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云  何捷 《物理教师》2008,29(1):23-24
J2458系列教学示波器一般用来显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Y方向输入信号电压,X方向接内置的锯齿波形的扫描电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罗小雄 《物理教师》2008,29(11):26-26
2007年高考理综卷第1道物理实验题: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相似文献   

3.
<正>例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1)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______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  相似文献   

4.
贵刊一九八五年三月刊刊登的俞世康老师设计的“振动波形演示器”,确实是演示振动波形的好方法,我按此方法进行了实验,由于没有2寸的恒磁喇叭,我用4寸的喇叭代替,实验中发现由于输入信号小,即使Y增益调到最大,波形图象仍然很小,且衰减很快,学生不易看清楚。于是我将喇叭的一端接在收音机电位器的动触片上、另一端接收音机的接地线,利用收音机的低放部分将振动讯号放大,再从收音机的输出端把讯号接入示波器输Y入,其效果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5.
在2007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试卷Ⅰ中,第22题如下:实验题:(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 Hz 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 Y 输入.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__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____钮或__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相似文献   

6.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考生采用的)物理学科有一道示波器实验题,其中的最后一问是:如果要在屏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待观察的信号是频率900Hz的正弦电压),应将旋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在给出的标准答案中,题中三空分别是:扫描范围,1k,扫描微调.笔者对其中的第2空——将扫描范围置于“×1k”——持有疑议,认为不应该是“×1k”而是“×100”.为此,专门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取低频信号发生器,向示波器的“Y输入”和“接地”输入900Hz的正弦交流电(输入信号的频率在信号发生器上连续可调),所用的示波器正是试题…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下册)》第195页图6—11调幅作用三个图象:一个是声音信号图象,另一个是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电压图象,还有一个图就是被声音信号调制的高频调幅电流。这三个图象除了声音信号频率很低不容易实验外,其余两个图象都可用示波器显示出来。一、观察振荡高频等幅电压波形取普通半导体收音机(手携式或台式最好)和教学用2458型演示示波器各一台。首先将半导体  相似文献   

8.
1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演示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的实验时,可以用JXD—11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旋扭,分别接上示波器和8Ω的高音喇叭,使示波器与喇叭并联。打开机器后,将频率选择器的旋扭放在“10”挡上。这时从示波器可以看到正弦波的图象和从喇叭上可以听到声音。如果把频率选择器的旋扭放在“10~2”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三个实验都是借助于录音机完成的,录音机的输出功率大于5瓦,可选用教学用L390便携式大功率型盒式录音机。 1.当放大器用,配合示波器,观察声源的振动图象。实验线路如图1,将插入录音机外接扬声器插孔的插头,与J2459型示波器的Y输入和地接线柱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示波器扫瞄范围置于100~1K赫兹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用示波法测电容的方法,并用示波器所示图形观察这个电容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相似文献   

11.
叶正勇 《物理教师》2007,28(10):4-4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考生采用的)物理学科有一道示波器实验题。其中的最后一问是:如果要在屏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待观察的信号是频率900Hz的正弦电压),应将——旋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在给出的标准答案中,题中三空分别是:扫描范围。1k,扫描微调.笔者对其中的第2空——将扫描范围置于“×1k”——持有疑议,认为不应该是“×1k”而是“×100”.为此,专门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取低频信号发生器,向示波器的“Y输入”和“接地”输入900Hz的正弦交流电(输入信号的频率在信号发生器上连续可调),所用的示波器正是试题给出的学生示波器J2459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师》1987年第7期p.29~30,介绍了赵谊伶同志的“利用双踪示波器演示相位差”一文,读后很受启发。可惜,一般中等学校没有双踪示波器,因此,我们作了如下改进。一、用教学示波器(J2458型)带电子开关(J2460型)代替原文附图1中的双踪示波器。即把喇叭L接到电子开关的“A输入”。把话筒M接到电子开关的“B输入”再把电子开关的“输出”接到教学示波器的“Y输入”,(电子开关的频率范围调在5kHz~50kHz)另接公共地线,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原文中的儿个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3.
1 描绘阻尼振动曲线 在钢锯条一端用线绳固定一软笔尖,另一端用螺丝固定一方木板a,将a与木板底座b固定。实验时,先给笔尖蘸上墨水,取一长方形纸板放在笔尖下面,并使笔尖刚好与纸板面相接。拨动锯条的自由端使之振动,匀速拉动纸板,便可描绘出阻尼振动曲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我们利用一些废旧电子元件制作了一个半波整流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声卡输入虚拟示波器软件,探究半波整流、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及π型滤波的波形变化情况,演示时将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效果非常明显.一、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如图1所示是原理电路图,图2是实际设计的线路板,图3是声卡示波器的窗口界面.变压器输入电压220 V,输出线圈为双绕组,输出电压为双12 V,可  相似文献   

