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作为黑土地上一个写诗的人,我对前辈诗人王书怀是格外敬重的.这种敬重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时我把听人讲起他和他的诗歌作为一大乐事.那时我在写诗方面师从宋歌、吕长河、曲国栋等诗人,学习他们的民歌风,而那时他们是把王书怀的诗歌作为范例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神话源远流长,是中国学艺术最早的艺术源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与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与坛庙,久而愈进,物逐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章之渊源……是以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之也。”这段话对神话的起源、性质、特点及与章特别是诗歌的关系作了精妙的叙述。唐代是诗歌的国度,而中国神话对一代唐诗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中国神话的化精神养育了唐代诗人的气质禀赋和化性格,并丰富了唐诗的创作题材。唐诗中有大量直接或间接化用神话传说的诗歌。而“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这三位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歌则最能体现这种影响。他们的诗歌大量化用神话传说,想象可谓是天马行空,匪夷所思,或成仙或化鬼,或上天或入地,创造了一个个瑰丽奇幻迥异于人间的神奇世界。  相似文献   

3.
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用自己的生命铸成了不朽的诗篇.神话,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史的瑰宝.屈原虽然没有系统的神话理论,但他在对神话的接触、理解、运用方面的造诣却是一般神话学者难以企及的.这最终决定了他在《楚辞》这一伟大诗歌巨著中,对神话的大量而精彩纷呈的文学表现,也决定了其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圣经》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玄学派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赫伯特著名宗教抒情诗集《圣殿》就是其沉思《圣经》的产物。赫伯特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圣经典故和神话意象,这一点广为人知。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赫伯特其实也是一个伟大的天文学诗人,他巧妙地把天文学知识运用到了宗教抒情诗歌的创作当中,在宇宙观的视阈下进行诗歌创作,各种宇宙意象及天文知识的运用为其宗教诗歌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诗歌,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面对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于是在《天上的街市》里诗人借助想象反传统地进行了创作,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这首诗被收录在最新的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教材里。这一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旨在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作为教师就需要很好地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的神奇想象,进而理解、学习诗人的情怀,从而用更好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看待世界。  相似文献   

6.
“诗言志”是众所周知的,诗之“志”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人;或相同的时代,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由于他们经历不同,他们的诗所言的“志”决不会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必须让学生先弄清诗歌写作的时代,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诗人创作该诗时的境况等等,  相似文献   

7.
西格弗雷德·萨松(Siegfried Sassoo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记录了普通士兵和他们眼中的那个年代。这些诗歌既有对战争的讴歌,也有对安定平和的后方的思念;既充斥着恐怖、血腥的描绘,也闪烁着对和平的憧憬。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简单地抒发对战争的痛恨之情,而是一步一步深入挖掘这愚蠢的战争是因何被拖延,而年轻的士兵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幻灭的。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它是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宗重大财富,对于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特别是文学艺术创作,起到了很好的先导作用。如屈原、陶渊明、吴承恩等伟大作家,都运用神话,创作了许多灿烂夺目的不朽篇章。伟大诗人李白,在诗歌中运用神话更是突出。从他现存的九百余首诗歌来看,他采引的神话内容之丰富,运用神话手法之高超,在整个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空前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自然,作为人类生活和劳动的天地,与文学一直结有不解之缘。它不仅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一个基本母题。这在我国尤其如此,自《诗经》以来,古代的文学作品就很少有不涉及自然的,古代作家几乎没有不表现自然、歌唱自然的。中古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率先把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观照对象,将田园山水引进诗歌的领域,热烈地予以吟咏,因而赢得了“自然诗人之宗”的美誉;他还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都时代的文学作品究竟和当时的罗马政治有怎样的关联?从当时最主流的文学形式——诗歌中寻找答案是不可回避的研究路径。贺拉斯是当时最著名的罗马诗人之一,他曾是奥古斯都的御用诗人,他的神话诗歌非常集中地反映了奥古斯都时代的政治状况。作为诗神的祭司,贺拉斯认为无论从罗马的宗教传统还是希腊的文学传统来寻找依据,神话诗歌都远胜史诗。在神话诗歌中,贺拉斯歌颂奥古斯都的军事武功、帮助奥古斯都与元老院争夺政治权力、反对不利于保持政治稳定的迁都计划、清明风尚习俗,讽刺拜金主义和宣扬坚毅美德。贺拉斯的神话诗歌有一种能够启迪罗马人心灵的力量,在维护奥古斯都政权稳定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古而今,所有第一流的诗人,所有第一等价值的诗歌,无不是那些为国家兴亡、百姓忧乐而激烈跳动的心灵所创造的。犁青的早期诗作,鲜明地表现了作为诗人的最为可贵的品质。即他把同胞的苦乐当成了自己的苦乐,他能够从自己出发,感同身受地体验并表达他所钟情的大众的悲哀和愤怒。伟大的80年代犁青迎接了他诗歌艺术的另一个收获期。他一边行走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一边辛勤地写作他所深爱的大地的赞歌。诗写得轻快,但却有一种记忆的重压。20世纪行将结束时,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犁青几乎都在现场而成为亲历者和见证人。他目睹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写下了一批充满激情的诗行。他的本色、勤奋和对人类的大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怀,使他的声音充盈着智慧和热情,强烈的爱恨情仇,爆发出惊人的抒情的魔力。这位从闽南乡间走出来的诗人,因为获得了这样的大情怀,于是成为了国际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2.
被遗忘的诗人骆一禾,这位诗人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那是因为他和海子这个"太阳神"一样的诗人有着紧密的关系。骆一禾、海子这对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拥有着相似而又短暂的生命。他们在诗歌的写作中,互相砥砺、借鉴,共同创造了"麦地诗人"的桂冠。1989年3月,当那个令人心痛的日子来临,海子吟唱着"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而去,作为诗人的骆一禾强忍着  相似文献   

