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课文分段,曾经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以前,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曾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左右着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当时教师逢文必让学生分段,逢考学生必得给短文分段。于是,“给课文分段”也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繁琐分析、机械训练的罪魁祸首,为改革者所诟病。仔细分析当时的“给课文分段”,确实存在机械操作的弊端。  相似文献   

2.
朱瑛 《辽宁教育》2011,(5):32-33
【背景描述】大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个记忆:语文课堂,分段、概括段意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给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学习每篇课文必做的功课。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解内容”、“总结课文、完成作业”三个步骤进行。分段、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如果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那么常常会给人扣上“繁琐分析”的大帽子,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如今是谈“分段”色变,谁都不愿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段”这一手段。对此,笔者经过思考,颇有些看法:一、是否繁烦分析,关键是看教师运用“分段”这一手段的目的前些年,我们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在学生读一遍课文后便要求学生“分段”,然后便是逐段讲读。分段成了教每篇课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似乎没有给一篇课文分段,就无法进行以下的教学。因此,为了完成给课文“分段”这一任务,不惜花费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开始时就分段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英语教材中课文是知识的综合载体,是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的有机结合,课文整体教学体现了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 :1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并从中获得启示。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办法。2 .学习生字新词。能用“仍然”、“果然”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归纳段落大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 ,了解科利亚挖着木匣的原因 ;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难点 :学文明理 ,懂得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无论什么事物 ,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 ,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教具准备 :课文内容录像带 ,投影片若干张。…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检测“阅读理解能力”是指检测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如何在高中课文教学中培养这种阅读能力,一直是高中教师研究探索的问题。我们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针对课文教学有明确规定:“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10.
《大森林的主人》(第九册)的课后作业第二题“给课文分段,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是阅读本课的一个纲要。现就如何利用“再造想象”、“原型启发”、“逆向思维”等形式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谈谈自己的教学设想。一、给课文分段这篇课文以叙事为主,了解全文的大概情节并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意义、作用和重要性。课文整体教学与传统的分段教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开始时就分段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也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练习给课文分段是小学语文第七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它体现在“导读”、“预习”和“思考·练习”中,并以“读写例话”明确提出。三年级的阅读训练处于由段到篇的过渡阶段,承上启下的特点较为明显。在第六册中,大量安排了给自然段分层,说出层意、归纳自然段主要意思的练习,在此基础上扩大到给课文分段,同时又为由段到篇的过渡作铺垫。分段训练不是通过教学一两篇课文就能完成的,而要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讲读,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细致分析教材结构,不准发现分段训练的指导思想应是由扶到放,逐步提高:教学程序应由渗…  相似文献   

14.
<正>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就提出了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思路。整体教学的理论依据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与传统的分段教学法和语法分析方法相比,课文整体教学的优势在于避免了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分段处理文章,集中注意力讲解词汇和语法,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中,“课文教学”即以课文为载体的教学活动.“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具有“范例教学”的性质,承担着听说读写训练的多重功能.“课文教学”要抓住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之间的转换,即“言意转换”.要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每一篇课文独特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从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入手,逐步摸索出一种以“自学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其主要程式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分段自学;精读课文,重点自学;熟读课文,归纳自学,以学生的自学贯穿教学始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是让学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组的重点训练项目就是“练习给课文分段。”因此,教学这组课文,要在第五册训练学生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分段方法,并通过分段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捞铁牛》是本组教材的首篇课文,肩负着训练学生领悟分段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文章紧扣题目,围绕“捞”字,写了捞铁牛的原因,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和捞铁牛的过程,最后点明捞铁牛的人的身份。文章层次清楚,段落分明,是对学生进行分段训练的好教材。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依据段意进行分段,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西门豹》是记叙战国时期地方官西门豹为民除害,兴修水利的故事名篇。教学课文,要紧扣“除害”这一重点,围绕“为什么要除害——怎么除害—除害之后又做了什么”安排教学结构;继续训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通过讲读课文使学生从小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为线索,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然后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调查摸底,弄清缘由1.引导学生分析西门豹除害的原因。在细读课文第一段(1…  相似文献   

19.
一 课文整体教学的优点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这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问题。任何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说到底,都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以及人们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规律。当前中学的英语教学,课文教学的方法还存在较大的差别,不少教师采用分段教  相似文献   

20.
教给方法着眼训练实验小学梁学爱五年制三年级的分段训练是从《李时珍》一课开始的。此后,直到三年级整个下学期,都是辅助学生分段。编者的这个意图也反映在课后作业中,如“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按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按下面的提纲给课文分段”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