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还承担税负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消农业税就要求取消搭在农业税上的其它一切收费,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应像城市居民一样承担相应税负。要使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落到实处,还必须切实解决目前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俊锋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5):79-80,84
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然而,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农业税取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取消农业税后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现,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农业税不再符合税制建立的基本原则,取消农业税成为税收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到可以以工补农的阶段的时候,取消农业税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取消农业税的意义不仅在于取消农业税本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取消附加在农业税之上的各种税外负担,推进农村政府机构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从财政和经济的角度看,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取消农业税降低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为改善自身的财政困境,地方政府开始寻找新的税源,发展税率高、见效快的粗放型工业产业成为首选.本文以安徽省16个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取消农业税与农业大省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增加工业税收的渠道破坏了生态环境.进一步将安徽省分为皖南、皖中和皖北,可以发现取消农业税对皖北地区的环境影响最严重,因此取消农业税将恶化农业大省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张建 《滁州学院学报》2006,8(1):51-53,26
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和农业税的取消,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针对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H镇的镇干部和村民的深入访谈,深入了解了农业税取消前后,干部和村民眼中农民负担及其生活境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当地的情况,提出从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来解决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优化农民的生活境况,进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取消农业税,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积极意义,必将对我国现存的乡村治理结构带来深远的影响,也给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和不可回避的挑战。研究取消农业税对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影响,提出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建议以巩固正面影响,化消极为积极,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后,全国已经先后有28个省份抢先迈进了“后农业税时代”。全国农民税负减少的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步伐,逐步实现基层政府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等供给由农民提供为主向政府投入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必须看到,因取消农业税而带来的乡镇财政减收;普及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困难;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的“剪刀差”等问题。因此,在完善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同时必须建立配套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取消农业税就应该取消搭在农业税上的其他一切收费。如果不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这将使经费本已困难的农村义务教育更加困难。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的有效途径,就是多级财政共同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应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有其深刻的经济学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取消农业税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乡镇财政收入锐减,乡镇财政困境显性化.因此,必须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化解取消农业税对乡镇财政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来自农民增收能力不足和农民负担过重两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以及保证农民负担在减轻后不反弹的关键在于各项配套措施的到位,这些配套措施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加大中央、省、地级政府对县乡两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县乡两级财政预算不留缺口,建立规范的农丛税法,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等,这些配套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农村税费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而且也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中国农村教育在初步实现普及教育目标后 ,面临着新的体制、政策和农村经济环境 :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 ,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影响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农村教育发展困难加重。农村教育发展是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采取对策措施 :制定义务教育投入法规 ,规范中央、省、市 (地 )、县的经费分担责任 ;在目前税费改革中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采取特殊政策措施 ,解决贫困地区教育的燃眉之急 ;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和统筹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三农问题”的日益显性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全面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推行,成为当前减轻农民负担、构建和谐社会扣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政策工具。但是,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的配套政策保障实施。笔者以取消农业税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配套政策措施的局限性,提出了通过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维护税费改革政策可持续性的预想。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转型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制度创新来解决。农村综合性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是: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健全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健全农民减负增收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取消农业税费、彻底减轻农民负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完全取消农业税费还有种种的困难。本文在论证取消农业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分析税费改革后农村出现的问题着手,试图说明合理收费在我国广大农村仍然具有其现实意义,去税留费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困扰中国的农民负担问题,乡镇机构问题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政治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和完善乡级民主政治,建立既对上级负责也对农民负责的乡镇责任政府,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利益轨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推进林业税费体制改革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林业税费还存在种类繁多、比重大,税费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林业的发展。为此,应继续执行各项林业税收优惠政策并予以规范,逐步取消农特产税和各种不合理收费,完善林业税费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农村教育现代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俄罗斯在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对农村教育现代化给予了充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分析俄罗斯农村教育的基本状况、改革难点和实施策略,对于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或经商,不少家庭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里由祖辈照管,于是出现了教育残缺、子女身心发育不良、道德行为偏差等问题,这不仅是农村家庭的问题,而且关系国家的未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综合途径来实现,如国家的投入、家长的重视等。  相似文献   

20.
杭永宝  王荣 《教育研究》2005,26(6):36-41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区域统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项关键举措。这两项举措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突出重点,解决问题,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改革税收金融体制,解决历史留下的债务问题;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能;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教育的治理制度;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建立现代教育的市场制度;完善立法司法体系,强化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通过这些措施,调整和完善两项举措,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