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清十余年间,各地创办的白话报刊达140余种,影响较大的有<无锡白话报>、<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直隶白话报>、<京话日报>等,其中又以<安徽俗话报>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鸦片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逐渐传人中国.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成为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他与魏源致力于译报活动,为国人自办报刊的创办打下了基础.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纸,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办的<昭文新报>,成为国人国内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自办传媒的真正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新浪播客的五大战役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制订<报业法规>,提出报纸的责任问题;二战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主持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发表<自由与负责的报刊>等专著,提出"社会责任论"这一概念;1956年施拉姆等人撰写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3D报纸来了.今年3月9日,比利时诞生了被称为"欧洲乃至世界上第一份3D报纸"的<最后一点钟报>.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湖北<十堰晚报>就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随后,<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安徽商报>、<每日商报>、<都市周报>、<扬子晚报>、<城市晚报>、<东方早报>、<芭莎男士>杂志等十多家报刊相继推出了各自的3D"盛宴"--号外、特刊、专刊、彩页或整报.因为国内外5D报纸的争相登场,2010年也被称为"3D报纸元年".  相似文献   

5.
吴瑾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18-96
清末社会,为考虑社会下层民众读书看报的问题,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维新时期国人自办的有5种,到1915年时全国大约出版170余种白话报刊。白话报刊的创办,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向“言文合一”,为启发民智,提升民族、民权意识,促进辛亥革命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1940年到1949年,周文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晋绥边区从事党的文化工作,负责编辑报纸和刊物,创办了<边区群众报>;先后担任<边区群众报>、<抗战日报>(后改名为<晋绥日报>)、<晋绥大众报>的社长以及一些刊物的主要负责人.他办的报刊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  相似文献   

7.
香港报业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不少的近代报刊,就是从香港创办起来的.可以说,香港的报业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孕育下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是像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华早报>)西文报纸在香港报界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像<明报>这样的中文报纸也深受西方文明和新闻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裘毓芳与《无锡白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毓芳(1871-1904),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无锡报界才女。1898年,裘毓芳和叔父裘可桴一起创办并主编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白话报刊之一《无锡白话报》,并与裘可桴、顾述之、吴荫阶、汪赞卿等人一起创办“白话学会”,在当时影响很大。裘毓芳还是我国第一份妇女报纸《官话女学报》的主  相似文献   

9.
刘斌 《兰台世界》2013,(4):111-112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办报刊的国家之一,明清政府都曾发行"官报",主要是刊载政府文件。18世纪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新闻出版思想不断引起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注意,于是创办报刊成为民族、民主主义者的重要选择,他们希望通过报纸刊发救国言论,发表民主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分子掀起一股兴办报刊的热潮,而且更加注意唤醒下层民众,于是《民立报》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期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出现于20世纪初叶,《西藏白话报》是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白话报》创办于清朝末年即1907年四五月间。其创办人是清廷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  相似文献   

11.
遴选“核心期刊”的评价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2008年伊始,中国创办最早的大型综合性报刊检索杂志<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研制的"核心期刊"正式与读者见面.至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评价机构又增加了一名新成员.  相似文献   

12.
图书走进报纸、与报纸亲密接触,在中国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早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有<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申报>的"自由谈"、<文汇报>的"笔会"、<京报>的"副刊",以及左翼文化人办的<读书周刊>、<书与人>等,或开辟书评专栏、专版,或是纯粹评介图书的专业报刊.那时还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评家,如活跃于当时文坛的青年作家李健吾、常风等,就是以写书评名世的.  相似文献   

13.
1931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逐步成为中央苏区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报刊.最初发行3000份,最高时发行达四五万份.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党报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曾任<竞业旬报>和<新青年>等报刊的编辑,并创办过<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新闻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即为"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容忍".本文试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尚贤堂(新学)月报>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创办的一份期刊,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发行于北京地区.由于丁韪良曾代理主编过<华北月报>,<尚贤堂(新学)月报>又出版于李佳白主办的"尚贤堂"内,故通常将<尚贤堂(新学)月报>看做<华北月报>的续刊,同时作为"尚贤堂"的机关刊物.本文从丁韪良的传教思想及各报刊著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尚贤堂(新学)月报>与<华北月报>并无承继的关系,也并非"尚贤堂"的直属刊物.最后对<尚>的创办原因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黄有东 《编辑之友》2010,(8):119-121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从参与编辑出版<苏报><国民日日报>,创办<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杂志,他一直与报刊编创活动联系紧密.报刊的编创活动成就了陈独秀的辉煌人生,尤其是<新青年>的成功创办,真正确立了陈独秀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之交白话报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旧式报刊向现代报刊转型的产物.白话报的许多办刊思想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乃至对当今的报刊创办仍然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历史回到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之时,这份当时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期刊就掀开了中国海外华文传媒的崭新一页.著名中国新闻史学家戈公振就在其<中国报学史>一书中高度评价它为"华文报纸第一种"、"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以省级晚报、都市报为主的区域性报纸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都市报创办子报--城市地方版.近两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中先后有<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南国早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创办了地方版.这些地方版的创办,使都市报由大转强,进入了一个运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不断创新,竞争日趋充分,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20.
史量才经营时期的<申报>概况 <申报>是1872年由英国人在上海租界创办,是我国第一张具有现代意义的报纸,江南穷乡僻壤的老百姓几乎把它当成报纸的同义词,俗称"申报纸".①1912年,正值壮年的史量才在张骞等实业家的支持下,以12万元从席子佩手中接管<申报>,自任总经理.自此,掀开了<申报>发展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