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定中 《湖南教育》2014,(12):62-62
姜贻斌比我年轻十几岁,但我们认识几十年了,也算是老朋友了。他写的小说很多,不过我读过的却很少,啊,不只是他的小说,坦白地说,二十几年来,那些闹得遍地花开的长篇小说我都没读,大概因为我只爱在业余时间读点写点散文诗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了一些书。大多是让人看了心惊且凉的文字,幸亏我凑在这酷暑里看,也好降点温。要么就轮换着,看看暖一点的吧,就找出一册冯骥才的《乐神的摇篮》。呵,此书写于2003年,他笔下风光美景罕世绝伦的萨尔茨堡,配上不少照片,街道啊风景啊人文啊,和1989年我去那儿时看到的果然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3.
老师要减肥     
先睹为快:老师要减肥?好玩儿。故事里的伍老师真搞笑啊,都穿成蝙蝠侠了。大作者李化哥哥写得很幽默,也很流畅,我一口气读到底,都没有喘气。不过,我觉得,里面有一点不太符合实际吧?为什么鲁豆放学的时候,能钻进办公室?难道办公室是不锁门的?我想不会吧?——小读者:徐州市撷秀中学初一(12)班李萌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我们班的石潮。她长着一双大眼睛,黑黑的头发,笑起来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她长得非常漂亮。有一次,上课了老师没有进教室,她就像小老师一样领着我们读课文。同学们都听她的话,就开始读起来。你听,她读得多认真啊!我也跟着读起来。直到老师走进教室了,大家才停下来。还有一次,都快放学了老师还让我们写作业,要写完了才能回家。谁知写着写着,我的铅笔断了,急得我满头大汗。再看看有的同学写完作业正准备回家,我差chà点儿都要哭了。这时,石潮拿着铅笔走过来,对我说:“高兴宇,用我的吧。我已经写完了。”我说:“可是你要回家了,我还没有写…  相似文献   

5.
③油炸铅笔     
那天晚上,临睡前,我又写了明天的日记。在被窝里胡思乱想,太好玩了。妈妈不知读了今天那段没有……白天什么也没说,好像还没有读过。不过,今天早上,我倒是真被吓了一跳。事情竟照着昨晚写的样子发生了。说不定,那条蛇半夜里偷偷地读了日记。哈哈哈……那么,明天这段写点什么呢?有啦,写点妈妈的事情吧!妈妈读了,肯定会“哇”地惊叫起来。偷看别人的日记不对嘛!5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是阴天。只有天气会像日记里写的一样吧!如果妈妈读了,说不定晚上会油炸什么吧?不会做吧……想来想去,我想起了今天早上差一点就迟到的事…  相似文献   

6.
一 最亲爱的,我的上帝,我是多么的爱你啊!夜已经深,我把我的小故事(《变形记》)撂在了一边,为了它我已经两个晚上无所事事,而它已开始悄悄地生长成一篇较大的故事。交给你读,我怎么能这么做呢?即使在它完成之后恐怕也还不行吧?写得相当潦草,难以卒读。也许这不至于成为障碍,因为我至今确实不曾以美丽的书写惯坏你。即便如此,我仍然不愿把它寄给你读。我要朗读给你听。如果能给你念这个故事,该多好啊。不错,念给你听是美好的,同时必须握住你的手,因为这篇故事有点可怕。它叫《变形记》,会使你非常害怕,而你也许会为整个故事表示感谢,因为遗憾的是,每天通过我的信件都在使你感到害怕。……  相似文献   

7.
老歌歪唱     
《老天!救救我吧》原唱:陈晓春歪唱:猫猫老天会保佑我的,学习总会好的,我在梦中一切都有,然而现实啊常常是相反的,成绩好的学生很多,那我又算什么? 我在雨中流着泪水,反正分数啊,对我是奢侈的,心里太清楚了,其实我很刻苦的,奇怪学科里怎么会一次都没及格。老天,救救我吧,刚进高一啊,学习起来很痛苦,差生是很可怜的,如果没及格,人生是黑白的,老天,救救我吧,读了9年了,为什么还没及格过? 我这样的学生啊,就快要疯了,高分怎么还没来啊?  相似文献   

8.
喜欢读刘墉的文章。每次读,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写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那样贴近我的心。他写的每一件事,似乎自己都曾经历或遇见过;他写的每一种人,都令我似曾相识。虽然乍看之下,他写的话语平凡、朴实,可细细品味后却能令人震撼、令人深受启迪。我想,这就是他的书能如此畅销的缘故吧!今天在家闲着,无意中拿起一本刚买的《创造自己》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注意力不禁停留在了一篇文章上——《在压力下茁壮》。文中谈到压力,结合了许多事例,都是作者或他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其中的人物,他们都遇到了不同的压力。可是,他们在压…  相似文献   

