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国、西汉时代的简帛古书陆续出土,其中既有与传世古书属于同一种古书的不同本子的,也有与传世古书并非一书但同出一源或材料互有袭用的.学者们利用相同或类似内容的对读,解决了不少出土和传世古书的问题.我们在平时阅读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笔记,现选择四则写出,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2.
古书一旦成为商品,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一切在市场上通常出现的现象也必然在书市上随之反映出来。书估利用古书作伪,这种恶习由来已久。他们为了牟利,利用刻印流传的古书造伪,或抽去重刊书序,或剜补改换,或伪钤藏书家印记,以巧取善价。这次编制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在对无锡市图书馆收藏的古籍普查过程中,碰到不少作伪的古书,给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今后整理古书,向历史科学研究者正确提供文献资料,现就自己在工作中所知所见的伪书,举例谈谈作伪的类型和各种手段。(1)增割牌记古书中刻印牌记,通常在书页的背面,也有在序跋后或凡例目录后。牌记是有关古书版刻的题记,它记载一部书何时、何地、何者所刻等出版事项,相当于现代书籍的版权页。古书在翻刻时常会保留原刻的牌记,不避翻刻时代的讳,而保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古书编目中要著录一书的版本,它是著录一部书的版本情况记录,是表示一部书的制造和出版情况的。要准确地反映一部书的版本特征,以便于读者区别图书和了解图书。有许多古书,往往因版本不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而使用价值也就有所不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读者往往需要参考特定的版本。如著名的《水经注》、《齐民要术》、《农政垒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古代科技书,都有不同的版本。在目录中记载版本,不仅可以区别不同的版本,而且可以满足读者对特定版本的需求。版本的特征主要从出版年、出版地、出版者和版本类别的异同来区分。因而,版本  相似文献   

4.
古书的书名     
今天,人们写作,一般的情况是先立一名,然后再动笔。而过去古人著书却不是这样,不管是叙事、说理,还是抒情,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往往不是先立一名,再写作。古书中有的没有书名,有的是书成之后才有书名的,有的是后人命名的,有的书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中对于图书的著录,或以“篇”计,或以“卷”称,而当时图书的书写材料又简策缣帛并用,所以很长一个时期里不少人认为《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是指简策书籍,“卷”是指缣帛书籍。例如,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一中说:“帛之为书,便于舒卷,故一书谓之几卷。凡古书,以一篇作一卷。(《汉书艺文志》有称若干篇者,竹也;有称若干卷者,帛也。)”这种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整理出版古书旧籍时,选择版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版本选择得好,则所整理的书的底子好,书的质量也就有了好的基础,这样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版本选择不善,则所整理的书的底子差,即使通过一些努力,书的质量也不会好。由此可见,整理出版古书旧籍时,选择版本是何等重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兹以《儿女英雄传》为例,试作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7.
《古书疑义举例》是俞樾的“小学”名著,他在《自序》中指出,由于语言变迁、文字演变,使得“古书疑义所以日滋”,而他写作此书是要“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据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P1。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由此可见,《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阅读先秦古籍的入门书,“举例”不是“举出例证”,  相似文献   

8.
元代政府机关很重视刻书事业,中央机关刻书者有兴文署、艺文监(包括艺林库、广成局)、太医院等.地方的各路、府、州、郡县儒学和书院也大量刊刻古书.由于官家倡导刻书在先,故私家、书坊刻书也随之风行全国,使刻书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元代湖南的雕版印书事业,一承两宋遗风,二仰中央倡导,时间虽只九十余年,仍刊刻了一批古书.留存于今者有茶陵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增补六臣注文选》六十卷、《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尹文子》二卷、《说苑》二十卷.清泉(衡阳)刘祥卿刻本《新编孔子家语章句》十卷.  相似文献   

9.
《古书疑义举例》是俞樾的"小学"名著,他在《自序》中指出,由于语言变迁、文字演变,使得"古书疑义所以日滋",而他写作此书是要"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据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P1.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由此可见,《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阅读先秦古籍的入门书,"举例"不是"举出例证",而是"发凡言例",俞樾在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层面提炼、总结古籍中的语言文字规律,想要为学者阅读古书、考证疑难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先人留下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后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多数中青年阅读古书,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即使那些具有一定古汉语功底的注译古书者,也经常在注译中出现一些错误。如老木先生批评的全译本《资治通鉴》中,将秦人不讲礼貌的表现“抱哺其子,与公并居”,译为“儿媳抱着怀中吃奶的婴儿,就与公爹姘居鬼混。”译者把“并居”理解为与“姘居”一个意思。由此可见,如不把古书中文字的字义彻底弄懂,一字之差,就会谬之千里,闹出鲁鱼帝虎的笑话,而且还将贻误他人。 为了帮助广大中青年读者阅读古书,河南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年逾90的古汉语专家于安澜先生撰写的,王力先生生前为之题名的《古书文字易解》一书,奉献给广大读者一把阅读古书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对于封面设计,我的确是个门外汉,这决不是自谦之辞。由我来谈封面设计,纯粹是班门弄斧。好在从事出版工作二十多年,过眼的图书不计其数;与诸多名人雅士、硕儒方家的往来,更是眼界大开,什么古书、洋书,什么孤本、善本、抄本、珍本,什么简册、卷轴、册页,什么包背装、线装,什么明版、宋版看过了一些,增长了不少见识,无形中对书的感觉多了些趣味,也有了些不知是好是坏的怪癖:书不论内容如何,封面必须有味儿;封面富有书卷气、能打动人才行。  相似文献   

