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提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使得沉寂了三年的“名言名句”重出“江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以前的《考试说明》中要求默写“名言名句”的简单恢复,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涉及到了“篇”的考查。适当地了解名句名篇默写题的常见题型,做到成“型”在胸,依型默写,对从容应考是有帮助的。一、补足型即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等,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如2003全国高考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1)子曰:“质胜文则野,…  相似文献   

2.
一、补足型即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如2003年全国卷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二、理解型即根据题干所给的有关“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写出诗文内容。这种类型较之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不能仅仅机械地识记,更要能对所…  相似文献   

3.
默写中国名言名句是“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考试说明》又把它单列为一项,可见高考对名言名句的考查非常重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养成整理名言名句的习惯,要学会背诵和巧记名言名句的方法。另外,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要熟悉考查名言名句的各类题型。下面提供几种考题类型以备广大考生参考。一、补写型这种类型只是考查考生对名言名句的识记。近几年的全国高考题就是属于此类。例:1.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门)_,无以至干望。(《苟子·劝学》)门)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3…  相似文献   

4.
2003年高考过后,人们对语文题多有评论。这里摘几个之最给大家,权当提供了几个问题。最没技巧最简单最没区分度的题目是语音题,即第1题。这个题总觉得是随便找了几个词语组合而成的,似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考读音,总该考那些容易读错的吧,比如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的异读词的读音。可这次似乎并没遵守这个原则。最难为人的题目,就是名句名篇题。这道题共三个小题,第(1)小题属于课外的,出自《论语》,可能100个考生也没有一个答上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实在算不上名句。这样又有谁准备得到呢?(2)(3)小…  相似文献   

5.
一、请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人而无信,(2),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3)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蝶恋花》)(4)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长征》)(5)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伶官传序》)(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相似文献   

6.
【备考指导】 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的常规项目和必 考内容,以往的此类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 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 型。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和高考语文命题 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语文高考必将更加重视对 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  相似文献   

7.
考测点导航1.默写中学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段。典型题点击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风急天空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  相似文献   

8.
曹长发 《新高考》2008,(11):21-21
困绕名句默写的三大障碍,愚窃以为在:音似、形似、生僻字。先看下面的名句默写题,让我们补出以下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忧劳可以兴国,。(《伶官传序》)(2),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3),以促织富,裘马扬扬。(《促织》)照说这三句都来自书本,也都属课本里的经典名句,默写出来不会成什么问题。但实际上的情况却是不太理想——得分较低,甚至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究其原因何在?原因大致有三:第一是,遇见音同或音似字,  相似文献   

9.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第四题名句名篇默写题第(6)题是这样的:——,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高考题目最具典范性和权威性,况且其本身考的就是人所共知的名句,是个客观题,其中本不该出现错字的情况,可事实上并非如此。题目中“九层  相似文献   

10.
一、重句音轻句义许多考生在识记名句名篇时,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重音而轻义。结果导致高考默写时,要么写错字,要么写别字,很难准确默写到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笔头练习,不能光念不写,最好是边记边写;其次要重点突破三类字词:一是生僻难写字,如全国卷(乙)要求填出李商隐《无题》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中的“犀”字就有许多考生写不出来。二是同音异义字,如广东卷要求填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中的“摧”,很多考生就误写成了同音的“催”;又如天津卷要求填出王勃《滕王阁…  相似文献   

11.
名篇名句默写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目,以往大多采用给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上句的题目类型,这类题目相对较简单。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更加重视了对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而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就符合了这个  相似文献   

