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要分析"老板"称谓语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当前"老板"称谓语泛化的表现,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词语自身的特征、称谓的困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四个方面的原因使"老板"称谓得以"泛化","老板"称谓语由最初的广泛通行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乃至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指称范围扩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歧路灯>一书称谓语丰富庞杂,而"老"在其称谓语中的用法更是丰富全面,成为全书称谓语系统的一大特色."老"在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中均见使用,本文将着重对这些用法进行归纳,并简要分析其在语言交际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伯、仲、叔、季"在上古时期作为排行次第词,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存在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中古以后不再表示排行,只作亲属称谓语.本文拟从"伯仲叔季"中"伯、叔"作为排行次第词、作为亲属称谓语、从排行词到亲属称谓语转变的原因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作展开话题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两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英汉双语转换中的翻译处理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指称对象发生转移,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形式多样、灵活性增强,呈泛化现象.本文将历时的考察与共时的分析结合起来,探讨社交称谓语的实际使用状况,说明"先生"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与它的高频使用和人们在交际中求新求异性原则及汉语称谓系统自身不自足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女"称谓语的流行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特点的探究,说明"美女"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由此引发对社会称谓语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本文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的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试图探求称谓语使用中体现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当代男女大学生的称谓语使用同中有异,称谓语的不同选择折射出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的影响.称谓语的性别差异研究为汉语称谓语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补充,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中称谓语使用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雪 《考试周刊》2015,(6):17-18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称谓语"亲"的使用情况的性别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性别差异是否会影响称谓语"亲"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预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意义在于站在性别的角度,而不是称谓语"亲"本体的角度研究称谓语"亲"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社会称谓语是称谓语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本文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社会称谓语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生社会称谓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当前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会称谓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论称谓语的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语称谓语分为三个系统:亲属称谓语系统、社会称谓语系统和代词称谓语系统,它们都分别有泛化现象。本试析这三个系统内的泛化现象、使用的策略以及遵循的语用原则,并阐述汉语称谓语与礼貌问题的关系。中研究的是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  相似文献   

12.
徐复岭 《现代语文》2006,(2):120-121
狗年来了,报刊和因特网上拿狗说事儿的文章也多了起来.笔者也想来说说几个由语素"狗"开头的称谓语--"狗主人"、"狗保姆"、"狗医生"等.  相似文献   

13.
汉语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得体地使用称谓语是成功交际和语言文明的重要标志,零称谓作为汉语称谓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主要探讨了称谓语中存在的"零称谓"的现象,并对这种现象存在的场合以及存在这种"零称谓"现象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的政治实体中,如市、县和州,通过官方的、有组织的、专制的方式控制选民的人,传统上被称为"城市老板".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老板".威廉·特威德为公众提供了政治原型.在大多数学者的笔下,特威德毫无疑问是阐释"老板制"的最佳人选,他与其所控制的"政治机器"被看做"老板制"的代表,但是,特威德模式只是"城市老板"的一个个体,并未准确反映"老板制"这一美国特有的历史现象,将其作为典型必然产生某些误解.特威德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和学者们对于"城市老板"的认识,"老板制"总是被看做特威德一类的腐败政客和其所操纵的"政治机器"的联合.但是,特威德仅仅是众多"城市老板"中的一员,他无法展现"老板制"这一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现象的全貌.在此意义上,特威德不过是一个个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极为特殊的个体.  相似文献   

15.
称谓语是人际关系中特定身份、职业等的称呼语。陌生人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序幕,是社会称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关系和言语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江苏徐州市区的陌生人称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重点考察"大姐"一词的被称呼对象和使用情况,发现陌生人称谓语与言语交际的互动关系,以期对陌生人称谓语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语言价值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段时间,在一些地方,校长被当作"老板"喊来喊去.想想也是,背靠老板椅,面对老板桌,看那派头还真有点像是企业的"老板".  相似文献   

17.
古代白话小说自唐代形成、宋代完善到明代繁荣,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作为明代世情小说集大成者,《金瓶梅》的语言口语化、俚俗化。本文通过检索北大语料库,分析《金瓶梅》中常出现的亲属称谓语,根据使用对象将其分为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亲属"和"非亲属"两类。用不相当的亲属称谓语称呼亲属时,存在使用更尊敬的亲属称谓语的趋向;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时,突出表现为主仆称谓父子化。《金瓶梅》亲属称谓语具有情感化、交际化的特点,同时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极度泛化,这反映了明代宗法制的社会影响及明代家庭的夫妻、主仆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为文本,着重探索和研究文本中出现的称谓语的使用状况.通过称谓语反映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对小说中的人物、情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并且使用礼貌原则的相关理论对文中称谓语进行举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中的虚词"隹"与"叀",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它们的词性较为复杂,可作副词、介词、助词,其语法意义也比较多样.尽管后来它们合并为一个虚词,但在甲骨文中,它们的作用则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20.
"界限"和"界线"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同义词.它们读音相同,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使用时容易混淆.一般认为二者的异同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