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是自为的,不是自在的。如果重视人与物的形式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就会以形式逻辑认识问题,把认识和实践的指向性作为标准划分主客体,笼统地把作为对象的人与物都当作客体。如果重视人与人的本质联系及其与物的本质区别,则会以哲学思维思考问题,把思想作为划分主客体的标准,把作为认识和实践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都看作是主体。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与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别。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目的是单向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不仅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也是价值追求对象的主体性,目的是双向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单项和强制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双向、交往和理解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对立和主客体对立的规律,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和谐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也不同于在师生主客体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建构师生主体间关系应该遵循自我确认、指导学习、研究性教学、人文关怀、独特共在和全面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也将是“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的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 ,人的主体实现和超越为特征的经济。创新教育既是这一时代要求的必然 ,也是教育的本质体现。现代德育是以“主体———发展性”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创造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过程 ,人的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道德主体的形成和实现是创新教育的归宿。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智慧的进步 ,都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进而改造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教育…  相似文献   

3.
论主体及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是改造和认识客体的活动者。主体是人。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它主要包括主体的"为我性"、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历史就是其追求和实现自身本质,展示其主体性的过程.教育必须考虑如何适应一定社会阶段的人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所追求的是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的统一,而个体自主与整体和谐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这在教育目的层面上看,要求的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和谐统一.而我们的教育目标始终存在并亟待解决的矛盾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与社会对人的功利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要尊重人性,回归童真世界;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揭示人社会科学动态发展、更新转换的源泉动力,是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是人社会科学的自我扬弃、社会实践的合理化发展及人社会科学认识主体创造,超越和批判能力的发展三相互影响,渗透、作用的共同结果。其中,自我扬弃是人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驱动力”,社会实践是人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对象和最本质基础,创造,超越和批判能力则是人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主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6.
论中青年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对其子女教育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即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自然的人并不等同于主体,因此,个人并不天然具备主体意识,而是只有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具备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理、自主性等一系列特性,才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对主体和主体性有能动作用,明确的主体意识是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是人对自身价值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与支持力量。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发展而诞生和增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总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也不同。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人文价值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体现,强调教育实践中人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拔尖人才;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自我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的统一;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的辩证关系,主张“心物合一”,始终保持人的主体性和超超性。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教育活动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互动.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阅读教学必然强调师生的阅读体验,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师生的发展,实现主体人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必须努力致力于追求三个“统一”: (一)个体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在普遍联系的世界中,以人为中心,构成“人一物”系统与“人—人”系统。前者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后者,人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统一就决定了人的价值具有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双重特性。作为主体,其价值实现表现为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对个体需要的满足与尊重,  相似文献   

10.
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人的主体性问题是现代哲学的中心课题,有人干脆认为现代哲学就是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现代哲学的这一倾向,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发展前途的认识和关注。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社会化趋势的加强,随着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在人的价值实现方面出现了精神价值模糊化、生命价值危机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融合的原则,灌输兼顾社会发展和个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明的进程表明,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批判思维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创造潜能发挥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主体性的发挥也是个性的发展。只有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幸福的追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幸福的追寻需要社会和教师共同努力。就社会而言:给“圣化”的教师形象“祛魅”,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期望;正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有助于职业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优化教师职场环境,保障职业生涯中的正当权益。就教师自身而言:克服职场病态,形成追求人生幸福的积极态度;完善自身心性素养,形成属于“我”的幸福尺度;领悟职业使命的真谛,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追求“自我实现”,体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追求,内在地包含着实现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是人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发展状况是判断社会公平实现程度最根本的也是最真实的标准。公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从人的发展的实现条件看,追求社会公平要基于现实,肯定起点和规则公平,而不能超越阶段。从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看,追求社会公平要坚持理想,尽可能实现结果的公平,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自觉层面在于超越文化模式,追求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觉悟、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发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逐步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两者是互为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主体性德育顺应了时代要求,坚持了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依据,并且指导着主体性德育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女性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女权运动和性别观念的进步而向前迈进的,追求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趋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思想成长经过了理想主义、黑格尔主义、"费尔巴哈派"、科学实践观形成四个不同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强调实践主体性,是指引中国青年思想成长实践的方向标。当代中国青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实践经验,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类型之一,应以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而不应单纯地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反思人的个性发展诉求及新时代主体发展的需求,并对职业教育本身超越性进行探讨之后,更应充分体现完整的主体性,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主体的最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就业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特点,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高校教学实践,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探讨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