12.
默。tiⅢI、列粥句的_卜旬。{:帅北定中原}J.¨…:、一一…~一一。 (陆游《示儿》)2.琶嶝伙锄。3.…心~.”磁针石,1.他犁术敢忘忧嘲,5.犬水晰以载舟,j.i印叮夺帅也,7.生!_怍人杰.8._』,则挫醇其身.(曹操《步出夏门行》)(文天样《扬子江》)(陆游《病起书怀》)(张衡《东京赋》)(《论语·子罕》)(李清照《夏日绝句》)().。长落成泥碾作尘,O。粘减昕歪,(孟子·尽心上》)“以.■之利为利,≈…偷八奢埸,(陆游《r算予》)——————u‘-JL.L.__。…k,(黄宗羲《啄君》) 1(《论浯·子路》)(司马光《训俭示康》)1{.辨浊阳几眦l{Jj忠.,“j:波人j…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学科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感受到数学试题较难,而"难的原因"考生归结为:题型变化太大,平时训练的题型"套不上";解答题的知识排列顺序不按"常规出牌";知识点"考偏"了,平时重点训练的知识点没有考,而平时不考的的知识点反而考了.我们认真研究了考生的这些"原因",整理出了与这些原因对应的"难题"是文科的(8)、(9)、(10)、(15)、(17)、  相似文献   

14.
何传跃  蔡静 《新高考》2007,(4):9-11
名篇名句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从评分的标准来看,语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便不得赋分。而不少学生对名篇名句中的音近形似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淆和混写现象,今辑录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岸、暗、黯(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二、弊、蔽、敝(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屈原列传》)(3)因人…  相似文献   

15.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测试考生识记能力的稳定考点,题型基本以填空为主,可分为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出语句的“记忆型”试题和根据提供的情景默写出相关语句的“情景型”两大类型。例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第11题:(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①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②,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③金风玉露一相逢,。(秦观《鹊桥仙》)④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⑥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⑦,…  相似文献   

16.
一、命题类型1.单一式。单独就某一名句或文学常识设题,主要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选择题如2005年重庆卷第5题、2006年浙江卷第6题等;填空题一般直接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写出另一句,或者给出篇目(或文学常识),要求写出相关的其他文学常识。例1:古诗文默写。(2006年湖南卷第15题)(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2.组合式。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分别单独命题,然后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考查。例2:填空。(2006年辽宁卷第17题)(1)陆游曾用“,千载谁堪…  相似文献   

17.
从近几年高考诗歌题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背诵题,考学生的记忆能力;第二类侧重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一、背诵题分两种,一是通过默写考背诵.94年高考题中就要求学牛默写白居易的《忆江南》原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原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二是通过选择考背诵.例如90年高考第11题,学生如能背诵苏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会知道上片第三句和下片第二句都是十三字句,然后再计算出上片第三句和下片第二句缺少的字数是多少,再联系上下旬义,就可以选择答案“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依次填入甲、乙两处.这题出得好,好就好在它不是局限于单纯的背诵,而是让学生运用记忆的知识来做题.这种选择背诵题就比默写背诵题的要求更高一个层次.二、考知识运用能力的题型,大体有三种.1.运用课内知识来解题,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93年高考第10题,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我国传统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和插茱萸的活.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重阳”一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鉴赏》2005,(3):19-26
(1~2题,12分)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1)_______________,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1)由我们所学的《论语》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可见孔子关于相互学习的治学主张。(2)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用艰难困苦的磨炼来培养担当“大任”的人的育人主张,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9.
最近《报刊文摘》843期用《高考语文试题引出的话》为题,摘转了舒任在7月28日《今晚报》撰写的一篇文章: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0小题,要求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它出之石,____;(2)工欲善其事,____;(3)____,勿施于人;(4)____,以及人之老;(5)桃李不言,____。笔者参加阅卷,抽查了120份试卷,全对者仅8份;答对一个者29份;全错(含没答)者70份,占58%。例如(1)句下填:‘可以造屋’、‘它海之水’、‘不得搬动’等;(2)句下填‘必先处心积虑’、‘修其果’、‘先能其能’、‘必先明察’等;(5)句下填‘以人代之’、‘无以  相似文献   

20.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____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2)___________,_________。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潜《归园田居》)(3)势拔五岳掩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