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乌峰、包庆德二位博士、教授主编的《蒙占族生态智慧论——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一书,近日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们在承担题为“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实践理念研究”(05XZX005)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础上提炼而就的关于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方面的一部颇有新意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态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其物质载体和发展平台的草原和草场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应当如何看待草原生态危机与草原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草原生态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坐标的系统观察中,确立生态思维方式,立足本土生态文化,着重进行制度培育,是草原文化生态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生态哲学十大范畴论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哲学是当代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学新形态。而哲学的特征之一便是以概念范畴体系的有效统摄和合理建构,理论理念地揭示和实践理念地设计自身与对象世界及其关系的。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看,生态哲学的诸如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和重要范畴有必要认真审视并亟待给予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4.
草地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经济政策和处在草原生态损害严重的特殊时期,决定了我国草原生态重建亟待国家补偿。在包括历史沉积成本、环境基质额外成本和现代生态损害成本的总的草原生态建设成本的分担中,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实行国家补偿,而当代的草原生态损害者和建设受益者也应承担部分补偿责任。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草原系统状态作为草原生态补偿在一个较长时期应达到的目标,实行国家直接补偿与责任对应补偿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说来,草原生态重建国家补偿的技术经济措施可作以下的排序:基础设施建设、治沙和草地建设、棚圈建设、机械化、良种化、其他。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搞好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经过近几年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内蒙古防止草原沙化、退化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全面开展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护好现有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传统游牧文化必须加以保护,这是草原生态建设的无形制度基础;重建内蒙古草原生态必须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欧军 《集宁师专学报》2002,24(1):65-69,79
素有天然草原美称的内蒙古大草原,正面临着退化、荒漠化、沙化的威胁。本文从自然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等方面历史地考察了内蒙古草原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就如何恢复和治理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退牧还草工程是一项涉及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和谐牧区建设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对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验证这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项目,我们通过项目区及非项目区的草原进行设点监测。通过监测发现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对乌拉特草原的生态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工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及鉴于天然草原的实际情况,生态修复的效果不是那么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延续草原的自然生产力,草原民族不断探索着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方式与方法,智慧孕育了蕴含丰富生态认知与精神信仰的草原生态文化,形成了人与草原和谐共存的生态画卷。近年来,一系列高层论坛和研讨会的召开预示着草原生态文化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说明了草原生态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然而,目前国内对"草原文化"的知识体系尚未完善,概念的范围界定标准不一,指向尚未明朗,给研究者造成一定困惑。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结构发展脉络,力图准确把握其生态内涵,揭示草原生态文化的哲学意义,以从哲学角度规范相关认知,加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草原畜牧业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矛盾的哲学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的矛盾关系,认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不只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诸多因素的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其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在于实现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人口压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的现实难题引发了教师精神困境的理论探索。教师“精神生态”论主张援引生态学的理念,通过呼唤教师精神世界的复归,克服物质生活异化与精神价值消解所引发的精神困境,重建教师精神生态平衡。教师“精神生态”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蕴含着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研究,是当前内蒙古草原研究的热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视角不同,以及缺乏辩证的研究态度,使得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着不足。本文从内蒙古草原退化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入手,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及其对策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作了展望。笔者认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观念上的冲突是导致内蒙古草原退化的根源,由此所引发的盲目开垦、滥采等人为活动是导致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关键仍然是人的问题,只要解决好人与草原的关系,选择好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内蒙古草原就能恢复曾经的绿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深层生态学视角,从制度与文化两个层面剖析了内蒙古草原生态劣化的原因:农耕文化的蚕食;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的冲击;草场使用制度的未能顺时应变。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草原生态治理思路:理性回归草原文化;探索现代游牧方式;高筑务实制度之堤。  相似文献   

13.
草原游牧文化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中华文化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作为适合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而形成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但文化不是单纯的存在,它的重视度和发展度不仅仅只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文化,它与其社会依存的各个环节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目前,草原游牧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我们需要理性的定位这种文化形态的内涵特征及战略价值,实现其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4.
王闿运复古承明七子而来,对明七子之理论进行了修正、补充和完善,对明七子“诗必盛唐”的复古门径提出批评,界定汉魏六朝五言古诗为其复古的诗学对象;提出了一套具体完整的诗学方法,解决了明七子的“筏喻”之争;质疑后人讥明七子复古为“优孟衣冠”,论述了形神兼似的拟古标准,从理论到实践完成了对明七子复古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从奥苏伯尔到罗杰斯--论意义学习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苏伯尔和罗杰斯关于意义学习的理论具有丰厚的内涵和现代教育价值.辩证地认识两种理论的利弊,汲取其精华,并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必将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锡林郭勒草原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草原退化、沙化、沙漠化严重,草地植被受到破坏,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地利用性能降低,土壤受到侵蚀,土质变粗沙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加剧,鼠、虫害和毒草繁衍发生。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研究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现状和建设措施,对于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阐述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沙漠化草地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5项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美国城市环境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意识凸显,生态学理论向各个学科渗透。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已走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熟阶段的发达国家,城市生态系统演变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学者们把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城市史研究,结合多学科知识与成果,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研究美国城市环境演变史,使城市发展研究获得新的特色和成果。  相似文献   

18.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由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组成的系统,数学模型在探讨生态系统内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建立并应用好草地生态系统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在本质上揭示系统内放牧家畜与草地牧草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草地生态系统中该数学模型建立及对模型求解的方法,详细讨论了该模型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特点。通过分析认为可以利用该模型来调控草地生态系统中载畜量与草地牧草产量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不同草地系统相应的数学模型,为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草地,精准地指导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基础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