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言迁移是一种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很普遍的现象(Ellis,1994,2006)。在学习外语前,语言学习者已经长时间的使用了母语,并且非常熟悉母语的各种语言规则,所以当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无意识地使用这些语言规则,因此,母语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本文旨在分析汉语作为母语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产生的负迁移影响,以及对于中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一、语言迁移在第二语习得领域,语言学家发现母语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影响。当学生将母语的语言规则套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时,语言迁移就出现了。语言迁移  相似文献   

2.
陈东霞 《考试周刊》2009,(5):122-123
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以高职高专学生为例,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句法负迁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克服母语句法负迁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汪晓婧 《考试周刊》2013,(78):88-89
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母语迁移理论,认为应该合理运用母语知识和母语思维促进其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浅析了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母语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正、负迁移均不能忽略,应当正确对待,要有效促进正迁移,抑制负迁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不仅能促进第二语言学习,还会对第二语言学习带来干扰,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核心问题,语言迁移分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基于此,对母语是否应该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以及何时恰当使用母语,怎样避开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负迁移等问题进行探究,同时得出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最为明显。本文就笔者任教中所发现的学生语音训练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探源,以期对英语语音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善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艳 《考试周刊》2011,(56):111-11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母语迁移研究逐渐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迁移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正迁移可以促进目的语的习得,而负迁移则会阻碍目的语的习得。文章主要就日语词汇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词汇学习中出现的误用现象,旨在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准确地习得目的语。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母语知识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探讨的重要问题。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其中颇具争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客观认识母语思维与迁移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进行的。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几个层面,论述了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负迁移,并提出了如何克服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负迁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思维和概念系统的角度,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面阐述了第二语言(英语)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母语(汉语)负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潘蓉蓉 《考试周刊》2011,(14):105-106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母语迁移现象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妨碍二语习得。大多数学者侧重于母语负迁移的研究,而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及文化等方面分析母语正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旨在强调母语正迁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面影响,以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李继宏 《文教资料》2006,(14):136-137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母语的负迁移表现层面:语音、词汇和语用,同时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进行的。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几个层面,论述了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负迁移,并提出了如何克服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负迁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语言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其中一个核心的方面就是母语迁移。“语言迁移”这一概念是美国语言学家Lado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性是指人们在学习掌握了母语系统后所获得的经验对学习英语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对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正迁移,即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第二语言口语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母语负迁移现象出现的类别和频率,从而为制定克服母语负迁移策略,提高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选取6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并分析了他们英语对话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发现,在第二语言口语中,母语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表达上。其中,语音的负迁移是造成中国式英语口语的最大原因。本研究对第二语言口语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术界较多地关注二语习得的语言负迁移现象,提出需要完整地把握二语习得的本质,对习得者第二语言与母语的语言通约和语言冲突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陈述性知识、基于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及其认知策略,旨在促进二语习得的母语正向迁移。  相似文献   

17.
张晓落 《考试周刊》2010,(50):96-97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母语知识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一直是众多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母语思维对于第二语言的作用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客观地认识母语思维,以及如何正确看待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作用,尤其是它的正迁移作用,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和学习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有助于加速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干扰阻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据此通过举例分析汉语语法知识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倡导教育者积极深入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要素,以便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语法规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外语学习者一旦形成相对稳定的习得语言的语音系统和语言习惯,就很难有效地予以纠正,即可能出现所谓的"语言石化"现象。语言学家胡壮麟认为,大部分的语音错误和母语直接相关,也正是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结构上的差异,从而产生了负迁移,而这种基于母语的负迁移而产生的错误往往具有顽固性,不容易纠正。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语言对比分析假说也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就是第一语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