13.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生活颠沛流离,饱受磨难。这就使他在思想上进一步接近了人民,从而用诗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现实,因此他被誉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被称为“诗史”。  相似文献   

14.
徐玉诺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作为一名河南籍的作家,他亲身地感受到20世纪20年代中原地区的民众是怎样承受生活苦难的,因此“为民众而文学”就成了徐玉诺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的抒写中,诗人时常表现出对生活、对现实、对人类生存的哲理性思索,徐玉诺的诗歌又有了区别于现实主义诗人的先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田间在我国新诗的发展史上,是一位重要的诗人,是一位在抗战烽火中锻炼成为有特色、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活动经历了抗战前后和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不论是在哪一个历史时期,田间的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都坚持着诗要为时代而歌唱的现实主义精神。所以田间一直坚持认为:诗人首先必须是一个战士,然后才是诗人。这一点他一开始诗歌创作活动就非常明确。他说:“一九三四年,我是十几岁,在上海读书时,参加‘左联’,便正式学习写作。由于有党的影响,知道写作是为革命。”在诗人与人民,诗歌与革命事业的关系这一问题上,田间一直坚持革命功利主义。在《诗,我的诗呵》中,他表示:“诗,/强烈的节拍,/战士的生命,/是属于民众和祖国。”“诗,/军队一样,/向明天/和世界去。”他在《拟以一个诗人的志愿书》里,清楚地表白了他的诗歌观念和创作态度,简而言之,诗歌应该  相似文献   

16.
中古(魏晋南北朝)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文学史上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代频繁更替,文人与英雄一样辈出。就诗坛论,这一时期的诗人比肩接踵,诗人群体尤其让人瞩目。而古代文学研究者们在漫长且丰富的古代文学领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唐宋诗歌上,对中古诗人的关注,比较多地集中在建安诗、永明体以及田园诗人陶渊明、山水诗人“大小谢”的身上,对中古时期整体的诗歌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固然是因为中古诗人的文学地位及成就确不及唐宋两代的诗人们,但中古诗歌毕竟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一环,不经历中古诗歌,就不可能有随之而来的唐诗鼎盛及宋诗的再发展。也许这触动了阮忠潜心研究中古诗人和诗风,著《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演化》),既勾勒中古诗歌的总体面貌,又借此连接他自己已经从事过的两汉诗歌和唐宋诗歌研究,从而体现出他纵观古代诗坛的用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例选英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三首著名爱情诗歌——文艺复兴时期约翰·多恩的诗歌《跳蚤》、浪漫主义时期雪莱的诗歌《爱的哲学》以及现代主义时期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比较分析诗人们对人类永恒的爱情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体味与理解,以此体现英国诗歌爱情主题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诗人兼学者陈衍生当中国鸦片战争后的特定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有反映爱国忧时、贴近社会的;有歌唱山水友朋、贴近人生的;还有论诗咏史、充满哲理的。他的诗歌形式别具个性。语言或清苍刻峭,或清新圆润,融文学性与哲理性于一炉,走出一条荒寒的诗意人生之路。而作为“同光体”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19.
"海子之死"作为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重要事件,就在于其意外死亡本身产生的一系列效应,"海子神话"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神话当中,海子被塑造成圣徒般的诗人,带有弥赛亚神性的先知,这是对海子的生平和作品采取了象征性叙述而获得的结果,背后则是关于对诗歌空间和诗歌认同标准的认知,以及进一步的重新构建和确立。  相似文献   

20.
王绩是初唐诗坛不可忽视的诗人,他的诗歌摆脱了齐梁时期绮靡的宫体诗风,形成了清新自然的风格。很多人认为他与陶渊明隔了两百多年后遥相呼应,但是他们的诗歌只能说有继承关系,而实质上有太多的不同,从这些不同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