12.
局本     
《津图学刊》2004,(3):60-60
局本指清代各省官书局所刻印的书本。清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之后,以曾国藩创立的江南官书局为起端,先后有淮南书局、苏州书局、浙江书局、崇文书局、思贤书局、江西书局、存古书局、皇华书局、福州书局、广雅书局、云南书局、山西官书局等相继建立。这些官书局是清代以前历朝所没有的。在晚清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些官书局刻印过不少书,还联合刻印过一些书,如五局合刻《二十四史》等。有些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像浙江官书局校刻的《二十二子》,金陵书局张文虎校刻的《史记》,就都很有名。局本  相似文献   

13.
整理古籍的第一关是标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处理古籍的工作,有些不在“整理”的范围之内。比如影印善本,根本不触动原书;又比如专书研究和现代文翻译,已经离开原书,另成著作。严格意义的“整理”只包括三种工作:标点,校勘,注释。从前,一部书可以有校勘,有注释,可是刻印的时候不加句读。现在相反,重印古书,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校勘或新注,可是标点是非有  相似文献   

14.
旧书情结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合时宜。在现代出版日新月异,好书迭现、新书如潮的新世纪之年,不喜新书,仍恋旧版,不是有些不可思议么?但自己的癖好就是这么怪。多年来,一直喜欢翻旧书,买旧书,呵护备至地收藏旧书。我所说的旧书,不单是甚至主要不是指文物意义上的古版书。喜好并收藏古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深的目录学和版本学造诣,二是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两个条件我都不具备,因此对古书虽喜爱,版本知识也略知一二,但从未奢望收藏,兴趣的重心仍多在近现代书刊的旧版上。我6岁上学,略识之余便与旧书有了难解之缘。记…  相似文献   

15.
“我写《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我是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动笔的。我的书话比较接近于加在古书后边的题跋。……中国古书加写的题跋本来不长,大都是含有专业知识的随笔或杂记。”这是唐弢先生《晦庵书话》“序”中的一段文字,它概括说明了唐弢先生所作书话的渊源、写法、特点和性质,可以认为是唐弢先生书话写作实践的一个经验自白。唐弢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杂文家和现代文学史家,也是书话作为散文之一体的最早实践者之一。他写的书话文笔简约,知识性强,既富有见解,又新颖别致,代表着当今书话写作潮流中典雅派的风格。并且,由于《晦庵书话》的写作具有深刻的学术和文  相似文献   

16.
我以为,影印古书应该以严肃慎重、对读者负责的态度,选用善本,至少是讹误不多的版本,书前加上出版说明、内容评介之类,书后最好能附以力所能及的校注。这不能算是苛求,这是广大读者对出版界最起码的希望。而有些省、市的“古籍书店”这几年影印了一批古书,却缺乏这种负责精神。他们只是把一些估计销量较大的古书,原原本本影印出来,一发了事。不但无一字校注,而且连一个字的说明也没有,只有本书店的大名和比较昂贵的定价明标无误。笔者案头就有一本某古籍书店影印的《绘图千家诗注释》。本来,《千家诗》的校正新排新注本已经出过好多种,这个影印本只有“绘图”这一点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深化对博物馆的冲击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博物馆的挑战也越来越猛。博物馆应该怎么办,不少人在思考、探索,也有不少单位在尝试、寻求。在探索和尝试中似乎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困惑之中,怯步不前,晕头转向,也还有一种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的甚至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宋时著作对《世本》存佚情况彼此互异的记载,并选取典型的宋代古书引文为例,将之与相关资料比勘考证,论述了《世本》一书在宋代流传的复杂情况。认为直至南宋末年,《世本》仍然流传于世,但宋代各传本之间存在大量异文,且有经过窜乱的痕迹。宋以后已无《世本》仍然存世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姓觿》一书所引《世本》并非来自刘向校订、宋衷等作注的《世本》,而极可能是据书名中有"世本"二字的姓氏类古籍征引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评论》刊出了不少设计得很好的书装封面,尤其是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 “中国图书奖”历届获奖书的封面,多有佳作。当然,也有一些不能算是好的书装封面一这里的“好”与“不能算好”之间,反映了当今书装设计中的一种较为普便的倾向,而且集中反映在一个争议多年的焦  相似文献   

20.
《出三藏记集》是一部版本目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僧祐《出三藏记集》著录了20多种佛经版本,考证了古书版本的源流,找出了同书异本中的善本,又鉴定了佛经的伪本。它不仅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版本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