9.
刘娟 《班主任》2013,(8):56-56
"刘老师,我最喜欢看您给我写的评语了,我能不能也给您写评语啊?"领成绩单那天,灵儿喜滋滋地跑到我跟前。我心想这孩子又耍什么新花样儿,就随口说道:"好啊,你写好了给我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课外阅读》2014,(10):62-63
<正>媒体来拍摄我的生活,会这样问我:"你平常一般干什么?""写东西啊。""好吧,那就拍你写东西吧。"于是,我就需要从事一件非常搞笑的工作:表演写作。这事我以前也干过。我小时候开始写作,周围亲戚和街坊邻居都知道蒋家出了个小作家,于是,每次串门的时候,都满脸期待和逗趣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11.
“作文不厌百回读,”我刚说完,就有同学问:“不对吧?应该是作文不厌百回改!”是啊,每篇优秀作文的诞生都要经过多次修改,可是有的同学除了能在字、词、句上加以简单的润色外,就不知道该怎样着手修改文章了。我想说,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在自斟自酌的基础上再读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品评,征求大家的意见,好作文就会出现了。有的同学立刻就叫开了:“怎样进行啊?”别急,我有几法可供参考:一、用感多读文章写好后,可以大声地把你的文章读给他人听,如果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那就先读给自己听、家人听。特别是初学写作者,更要多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  相似文献   

12.
“我希望不放假!”这是出自我内心的呼唤。为什么?看看我的可怕的一天吧!“徐旋,今天再写一篇作文。”爸爸笑嘻嘻地走过来下达“圣旨”。什么,又要写作文?唉,写都写腻味了。我揉了揉几乎僵硬的颈椎,立刻往沙发上一躺,似乎要酣然入梦了。爸爸强行拉起我,递给我几张稿纸,又是命令的口吻:“快去,不得少于600字。”我耷拉着脑袋,只得遵命。我绞尽脑汁地写啊写,终于写完了。我走到爸爸面前,把作文交给了他。“我可以玩了吧!”“不成,不成,作文还好,但算不上优,快点背好词好句。”我听了,全身木然,什么,又要背?唉,父…  相似文献   

13.
柳秋华 《教师博览》2004,(11):54-54
看到这次征的主题我心就凉了半截——网络啊网络.这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一个快50岁的人,没法再去凑这个热闹了.于是就坐在自家电脑前长吁短叹。读大学放暑假在家的女儿知道后开玩笑说:“妈,您要是不写才遗憾啊!把您了解网络的过程告诉大家.就行!您不是“菜乌”,差不多算个‘大虾’了。”“我听了会心一笑.好吧.那咱也紧跟一把形势.套用论坛俗语“顶”一回吧!  相似文献   

14.
听说有一位教美术的老师写了一篇题为《我不在乎他们画得像不像》的文章,我为他的境界所折服。阅读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诗中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孩子们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诗中写:“一颗,一颗”,我问:“一颗,一颗,落下来…  相似文献   

15.
徐永晨 《中国德育》2012,(18):64-65
今年春节,正在读高二的小伟来家看望我。寒暄几句后,便转入了我最关心的话题。我问:“小伟,这一年的个子真没少长啊!但我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会很不错吧!”  相似文献   

16.
石评梅老师常在课后把我叫到教员休息室去亲切和蔼地教导我。她说:“从你的作文里看到了你的遭遇,也看出你的性格和写作能力,好好写吧!”还说:“要想写好东西,就要做到‘三多’:多看、多读、多写。看,是看社会,看人生;读,是读书;写,是练笔,熟能生巧啊。”她还说:“你可以写你那个封建大家庭,但你更应该把视野扩大一些,多看看社会的各方面。这样,你就会明白的更多,也就不会光为你母亲和你自己的不幸遭遇流泪了!”这是多么语重心长的教导啊! 我还天真地问:“您和庐隐女士,还有冰心女士,都是我佩服的作家,可是,你们出书、发表文章,干嘛要在名字后头加上‘女士’两个字呢?”石老师没明白我问这话的意思,就说:“我们本来就是‘女士’嘛!”  相似文献   

17.
编读直通车     
小溪流杂志社的叔叔阿姨: 您们好!我的名字叫潘泠泠,今年13岁了,我在邵阳市城步县三中读初一。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当我从妈妈手中得到《小溪流》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一口气把所有的内容都看了一遍,真是大饱眼福啊。文章写得非常棒,插图也非常漂亮。我爱画画,信封里有一张卡通画就是我画的,就当是“见面礼”吧!礼轻情意重,希望你们能喜欢。对了,我还想向你们提些建  相似文献   

18.
张文华 《师道》2011,(5):11-13
晚上八点半,妻子打来电话,说:“喂,你在寝室啊?给你读点东西。咱女儿写的,你听听,看看听完什么感受。‘尊敬的N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在学校吃口香糖,我保证下次再也不吃了。从今以后再也不带零食到教室去。求求你了,求你原谅我吧。我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  相似文献   

19.
编读信笺     
第一次给编编写信and投稿好紧张好紧张啊!好吧,我知道对于雀安、木各格这些作者来说,我太渺小了,文字太稚嫩了,但我会加油的!另外,我的字实在写得不昨滴,还请编编们多多包涵……最后,永远支持你们……哦,还没完,为啥明知自己写得不好还投稿捏?唉…没稿费我哪来的钱去买“小博”啊…  相似文献   

20.
成长的烦恼     
关于理想,从小到大,我们写作文写“我的理想”都快要腻味了,却总是让我们念念不忘。我有很多表哥表姐,都已经工作了。前几天刚见到过他们,我跟着他们谈话。大表哥是博士后,我就问他:“哎,表哥,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啊?”表哥只是微笑,答:“别闹了。”好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