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玩水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动的液体。2.了解水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及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准备活动大盆、牛奶、小勺、瓶子、杯子、漏斗等玩水工具。活动过程1.让幼儿用手尽情地玩水。2.提问:①小手放在水里感觉怎样?②把手放在水下还能看得见吗?为什么?3.让幼儿用各种玩具再次玩水,并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性:无色无味。4.提问:①看一看,水是什么颜色的?(引导用牛奶和水比较)。②闻一闻,水有什么气味?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发现了什么?在杯…  相似文献   

2.
在讲述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学得更主动,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幼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讲述活动的主体。我们一般采用以下两种讲述类型: 探究型。这种讲述类型以引导幼儿运用已知经验自行探究为主,教师则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在大班讲述活动《会说话的火车》中,我们先提问:“小红帽与狗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争论结果怎么样?”然后引导幼儿借助已知经验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位教师组织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沉浮”。活动的大体过程如下:环节一:组织幼儿集体观察老师操作,看哪些东西可以沉,哪些东西可以浮,并在黑板上画出二维的记录表格,让幼儿学习如何记录观察结果。具体过程是:首先,教师指着面前的水盆,问到:“这是什么呀?”(无效和无用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应该引起幼儿思考和探索,答案是多元的。教师的问题,按其作用,可以分为:引起幼儿探索兴趣的;激起幼儿认知矛盾的;引导幼儿探索方向的等)接着又指着面前各种沉浮材料问到:“我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么样?”这时,有幼儿说“沉下去…  相似文献   

4.
3.清除杂质后的泥土看上去怎么样?用手搓捏有什么感觉?4.请幼儿用石块敲击泥土,看看它们会怎么样。告诉幼儿土壤就是由这些较小的泥土颗粒组成的。5.引导幼儿通过回忆说说泥与沙的不同。二、和泥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些比较干的泥土变湿呢?(加水。)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 一、要求幼儿对比地讲述出小宝在幼儿园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教育幼儿在幼儿园与在家里表现要一个样。二、巩固词和词组:懒、有礼貌、爱劳动、守纪律;学习词:可是、不理不睬。教学过程: 一、交代图片名称。“一个小宝两个样”,就是说:小宝在幼儿园、在家里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他在幼儿园怎么样,可是在家里又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6.
程绍莲 《云南教育》2003,(32):45-46
一场秋雨过后,我和孩子们在户外自由活动,不时看到几个男孩从雨水坑中跑过,他们看着飞溅的水花开怀大笑,还看到几个女孩用梧桐树叶从雨水坑中打水浇树。孩子们的表现使我立即意识到他们对“水”的关注,于是,围绕水的探究活动悄然生成。关于水的话题一进教室,关于水的话题立即展开。有个孩子提出:“水有什么用处?”幼儿各抒己见:水可以喝、可以洗脸、洗衣服、洗菜,还可以浇花,小鱼也离不开水。但问到“水是什么味道?”这一问题,幼儿的回答让我意外:“水是甜的。”尽管我和幼儿一起用糖、盐做了实验,尽管我让幼儿尝了糖水、白开水、盐水,仍然…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笑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有一个人去看医生,检查过后,医生告诉他:“你没有什么问题,就是缺乏运动,如果你每天都能跑1000米,坚持跑三个月,情况自然就会好很多,一定就会很有精神了。”三个月之后,医生接到了这个病人的电话。医生问:“怎么样?你每天都跑1000米了吗?”病人说:“是的,每天1000米,连续跑了三个月,从没间断过。”“很好,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精神是不是好多了?”“还可以,只是——我现在已经离家91000米了,我该怎么回家呀?”你觉得这个小故事荒唐吗?只是一个笑话吗?其实,有好多小朋友在作文的时候也是这样,“下笔千言,离题万…  相似文献   

8.
1.幼儿有道德问题吗?这一问题也许会使你感到奇怪:有幼儿德育这一概念,当然会有幼儿的道德问题。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会发现一些不尽一致的结论。我们先从习惯的角度来思考。在成人身上发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果出现在幼儿身上,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个幼儿的道德品质有问题呢?如果成人干的一些缺德事发生在幼儿身上,人们会不会骂他们缺德呢?显然不会。如果有人说幼儿是有道德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为这似乎太“上纲上线”了。即使幼儿存在一些行为或习惯上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归因于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顶多冠以“淘气”、“不懂事”而已。  相似文献   

9.
1.观察水的形态、颜色。倒一点水在倾斜的木板上。问:“水怎样了?”答:“水会流动”。老师接着说:“象水这样会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又问:“水的颜色怎样?”答:“白色”。“再仔细看看,水是白色的吗?”学生沉思,不语。老师拿出一杯牛奶,问:“牛奶是什么颜色?”“白色。”“水和牛奶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牛奶是白色的”。把一张浅色的纸放在装着牛奶和水的杯子的后面,“大家再  相似文献   