15.
压电陶瓷片是利用某些材料的“压电效应”制成的。所谓“压电效应”就是指当压电陶瓷片元件受力产生机械变形时,在陶瓷片的两端就会产生一定强度的信号电压。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将其用于一些力学实验,可以把实验过程中力的变化转换成相应电信号的变化,用示波器或示教电表显示出来,使一些力学现象更加直观、明显。现介绍两则用压电片进行的探索性实验。一、超重和失重实验 1.实验装置与原理如图1所示,将压电片用1米长的导线  相似文献   

16.
电子示波器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实验仪器,可用来观察和测量电子电路中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分析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电子示波器基本上是一种快速的X——Y描绘器,可根据需要,描绘出输入信号对另一信号或者输入信号对时间的关系曲线。如果进一步对示波器加以改进和扩展,则对信号的幅频特性和数字逻辑状态均可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7.
图1音叉产生的振动曲线新编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讲“简谐运动的图像”时,在第166页列了图9-15“音叉产生的振动曲线”,如图1所示。由于音叉的音量很小,按照课本中介绍的“把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把发声体放在话筒前”的方法,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不能得到如此曲线。为此,笔者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作了一个既简单又小巧的仪器———音叉振动曲线演示仪。此仪器的制作不花钱(利用废旧材料)或只花几元钱,其成品经久耐用,不出故障,波形曲线纯洁清晰,演示效果非常不错。1结构如图2所示,在一块圆形喇叭磁铁的上下两…  相似文献   

18.
<正>电子射线示波器就其职能来说比指针式仪表具有更突出的特点.它不仅可以用来观察待测信号的波形,而且还可以用来测量交流量的峰——峰值、相位差、频率、小功率及作为电压平衡指示器等,所以它在现代电磁测量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以往的示波器实验中,涉及的面窄,可做内容很少.比如,示波器可以测峰值,于是就要求学生给承波器输入一列信号,示波器屏幕上必然会出现其波形,然后就让学生根据比较信号读出峰值,根本没有涉及到实际应用.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且读几个峰值、相位差、频率等,观度一两个波形,对从没接触过示波号的学生来说,也基本上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每次做完该实验后,学生总是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基于以上原因,可将该实验扩充一下,即加进用示波器测电感的内容.其原理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示波器难以采集信号数据、不易便携、价格较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与LabVIEW的虚拟示波存储系统。虚拟示波器存储系统由下位机数据采集器和上位机应用程序构成,其中系统下位机以FPGA为核心,支持USB接口通信与供电的数据采集器,可同时对双路高频小信号进行转换与传输,且每个通道最高采样频率可达60 MHz,数据传输速率可达480 Mb/s;系统上位机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系统应用程序,不仅实现与优化了传统示波器波形显示、参数测量等常用功能,还实现了信号数据采集功能。通过实验测试与对比分析表明,虚拟示波存储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信号幅频参数、显示信号波形和采集信号数据,能够对峰峰值50 mV以上、1 MHz以内的信号幅度和频率进行准确测量,准确度优于传统示波器。  相似文献   

20.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规定的 .让交变电流和恒定电流分别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 ,如果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 ,就把这一恒定电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在中学课本中 ,只说明“实验和计算表明”,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与有效值之间有如下关系Im=2 I,Um=2 U.实际上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示波器演示验证这种关系 .1 .实验器材 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电珠 ,滑动变阻器 ,降压变压器 ,示波器 ,干电池组 ,交变电流表 ,交变电压表 ,直流电流表 ,直流电压表 ,各种开关和导线若干 .2 .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 1所示 .图 13.实验步骤( 1 )闭合开关 S1与 S2 ,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两个小电珠亮度相同 .分别读出各电表的示数 ,比较示数 I1和 I2 、U1和 U2 ,发现有I1≈I2 ,U1≈U2 ,则 I2 、U2 就叫做正弦式电流相应物理量的有效值 .( 2 )示波器的 DC、AC开关拨至 DC位置 ,按常规调节示波器 .( 3)将开关 S接到“1”,使 Y输入接在 L1两端接通交变电流 ,调节示波器 ,直到荧光屏上得到如图 2 ( a)所示的正弦曲线 .调节 Y增益 ,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