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中存在一些海域,那里海水表层的藻类几乎绝迹,在这类海域的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极少,很难为中下层海域的生物提供足够的食物营养来源,食物链接近断裂,这些地区被人们称为海洋沙潢。目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仅加速了陆地上的荒漠化速度,也使得海洋沙漠的面积迅速扩张,其扩张速度比此前人们预测的还要  相似文献   

2.
人们通常说:“水往低处流”,而在海洋中却不尽如此。你相信吗?在海洋中,有的海域的海水是往高处流的;有的海域热量收入少、支出多.但水温却比其它海域高。这些都是在海洋中存在的“自相矛盾”现象。先来看看海洋中“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如果海水处于平静状态。海面可以认为是一个水平面。但在定向风的驱动下,海水  相似文献   

3.
一、海洋深层水的定义从海洋学的理论上讲,在大陆架外部海域的补偿深度(即海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极限深度,一般被认为以200米为其极限值)以下,便可称之为“海洋深层”(无光层)。反之,浅于200米以上的海水则称之为“海洋表层”(有光层)。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为3800米,从海洋学理论广义上讲,地球上的海水有95%为海洋深层的海水。由于有光层与无光层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实际上在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50年里,科学家陆续在海洋中发现一些“死亡地带”。在这些海域,由于海水富营养化而导致海洋生物由于缺氧而无法生存。现在,“死亡地带”像癌细胞扩散一样,在世界海洋中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记忆中沙漠是黄沙漫漫不着边际,而海洋更是蔚蓝一片,其实海洋和沙漠也有着丰富的色彩。在澳洲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广阔的红色沙漠,景色十分美丽;在美国南部的路索罗盆地分布着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银色世界;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是黑色的;而美国的亚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拥有红、黄、紫、蓝、白等多种色泽,真可谓五彩缤纷,在阳光的照射下,空中也会折射出绚丽的色彩。我们总认为海水是蔚蓝色的,而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北部之间,有一个狭长的海域,海水呈现殷红色,这就是有名的红海。在欧洲东南部和小亚细亚之间有一个内海,那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6.
沿海大陆架海域(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阳光能够照射到海底,生物光合作用强,由于靠近大陆,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繁盛,海洋里的鱼主要集中在这里。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水发生交换,上翻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 ,殊不知海水本身即是海洋宝藏之一。日本科学家在长期的海洋研究后发现 ,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 ,它不仅是一种洁净的资源 ,同时也是鱼类生长的“高产田”。深层海水的充分利用 ,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育》2011,(10):63-63
三年前,在由美国科学家绘制的“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全球地图”中,除却南极、北极附近少量水域,已经几乎没有哪处海洋谈得上“清洁”。而中国渤海、东海、南海,亦是近岸海洋污染区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康菲漏油事故以来,渤海海域又增加了840千米。劣四等海水。  相似文献   

9.
张莉 《地理教育》2006,(6):44-45
一、考点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洋流及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的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浮游植物在其中处于中心的地位,这些单细胞的光合作用生物体在海洋表层将CO2转化为生物碳。虽然其数量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中只占不到1%,但粗略算来,这些浮游植物固定了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碳。这些生物碳在固定之后大部分被海洋表层水体中的生物所食用,然后通过这些生物体的呼吸作用重新转化为CO2;但是有一些生物碳就沉入深海,由此导致CO2在海洋表层的减少和深海的增多。通过这种“生物泵”的抽吸作用,CO2不断地从大气中转移至海洋内部储存起来,同时也就形成了海洋中…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关于洋流的形成 ,有这样一段话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 ,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 ,引起海水的流动 ,叫做密度流 .如图3-1 0所示 (见本文图 1 ) ,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地中海蒸发旺盛 ,周围又无大河流入 ,海水的盐度高 ,密度大 ,水面降低 .与地中海相邻的大西洋海水 ,盐度比地中海低 ,密度小 ,水面比地中海高 .于是 ,大西洋表层海水便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 ,地中海底部海水由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图 1 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  相似文献   

12.
海藻     
在辽阔富饶的海洋里,不仅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还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它们是海洋里的“草原”,是海洋动物的天然“牧场”。海洋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绝大多数的海洋植物都是藻类。它们是古老而又原始的低等植物,不必像陆地上植物那样扎根土壤,用根来吸取养分,而是靠自己的叶片直接从海水里获得营养物质。也就是说它们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大的海藻可以达到二三百米长,超过了陆地上任何树木的高度,而小的海藻又小得可怜,要用显…  相似文献   