10.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同时,也可以发展幼儿好奇心和智力.加涅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数学问题、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适应的问题,都是如此.”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能够发现问题,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班幼儿都是年龄处于4岁左右的幼儿,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光想知道事物的秘密.经常会天真地问;“老师,太阳为什么会在白天出现,月亮为什么必须在晚上才能出现呢?”“老师,为什么水可以流动,而土不能流动?”等等,面对这一双双天真无邪、期待的眼神,作为教师更不能把这份真挚的期待不当一回事,而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1.
声音打架     
~~〔提示与建议〕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富于变化,歌词浅显易懂,充满童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教学时,教师可依次出示鸭子、青蛙、公鸡、乌鸦的头饰,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叫声是怎么样的,并根据歌曲中的节奏学学小动物的叫声(或出示相应的节奏谱)。幼儿分别扮演这四种小动物,并让每个“动物”一起发出叫声,启发幼儿思考:小动物们一个一个叫和一起叫时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抢着说话声音混在一起会怎样?使幼儿明白悦耳的声音能给人带来快乐,刺耳的噪音却会令人生厌,进而领悟到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是一个人的必要修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  相似文献   

12.
工作后,接触的许多独生子女使我深深感受到:他们聪明、可爱却普遍缺乏人情味。我曾对三所幼儿园的300名独生子女作了题为“你喜欢有个弟弟(妹妹)吗?为什么?”的抽样调查。结果,除17名幼儿没有回答外,仅84名持肯定态度。其中3/4的幼儿归因于“有伴一起玩”;超过2/3的幼儿选择了否定答案,其原因主要归为以下三类:1、弟(妹)会枪玩具。2、父母疼弟(妹)会不疼自己。3、弟(妹)会哭、撒尿、很吵、很脏。否定者归因于前两条的竟高达90%。有个男孩理直气壮地说:“要是妈妈生个弟弟,我就把他捏死,不让他把我的财产和游戏  相似文献   

13.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水”,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知道水的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几大特征。为了让幼儿正确认识水会流动这一特点,教学时常常需要演示实验,但如果直观性不太强,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结合幼儿认识规律,我采用了一种新的演示法,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特推荐给...  相似文献   

14.
九、拼图讲述——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师:“老师带来四套拼图材料,每组一套,你们看清楚后,在泡塑底板上拼好。然后,轻轻地讨论:这是什么地方?他是怎么样的?要用最美的词句来讲。”幼儿们一边拼图,一边议论,大约五分钟就拼好了,它们是:1.明亮的教室,幼儿在学习;2.美丽的花坛,中间有高大的雪松,四周有各色花朵,幼儿在浇水;3.宽敞的礼堂,幼儿在吃饭;4.欢乐的儿童乐园,幼儿在做游戏。教师把它们钉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5.
爆笑幽默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个学生的智商怎么样,就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没有。”“算不算怀…  相似文献   

16.
【案例《】蒲公英》课文片段: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师:太阳公公告诉小种子什么呢?生:不要落在沙漠里,不要落在湖泊里,要落在泥土里。(师板书沙漠、湖泊、泥土)师:沙漠是怎么样的?生:没有水,满地都是沙子。生:很热。生:很安静。师:为什么很安静?生:因为沙漠里没有人烟。师:在阳光的照射下,沙子发出光芒,所以课文说沙漠“金光闪闪”。请同学们读好这个词语。(生读词语)师:湖泊怎么样呢?生:有水,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听音乐编故事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对幼儿作启发谈话,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发挥想像。我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教你们学一种新本领,叫听音乐编故事。你们在听音乐时,要动脑筋想,音乐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么样?看谁能编出最好听、最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说,幼儿就有了积极性,也会认真听音乐了。接着指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听的时候,我允许幼儿轻声议论乐曲中表现了什么。例如,一次我选用小班歌曲《春天》改编的管弦乐  相似文献   

18.
笑话收购站     
我是第一亮亮看完录取榜后,从学校回到家。爸爸:“怎么样,我想你考上了吧?”亮亮:“没有,爸爸。不过,这也许会使你高兴,在没考取的人中间,我是第一。”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曲歌供稿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 有一天,有个幼儿提出问题:“早晨教室的这面墙上有太阳光,到了下午就没有了,太阳光到哪儿去了呢?”这引发了许多孩子的兴趣,有孩子接着问:“为什么教室门这边从来照不到太阳光?”这时,我既没有对他们说:“这个问题挺难的,等你们将来长大了就会知道的!”也没有脱口而出告诉他们:“因为太阳光是直射的,而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运转的位置不同就会出现这些现象。”而是决定让孩子亲身去感受、去经历,最终让事实说话。我先分析、筛选了几个关键问题,然后提供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获得相关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发展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的滋味     
水没有颜色,没有滋味,却有着很大的用处,如果它变了,世界又会怎么样呢?水从小就有个愿望,希望自己能像油漆那样是多姿多彩的液体;也希望自己能像饮料那样是香甜可口的液体,总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