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夏天的色彩     
周锐 《中文自修》2006,(6):61-62
这一天,上狼先生的美术课以前,里查得向爱尔安借一张纸。爱尔安问里查得;“你要写什么?”里查得说:“写个申请,狼要我写的。”里查得家住城郊,上学要坐30分钟公共汽车。偏偏开车时刻也安排得不好,每天等里查得放学赶到车站,车已开动但没开多远,让他看见一个汽车屁股。里查得笑嘻嘻地跟老师协商,要求给他5分钟的恩赐。有时他能获得同情,但多数时候无法通融。  相似文献   

2.
李镇西 《班主任》2008,(2):16-17
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 每接一个班,我除了给学生“见面礼”之外,还让学生也送给我“见面礼”——给我写一封信。我对学生说:“请每人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写三个方面的内容:1.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李老师向他学习什么?  相似文献   

3.
教学案例: 学生都希望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在考试时也有要求带资料的愿望。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复习的。该老师新接手一个班级,第一单元组织考试时,学生都很紧张。他说:“同学们,这一次考试啊,老师允许大家带资料”。带什么资料呢?只允许同学们每人带一张A4纸,你可以把你准备的内容抄在这张A4纸上。接着让班长给每人发了一张A4纸。全班同学拿到一张A4纸后,忙着找呀抄呀写呀,把老师要考的内容几乎全准备了,不但写满了正面,背面也写得密密麻麻。第二天考试后,所有的同学考得都很好,老师学生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4.
今天下午的作文课上,我安排学生写《生活积累》。大部分学生已经修改好草稿,开始往作业本上誊写。这时,王方伟捧着作业本来到我面前,十分为难地对我说:“老师,我的作业纸多翻了一张。”我接过一看,前一篇作文和新写的作文之间有一张空白的作业纸。怎么办?按照通常的做法,很简单,撕掉完事。但这次我不想采用这种做法。我问王方伟:“你为什么会多翻一张?”“因为粗心。”他的回答很果断。“那你就在这张作业纸上写写粗心有什么害处吧,防止以后再犯类似的小错误。”王方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写。一会儿,他上来让我看他新打的草…  相似文献   

5.
初一语文公开课,一年轻老师教《我的老师》一课后布置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一学生举手小声问:“老师,我没有父亲,怎么写?”“那就写你母亲吧。”老师说。那学生为难地说:“我不认识母亲,听爷爷说,我很小,父亲就死了,母亲随后改嫁了。”老师愕然:“那……那就写你爷爷吧。”从这段对话看出,教师定死作文题确实让个别学生难于写作。如果那教师把作文题定为《我的———》(要求写自己喜欢的一位亲人),就不会出现上面那种别扭的场面。平时作文课训练学生写作,命题范围要有一定的空间弹性,让学生在写作题材上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6.
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家访 ,一位平凡的母亲给我的感动让我体会到了身为幼儿教师的幸福……那天 ,去马啸林小朋友家家访时 ,他的母亲谈起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 ,她去幼儿园接孩子 ,孩子跑过来不高兴地说 :“刚才我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帮老师摆放小椅子 ,老师表扬了他们 ,却没有表扬我。”看着自尊心极强的儿子 ,母亲本想安慰他几句 ,可她却对孩子说 :“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呀!你瞧 ,老师多辛苦 ,你当了老师的小帮手了 ,你应该高兴啊!”母亲的一句话马上令孩子开心了起来。从那以后 ,孩子每天都会向妈妈“汇报” :我又能帮老师做哪些事了。听了这番话…  相似文献   

7.
我的儿子从上学开始,就害怕生字,一听要写生字,特别是听写,就犯愁。老师第一次听写22个生字,儿子错了8个。当老师把听写本放在我面前时,我心里难受极了,也失望极了。一怒之下,我狠狠地打了他。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儿子更惧怕听写了。反思后,我改变了做法。我用一张4K的图画纸画了一只大袋鼠,挺着个大肚子,伸着手好像向主人要什么东西似的。我告诉儿子:“大袋鼠饿了,让你喂喂它。”我让孩子把生字、词写在一张张小长方形的纸上,然后贴在大袋鼠的肚子上,孩子的兴趣可大了。有时工作忙,我忘了给孩子听写,儿子会提醒我说:“妈…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益,更重要的是对未成年人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直以来,父母和老师们却常常感到苦恼,因为他们发现生活中存在很多他们感到困惑的现象。女儿中午回来跟母亲要3元钱。母亲问要钱做什么用,女儿说:“都怪你,给我收拾书包的时候没带橡皮,我借斌斌的橡皮用,他让我给他3元钱作为帮助费!”母亲说:“一块橡皮哪里值3元钱啊?你干吗非跟他借啊?”女儿委屈地说:“上午考试,我不借橡皮怎么办?斌斌说,关键时刻他帮助我,价钱就应该高一些。这叫奇货可居!”母亲哑然——在金…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练毛笔字。当时,我总是用一些废报纸来练。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来我家中,看见我正在一张褶皱了的报纸上练着字。他看了看,然后笑笑对我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随即他提笔写了个“逼”字。我当时听着,只觉得不可理解。蓦然回首,才知道其意蕴深刻,才知那是让自己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红尘岁月,如匆匆流水,不觉将渐渐步入青年,而自己总觉得少有长进,遗憾颇多。想来正是因为以前常感觉来日方长,依赖了一张又一张的人生草稿,不懂珍惜,不肯抓住最有利的时光扎扎实实写好每一个字。还记得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10.
早自习时,一个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向教室跑去,却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叫住他 ,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昨晚睡得太迟了?以后要按时休息,看书不要看得时间太长,学习 要有张有弛才行。沉住气,进教室吧!”一位语文老师在校院里见了一个没有按时交作文的学生,幽默地对他说:“一个作家说过 ,难产是天才的标志。我相信,你不久就会给我交来一篇好作文的。”口头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剩下最后一个学生就是不上讲台。老师心平气和地说:“ 我和全班同学都理解你。我在当学生时,第一次上讲台发言比你还紧张。这样吧,你写个稿 子,…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的字.根据要求作。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其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借好纸逼自己写好字。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少年时代拜80高龄的武岩和尚为师。“你要拜我为师,可以。”老和尚说,“不过,你要自己出纸,用最好的宣纸。”“行。”欧阳中石答应说。老和尚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说:“一毛二的宣纸不行,我这里有好的,五块钱一张。你每次拿钱来就行了。”五块钱一张纸,天呀!这在当时是一个职员的月薪。欧阳中石犯心思了。最后,他决定敷衍一下,只学两次,看看门路  相似文献   

