用词等方面描述网络环境下,网络新闻媒体报道特点,揭示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环境下体现的意识形态问题,并从政府管理、媒体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媒体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新闻传播功能的开发使网络新闻业迅速崛起。像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一样,网络媒体已成为今天重要的媒体形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媒体成为人们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却使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褚延有 《新闻窗》2009,(6):78-79
网络媒体是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是中青年受众的首要选择。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为受众服务,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网络新闻编辑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新闻如何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跟帖是指网民根据网络媒介提供的新闻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的网络表达方式,其最早是作为网络新闻的副产品出现的,目的是增强网络媒介和网民的互动,使网民不仅能够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阅读,还能进行即时点评.发展至今,网络新闻跟帖已经成为一款重要的媒介产品,很多网民也把关注的重点从网络新闻本身转移到冗长而充满争议的跟帖上.阅读网络新闻跟帖并通过发布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网民新的舆论参与行为,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忻 《新闻界》2005,(4):107-108
随着网络新闻的普及,我们对它愈来愈熟悉,它的方便快捷和互动性使之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巨大的包容量使其他媒体为之逊色.网络新闻正以惊人的速度一天天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于是,怎样才能使网络新闻信息更加贴近普通百姓,怎样才能激发起普通百姓的阅读兴趣,便成为摆在网络新闻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许多网站在报道严肃新闻、重大新闻的同时,也大量选用娱乐性新闻,使网络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愈来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