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美玲 《小学生》2013,(5):38-38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非常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一、应用题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小学应用题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插图应用题;二是图文结合的应用题;三是补充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四是文字应用题。通过应用题教学,学生素质将会有较为全面的提高。插图应用题是一幅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上的内容,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解答。这类插图应用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解题能力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补充条件或问题的应用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比例,这类应用题的内  相似文献   

2.
复合应用题分为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两类,而一般应用题的教学安排所占的比例又大,所以如何教好一般应用题,是很值得认真研究的。目前,不少教师反映一般应用题比典型应用题难教,学生也认为一般应用题比典型应用题难学。主要原因是学生对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应用题在小学每个年级都有涉及,而解决应用题是学生必须要面临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教师解决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献言献策,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生自编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自编应用题,能帮助学生弄清数量关系,掌握应用题组成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开阔思路,突破应用题教学瓶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设置一些和学生生活有关的开放性应用题,帮助学生总结应用题解题规律,促进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解题,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提高数学思维,使其更好地解题。  相似文献   

6.
开放型应用题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能促进学生从“怕学应用题”向“想学、会学应用题”转化。设计开放型应用题 ,可以从应用题的叙述、题型和问题入手。一、让应用题的叙述“活”起来教材中的应用题叙述一般过于平淡 ,缺乏浓厚的生活气息 ,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应用题时 ,有意拓展应用题的叙述内容和范围 ,赋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景 ,不但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如 ,在教学“整数连乘应用题 :学校买来 5箱热水瓶 ,每箱 1 2个 ,每个 1 1元 ,一共要多少元 ?”时 ,我把“…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学习应用题,应该从引导学生注意应用题的条件开始,逐步地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了解应用题形成的过程,利用图表的直观性,把计算与图表结合起来,从文字叙述过渡到正式应用题,既能很快地让学生掌握应用题,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使学生透彻理解和牢固掌握应用题的结构,是使学生学好应用题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帮助学生认识应用题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解答应用题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能力不强,解答应用题便无从下手,所以分析应用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下面谈谈我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交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钥匙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是熟悉数量关系的规律。所以让学生熟悉数量关系的规律,对分析应用题就具有钥匙的作用。学生把握了这样的钥匙,就能以不变(数量关系的规律)应万变(某种数量关系的发展或几种数量关系的复合),迅速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就要教学生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怎样从简单应用题过渡到两步计算应用题,对学生升入中高级学习三步以上的复合应用题有很大的影响。一、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准备 1.教好简单应用题,为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通过概括,应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如下的九种类型。加法应用题有两种:①求共有的数;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相似文献   

11.
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简单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简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还为学习复合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何优化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呢?本文试从  相似文献   

12.
陈俊杰 《甘肃教育》2008,(21):51-51
小学数学复合应用题是由简单应用题演绎而来的,教学这类应用题必须从简单应用题入手,当学生弄清了一步应用题后,再引入二步应用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向三步应用题延伸。这样就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式的学习方法。分析法与综合法是求解复合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以下题为例,浅析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的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关系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大问题。但有的教师总认为应用题难教,学生也常感到应用题难学。到底难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难在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因此,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能力,是应用题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应  相似文献   

14.
独瑛 《甘肃教育》2014,(1):87-87
正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它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解题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道应用题能否解答出来,取决于学生对应用题的内容能否准确把握。因此,必须让学生把应用题读通、读懂。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刚涉及到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两步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后进行教学的。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要学好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较困难,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创造条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审题”找中间问题等环节,进行由简单应用题向复合应用题的过渡教学,效果比较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应用题的编排,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做好图画应用题向文字应用题的过渡,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形象具体的图画,孩子们爱看易懂。因此,在开始学习文字应用题时,用图画引入。教材安排了一幅有3只大鸡,8只小鸡的图画,可让学生先口述图意,然后把学生口述的图意,用文字表示出来,就是一道文字应用题。使学生体会到,一年级学过的说图意,就是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文字应用题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认认到学习文字应用题时,  相似文献   

17.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总复习时,必须切实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必须通过复习,使学生的审题习惯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练习: 一、对比练习。通过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分数基本应用题与综合应用题、乘法题与除法题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分数应用题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而使学生掌握解答各类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1.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归总应用题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应用题包括连乘和连除的两步应用题,归一和归总的两步应用题。本节课教学的归总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的最后一道例题,到这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已基本结束,要使学生达到一般的两步应用题都能解答,教好归总应用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以后学习三步应用题和反比例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自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回用题的能力和初步老养学生育联系、面变化地思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确定不芍课的教学目标是:(l)…  相似文献   

19.
冯朋 《成才之路》2013,(6):40-40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交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思考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点金术",这既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几年来,我根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类型、特点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解应用题的思路。一、分解——就是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或若干筒单应用题去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两步计算应用题,既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转折点,又是学生学习多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由此看来,让学生切实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是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两步复合应用题一课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