13.
人生无草稿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寻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年少时我练毛笔字,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说起这个故事,觉得平淡无奇,未加寻思。蓦然回首,才知其蕴含深意。记得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就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地发挥自己。许多时候,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草稿还有很多很多。其实,属于我…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的提出 有一天早上,我对妈妈说:“妈妈,给我点零花钱。”妈妈给了我两元钱,我说:“这么小气啊,只给两元,再给我两元吧。”妈妈又给了我两元钱,然后生气地对我说:“你现在每天向我要钱,你是怎么花的?是不是又去买‘垃圾食品’吃了?你有没有算过,你一个月要花多少零花钱啊?”  相似文献   

15.
笑林     
《家长》2003,(Z1)
知子莫若父邻居向一位父亲告状:“你儿子用石头掷我家的玻璃窗,你得好好管教一下。”那位父亲说:“掷中了吗?”“幸好还没有掷中,但你得管教呀!”“那绝不是我的儿子。他是百发百中的,我知道。”?(供稿李莉)儿子:“爸爸,如果我给你省10元钱,你高兴吗?”爸爸:“那当然喽,我的好儿子。”儿子:“高兴吧,我的好爸爸,我已经为你省下10元钱啦!你说过,只要我这次考试能得到好分数,你就奖我10元钱。这次我吃了个‘鸭蛋’!”?(供稿王春生)省电费儿子:“妈妈,咱家的荧光灯才3瓦,爸爸要看报,您要打毛衣,我要写作业,这样…  相似文献   

16.
两个苹果     
小红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也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咧咧,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来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另外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小红把王老师给的两个苹果带回家,对母亲说:“妈,王老师给我两个苹果,叫我吃一个,叫你也吃一个。”她把两个苹果放在母亲身边的茶几上,两个苹果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并没…  相似文献   

17.
植结崧 《班主任》2013,(5):39-39
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做习题。一向乖巧可爱的小菲突然举手,我走到她身旁,轻声问:“怎么啦,小菲?”小菲抬头看着我,委屈地说:“老师,小聪写了一张纸条给我……”“哦。”我不动声色,继续听着。“纸务上写着‘我爱你’……”“是吗?”我瞥了一眼耷拉着头的小聪,安慰小菲说:“没关系,我也爱你,这说明你非常可爱呀!”“可……可是我不爱他啊!”她已经有点抽噎了,看起来难过极了。我只能转个方向,对小聪说:“小聪,你爱我吗?”“爱。”他小声说。“你爱爸爸妈妈吗?”他想都不想就说:“爱!”“你爱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吗?”“当然爱!”他肯定地说。“那你这个‘我爱你’到底是对谁说的呢?”  相似文献   

18.
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学生———张灿。他长长的头发,戴一副金丝眼镜,瘦削的脸上总也不见笑容,说话的时候轻声细语的,比一般的女学生还要轻柔,我以为这是一个绝对老实的学生,我甚至很天真地想,他是一个很抑郁的人,很有一些艺术家的气质。没过几天,一个曾经教过张灿的老师很诡秘地对我笑着说:“听说张灿到你们班了。这下,你有活儿干了。”我从他的口气和笑容里面预感到了某些不祥的征兆。没过几天,张灿的母亲就给我打来电话,先是对我“表扬”了一番,说张灿这下子遇到好老师了,是孩子的福气,接着说:“老师,我对你说实话吧,你…  相似文献   

19.
冬冬大便     
今天一早,冬冬的妈妈就告诉我,冬冬又三天没大便了,让我们想个办法。这真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有时任你好话说上一箩筐,他也不去蹲;有时去了,急得他自己都哭了,也拉不出来。吃完早饭打扫卫生时,旭旭来拿纸去大便,我灵机一动说:“冬冬,你和旭旭一块去吧?”“好!”没想到冬冬这么爽快地答应了。我给他俩拿了纸,并嘱咐他不用急,老师会帮他擦屁股的。我担心在旁他会紧张,就赶紧走开了。过了一会儿,冬冬高兴地跑来对我说:’张老师,我拉完了。”我一听赶快表扬他说:“你真棒,是自己擦的屁股吧?”“我擦了一半,宋老师帮我擦了…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3元钱。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3元钱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角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角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