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伟  王德清 《今日教育》2007,(7S):30-32
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素质。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难以预料的特殊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不同将会使教育教学效果大不一样。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这种所谓的教育机智在本质上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教学“即兴”.又叫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应变力。它是面对意外发生的情况.敏感地洞悉学生思维活力的势态,迅速作出恰当反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的教学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即兴”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高低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温寒江先生以一种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极其认真地组织领导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组织领导了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地追求一种完美理想的教育境界,特别是近30年来.他面对教育存在的问题.潜心于教育科学研究.为实现这一理想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当代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亦民 《南昌教育》2005,(8):20-20
郑黎明,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南昌大学附中教务处副主任。他十几年如一日,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5.
教学多年来.有一件事我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一年我接了一个班.担任班主任。班中有一个成绩一般的男生桀骜不驯.老是惹事。我多次批评教育他.还采用了讲道理、说好话、拉近乎等办法,但方法用尽了.还是没能转化他.每个老师提到他就头疼。一次刚上课.有学生告诉我,下课时.三年级的一个学生摔倒了.晓雨把他拉起来送到医务室包扎去了。学生刚说完,他就跑到了教室门口。我想到前一天.他在教室和一位女同学打架.我教育了他.他还不服气。  相似文献   

6.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不具备教育机智,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技能和技巧.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     
《福建教育》2011,(5):3-3
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在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成果.总结了自己四十余年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他善于吸取和总结前人和他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撰写了好几种教科书和内容丰富且对后世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理论著作。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希望     
希望卞永海,32岁,河东区津华高级中学历史一级教师.天津市历史教育学会会员、市高中历史教研中心组成员。他努力探索历史教学艺术.专业基础扎实.教法灵活.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层次、大容量、重视德育的教学风格。他撰写的论文《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八年前教小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里年度考核时排在全校第一名的总是一名仅有初中学历的年轻的代课教师.而且每年如此。大多数老师都以为他是运气好.向来不服输的我感到很纳闷:他一个初中毕业生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怎么会教得好学生呢?换言之,他根本不“懂”教育.对于教育他是一个“外行”。而我们这些“内行”为什么总比不赢他呢?于是我开始注意上了他。  相似文献   

10.
俄国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育看似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然而.每天对我们来说却都是全新的.不曾预演过的。面对教育中纵即逝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善于把握.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1.
陶兴模 《今日教育》2007,(9S):55-56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更多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关注后进生转化教育。事实上.优等生同样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群体,优等生教育是教育教学研究中不能忽略的话题。作为一位长期在名校从事实验班数学教学的专家.陶兴模老师将为我们呈现他的优生培养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优质教育=良好的基础+创新的能力.我国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双基”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继承数学双基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摆在广大数学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卫星老师的课例:高三复习课“抽象函数”,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他在教学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完整,基本技能的扎实训练.思想方法的总结提炼.又注重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形成了牢固的双基平台.他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他注意思维方法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变通.他关注困难学生,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他教学民主、开放,善于创设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他不断激励学生,感情真挚,使学生获得前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下面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2、“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1917年陶行知回国全身心投入实践。从知行合一到行知合一的完全转变决定了他从事民主教育的一生。在从事民主教育的三十个春秋中.他又丰富了“在做中学”.从而以“教学做合一”为切人点进而创立“生活教育”。回国伊始,连续两次演讲,第一次演讲阐明了中国的教育是:格物致知和试验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7日下午.由上海市“双名工程”名师培养基地和华师大出版社北京分社联合举办的“让我们一起直面教育现场——程红兵著作恳谈会”在上海市洋泾东校举行。程红兵从教三十年.身兼多职.多年植根于中国教育教学基层的经历和他的多种教育身份,使他得以从多重视角深入研究中国教育现象和教育历史,《直面教育现场》就是他观察和反思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教师爱岗敬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热爱工作.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着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热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失误和不足的宽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感到教育教学对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他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学生是他生命的给养,讲台是他生命的舞台,教学是他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邱学华老师是大家熟悉的小学数学教育专家,他研究和实践小学数学教育已有60多年。最近,他出版了一本新著《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指导书.也是一部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工具书.从中不但能学习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学习邱学华老师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据说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公开课.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麻雀.他便停下课.让学生都来捉麻雀.然后继续上课。昔日人们的评论仅停留在这位老教师的教学机智上.那么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他的教育行为.不能不赞叹他及时捕捉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独特与高妙了。  相似文献   

18.
臧艳 《吉林教育》2000,(3):43-43
积极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是保证实施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笔者曾经有这样调查:一个学生对某任科教师有不良情绪,波及到不愿听他的课。即使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效果也不错,但他也提不起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他的这科学习落下了。如果教育者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帮他解开心理迷惑,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因素,教学效果将是另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教学“登上”三尺讲台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气象,使课堂教学得到全而的改观。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不仅仅是作为教育教学手段,他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弟子三干.贤者七十二人.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一个班集体中不可能全都是优等生.也不可能全都是后进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以朋友的身份深入到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