13.
深海宝水     
在海洋中生活着20万种生物,从单细胞的海藻到体长百余米的巨藻,从肉眼看不见的浮游动物到体重上百吨的鲸类,应有尽有,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 科学研究发现,与表层的海水相比,2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具有明显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首先,深层的海水由于阳光照射不到,水温很低,一般在1℃~10℃之间,而且一年四季都不会变化;其次,深层海水中有机物相对较少,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也少,比上层海水洁净;第三,深层海水中富含矿质营养。因此,深层海水是大有可为的天然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魏桂华 《新高考》2008,(1):34-35
“海水资源利用”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对海洋中蕴含的能源、水资源、空间资源等等的合理利用都是关系到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近年来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为背景的试题在高考中屡见不鲜。由于海水资源涉及化学物质、能量、生物、矿物及空间资源等等,内容比较广,因而这类题目综合性强,  相似文献   

15.
提到沙漠,人们眼前浮现的,往往是一片不毛之地——广布的沙丘、戈壁,而且见不到什么动植物。其实,沙漠本身倒是拥有生物生存的许多条件:空气、充足的阳光及各种营养物质,所缺的,仅是水分。沙漠中只要有水,就会有许多生命,就能出现一片绿洲。 在辽阔的海洋中,有许多水域,象近极地的北太平洋海域等也具有海中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沙漠与海洋谈判。“我太干,干得连一条小溪都没有,你却水太多,变成汪洋一片。”沙漠建议“,不如我们来个交换吧。”“好啊,”海洋欣然同意,“我欢迎沙漠来填补海洋,但是我已经有沙滩了,所以只要土,不要沙。”“我也欢迎海洋来滋润沙滩,”沙漠说,“可是盐太咸了,所以只要  相似文献   

17.
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一方面,海洋酸化作为一种环境胁迫因子,可以破坏海洋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进而改变海洋生物组织细胞渗透压,导致海洋生物组织细胞损伤甚至死亡;另一方面,海洋酸化引起的海水pH值降低及海水碳酸盐饱和度改变可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中CO2—碳酸盐体系的动态平衡,这将造成那些具有碳酸盐外壳(或骨骼)的海洋生物其碳酸盐外壳(或骨骼)的溶蚀或导致这些海洋生物的幼体无法正常形成所需的碳酸盐外壳(或骨骼),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生物矿化作用,从而影响具有碳酸盐外壳(或骨骼)以及生物矿化作用的海洋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近岸海域处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耦合地带,具有生态环境复杂、渔业资源丰富的特点,是人类进行渔业生产和经济海产人工增养殖的重要场所和基地。相对其它海洋区域而言,近岸海域水层较浅,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一般处于饱和状态,水体中的CO2分压易随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最先也是最容易受到海洋酸化影响的海域。本文从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的环境胁迫效应以及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矿化作用的影响两方面,综述了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蓝色的海面 ,突然泛起“红霞”。人们也许认为这是大自然给海水增添的一笔绚丽的色彩。其实 ,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海洋生态灾害 ,是被称为海洋生物“美丽杀手”———赤潮的暴发。一般认为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忽然异常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变化的现象称为赤潮。赤潮的颜色可因形成赤潮的主要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由甲藻、夜光虫、硅藻等浮游生物产生的赤潮呈红色、红褐色。已知的赤潮生物有 5 0多种 ,其中多甲藻、裸甲藻、原甲藻、夜光虫等 10多种最为常见。赤潮在海域的分布常呈条状或块状 ,面积可从几千平方米至几千平方千米 …  相似文献   

19.
谈判     
有一天,沙漠与海洋谈判。“我太干,干得连一条小溪都没有,你却水太多,变成汪洋一片,”沙漠建议,“我们不如来个交换吧。”“好啊,”海洋欣然同意,“我欢迎沙漠来填补海洋,但  相似文献   

20.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既咸又苦涩,可是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并没有咸的味道。它们究竟用什么方法来抵挡海水中的盐分的呢? 原来,海洋硬骨鱼类头部鳃里有一种“氯化物分泌细胞”,能在看入海水时带入体内的盐分排除。硬骨类这是靠这种功能得以在海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软骨鱼类则是以保持体内血液中尿素含量来抵抗海水侵入,并通过肾脏排尿和直肠腺将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