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通过对《诗经》爱情诗的详细解读,重温了远古人类单纯美好、真挚自然的爱情生活,领悟先民们外在情感态度背后的精神实质的深层内涵,探掘《诗经》爱情诗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激发现代人类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风”诗的主要内容,《诗经》中的爱情诗是迄今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爱情诗,它们全面,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爱情生活,抒发了各个阶段上的情感,塑了一批爱情主人公的典型形象,而且还高度地概括了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具有珍贵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丽娅 《时代教育》2007,(6Z):50-50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关雎》向来被列为“国风”之始,对其主题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本文主要从分析入手探讨《诗经·关雎》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蹇瑞桥 《学周刊C版》2014,(11):237-23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褚斌杰《诗经全注》为底本,以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为参本,相互比较,另参考闻一多、屈万里,宋代朱熹、清代姚际恒、清代方玉润的相关《诗经》专著来考证《诗经》中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周代恋爱婚姻中的各个方面在《诗经》婚姻爱情诗中都有很好的描写.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诗经》审美听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诗经》中的审美感觉加以考察,发现了一个被历代研究者忽视的事实:与后代文学相比,《诗经》更注重听觉审美。《诗经》中的声音描写是色彩描写的160%。这不是一首诗中的偶然,而是《三百篇》的普遍倾向,是《诗经》时代生活方式、艺术氛围以及早期文学的特殊传播方式、创作特性共同影响下的必然结果。这种现象的揭示,对于我们重新理解《诗经》的艺术风格、创作心理,对于开拓《诗经》研究的新领域,都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篇论文以《诗经》爱情诗涵蕴的真情及其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为基本线索,论证了《诗经》爱情诗质朴、直率、热烈、大胆等四个特征。论者还以“真情”和“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作为一条中心线索贯穿全文,并说明了《诗经》爱情诗的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有许多优秀的爱情诗篇,展示了古代先民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些爱情诗能够生发以至于保存完整至今日,我们仍能睹其风采,根本原因在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封建礼教尚未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与《圣经》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源头,有许多可比之处。其中的爱情诗,更是远古时代人类最淳朴、率真、美好情感的流露,对后世文化思想、爱情观念、文学艺术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比较,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在抒发爱情这份至纯至美情感上,东西方文化的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中国古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时期,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原始风貌真实写照的风情诗.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以女性为主人公,反映她们对男子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抗争;有的以男性为主人公,反映他们对女子的爱慕、追求以及思恋。这些诗歌大致揭示了周代及周代以前青年男女的爱情观: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和对爱情执着专一的态度,当然,其中也隐约可以看到礼教世俗对爱情的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存在着大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男女青年爱情和婚姻的方方面面。该研究从认知角度,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试探性分析,并阐释了《诗经》爱情诗中的爱情隐喻表达生成的认知理据和文化因素,丰富了《诗经》中爱情诗的相关研究,为《诗经》中的爱情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女性自身形象、在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恋爱方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从先秦至后汉,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诗中女性形象也有显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方面初探了《诗经》爱情诗的美学特征:情感真挚、吞吐自然、不假雕饰;艺术形象鲜明、逼真、传神;语言质朴、本色。一唱三叹,反复回环,委婉悠长。它为我国后代诗歌创作做出了重要示范,奠定了中国抒情诗的基本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诗经》婚恋悲剧的主题和审美特征袁定坤关键词《诗经》婚恋悲剧主题审美特征作者袁定坤,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诗》三百”,约占三分之一的篇目是表现男女婚恋生活的情诗。这些情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爱情文学。从情感基调着眼,《诗经》情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对《诗经》所具有的情感教育效果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并且开始探索运用《诗经》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他一方面致力于通过《诗经》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同时通过《诗经》来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另一方面注重《诗经》的社会功效,关注学生与他人、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能力。孔子的《诗》教观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来说不仅有其巨大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意象在诗歌审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诗歌审美中源远流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本文就意象、《诗经》中的审美意象,以及自《诗经》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诗人诗作对《诗经》中意象的不断继承、补充与完善进行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占很大的比重,题材丰富,内容深刻。有的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有的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兴奋与不安;有的表现了遭遇波折的恋爱者相思的煎熬和离别的痛苦;还有的反映了夫妻反目,女子被遗弃的情形。同时《诗经》大量优秀诗歌为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艺术营养,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歌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增强了音乐美和节奏感。《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