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问题中条件有明有暗,明易于发现便于利用,暗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之中,含而不露,极易忽视,稍不留心便导致解题出错.特别是三角函数题目,因对隐含条件挖掘不够导致解题出现错误的现象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题目中的条件有明有暗,而能否挖掘和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往往决定解题的成败.本文仅就三角函数中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数学问题中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利用,暗者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之中,含而不露、极易忽视,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稍不留心便导致解题出错.特别是解三角函数题目,因对隐含条件挖掘不够导致出现错误的现象尤为严重,那么隐含条件怎样挖掘呢?本文尝试通过实例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题目的条件有明有暗,解题时如能充分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有时不但可以避免分类讨论,简化解题过程,同时还可以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暗若明,含而不露的条件,它们常巧妙地隐蔽在题设或结论的背后,不易为人们所觉察,在解题中,隐含条件有干扰性、迷惑性,常给解题带来消极因素。若能注意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往往会使解题更快捷,本文举例说明,供高三同学总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考电学试题中经常有一些明而不露,暗而有影.若明若暗的条件,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它对正确解答习题有很大的干扰作用.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就会导致解题失误.因此快速准确地找出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一般地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寻找隐含的条件.一、从物理现象中去寻找有些隐含条件包含在物理现象之中,因此深刻领会现象的物理本质是挖掘隐含条件的关键.例1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B.从a经过L;…  相似文献   

7.
路淑红 《甘肃教育》2008,(16):61-61
数学问题中的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应用;暗者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中,极易被忽视,导致漏解、错解、增解产生或解题步骤增加,本文拟就隐含条件在数学解题中的潜在功能作一浅探,  相似文献   

8.
一、按图索骥掘隐含沟通联系搭桥梁数学问题中的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应用;暗者则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之中,因忽视隐含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隐含条件所反映的形式,使其掌握挖掘各种形式的隐含条件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中的a≠0,零指数幂a0中底数a≠0,等等。解题时如果不注意这类隐含条件,就会产生错误。反之,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解题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题目的已知条件都用到了,解题也很合理,但结论却错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来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没有挖掘,从而使题目的隐含条件对题目的制约作用失去功效,数学问题中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应用,暗者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内涵之中,含而不露,极易忽视,稍不注意题中的隐含条件就会产生错解,以下就忽视二次根式中的隐  相似文献   

10.
数学问题中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利用,暗者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之中,含而不露,容易忽视,稍不留心便导致解题出错,特别是解三角函数问题,因对隐含条件挖掘不够导致出现的错误现象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数学题中的某些条件,不是直接在已知条件中明显给出.而是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这种条件我们称为隐含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它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影响非常大,有些隐含条件.如果挖掘不出来.就会使题目的解答无法进行,有些隐含条件.它虽不影响解题的思路,但会使你得到错误的结论,发觉隐含条件实质是使题设条件清晰化、具体化.以便能寻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挖掘并利用好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中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利用;暗者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之中,含而不露,极易忽视,稍不留心便导致解题出错.特别是解三角函数题目,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常常出现漏解、增解、错解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对题设条件中的隐含条件的挖掘不够.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挖掘三角函数中的隐含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13.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溶液组成习题中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极易忽视它,出现错解甚至解不出来的现象.如果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那么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将大有帮助.本文拟谈谈初中化学里溶液组成习题中常见的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  相似文献   

14.
数学问题的解证过程中,有些已知条件不是直接在题目中出现,而是间接告之.这样,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就要拓宽思维,挖掘隐含条件.找到解题捷径.下面就如何在解题中挖掘隐含条件作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亚 《高中生》2012,(7):22-23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的.条件是解题的主要素材,充分利用条件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必经之路.条件有明示的,有隐含的.审视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信息,从而发挥隐含条件的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16.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指的是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隐含条件是指数学问题中那些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或者从题设中不断挖掘并利用条件进行推理和变形而重新发现的条件.有效挖掘数学命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基本功,更有利于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在解题时,可以抓住结构特征,挖掘隐含条件,确定解题策略;审视条件,挖掘隐含联系,减少解题运算;反思解题过程,挖掘隐含条件,揭示一般规律;洞察图形特征,挖掘隐含条件,产生思维创新.  相似文献   

18.
张俊 《中学理科》2007,(3):40-41
审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发现.挖掘隐含条件,实质上就是要使题设条件明朗化、完备化和具体化,以便明确解题方向,寻求解题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中的某些定义、公式、法则、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数学题目中,这些条件或已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隐含条件具有隐蔽性,解题过程中易于被学生忽略,导致解题错误.要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除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不断总结其运用的一些规律,做到防而有备,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时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中的信息,特别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题时,有些学生常因不能发现与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最后解答不完整、解答错误甚至不能寻找到解题方法等.本文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在求解数学题时挖掘隐含条件的几种常见途径,以及怎样利用隐含条件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