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新闻界》捎来特别的鼓励编辑同志:不久前,我意外地收到一份四川省的《新闻界》杂志,我并没有订阅,怎么回事呢?按图索骥,一个电话追问到《新闻界》编辑部,回答说:“涪陵日报社为部分通讯员订的。”写新闻两年多来,我偶有“豆腐干”贴在“报屁股”;虽涉足过消息...  相似文献   

2.
心情驿站     
《今传媒》2004,(6)
新与正确年青人的第一本书出版了,他在朋友面前吹嘘:“你看过我的书吗?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有许多新的和正确的见解!”“我看过了,”朋友告诉他,“而且对于这本书,我和你有同感。只是非常遗憾,这本书里的见解,凡是新的都不正确,凡是正确的都不新!”    如此解释丈夫在报纸广告上看见有一种价廉物美的自行车,便到商店求购。售货员推出一辆没有座凳的自行车,丈夫一看说:“咦,这是怎么回事?这辆车连座凳也没有?”“便宜货就是这样的,先生。”售货员说。“可你的广告上明明是有座凳的呀!”“广告上还有一位漂亮小姐,难道我们连她也一起给你吗?”订刊物该订下一年刊物了,宣传干事去找领导商量:“北京有个大型文艺刊物不错,大家都要求订《十月》。”领导头一摇,说:“要么订一年,要么订半年,哪有订十个月的!”干事欲说又止,怕领导下不了台,急忙岔开话题:“《八小时以外》也能订了。”领导一听更生气了;“八小时以外,人家邮局早下班了,你去订个屁呀!赶快在八小时以内去订!”局部地区一位老太太不识字,但喜欢听收音机,气象预报每天必听。一天吃饭时问家人:“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知道局部地区在什么地方?那儿差不多天天有雨。”独家报道一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  相似文献   

3.
快人快语的徐滔很容易让人以为她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是她说:“我其实心很细,很敏感。”法律往往代表客观与严肃,那徐滔能否在正襟危坐的凛然下隐藏好这份不露声色的细腻呢?“那肯定要保持客观啊,这是一个政法记者的天职。”徐滔没有半点犹豫。  相似文献   

4.
喂,汽车!     
一天清晨,我正做着大梦,迷糊之中接到一个电话,我最讨厌有人在我睡觉时给我打电话。电话里有人问:“桑塔纳小汽车卖多少钱一辆?”我就没好气地说:“我没有桑塔纳,只有一辆自行车,飞鸽牌的。而且也没有打算卖.你如果不是和我开玩笑,那么你肯定是打错电话了。”那人报出电话号码。没错,正是我家的电话号码,我这一次平静地说:“这里是私人住宅,你肯定是弄错了。”  相似文献   

5.
钥匙     
赵锐 《出版参考》2004,(5):32-32
对于一位已经失去记忆的老人,年龄难道还有什么意义?夏天的一个傍晚,她唤住了我。她笑眯眯地向我招手,让人无法拒绝。蹲在她膝边,握住她的双手,我第一次与她说话。我说:“你好!”她似乎没有听见,只专注地盯着我的颈项,说:“钥匙。”  相似文献   

6.
连续三年被河南省军区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的新密市人武部,问其成功的秘诀时,报道组的同志深有感慨地说:“因为有部领导的关心支持。”现选几个事例佐证。周部长“订刊”今年征订报刊工作开始了,政工科负责同志将全部征订报刊的计划呈给部长周海立审批。周部长审阅到报道组订刊一栏时,发现原计划征订的《资料卡片》《新闻与写作》被划掉时,就语重心长地说:“搞新闻报道,没有学习资料不行,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技能,才能写出精品,这两份杂志不能减。”原来,政工科在拟订订刊计划时,考虑到报道组已订了10份报刊,故…  相似文献   

7.
这幅新闻漫画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巧妙构思.也没有独出心裁的比喻.画面似乎看起来十分平淡.然而却寓意着深刻的内容:一辆挖土车正在捣毁一座旧式住宅.从尚未拆掉的标牌上看.这是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此画的点睛之处.在于两句对话,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正指着牌子制止拆毁.说:“你看看这标志!”乱拆者答:“我没文化,不识字.只管拆!”这一对话。不仅表现了正确与错误的交锋,  相似文献   

8.
一位女粉丝曾打电话到马英九家,催马英九赶快离婚。马英九更换了电话号码,她又把电话打到竞选总部,并威胁马的助手说:“如果你再不让马英九接我的电话,等我跟他结婚后,第一个开除你!”  相似文献   

9.
汇款诈骗     
昨天我去我的朋友知子女士家,见她家电话旁竟贴了张“谨防电话诈骗”,我说,不至于吧,自己提醒自己?结果她说,她丈夫已经上当汇过30万日元给人了,说是接到电话称孩子撞了人家车,急的。  相似文献   

10.
何林宗 《中国档案》2004,(12):50-51
今晚参加合唱训练回单位时,已经快11:00点了吧?刚才打电话回去,爱人说女儿雨竹已经睡着了。五岁的雨竹昨天在电话里骂我是“小头爸爸”,她妈妈哄她说我每天很晚回去,很早就走了。听说她还真像“大头儿子”一样,每天给我写了封信呢!……明天中午再加两小时的班,历史档案著录工作应该可以完成了,晚上是该回家一趟了……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某市档案局行政执法人员到乡镇信用社检查档案工作时,被营业室工作人员一句“对不起,请出示执法证!”挡在了门外。当时,档案局同志不觉一愣,半晌,才说道:“糟糕!忘带了。”身旁陪同检查的乡镇干部忙说:“我可以保证,他们肯定是档案局的领导。让他们检查,出了问题我负责。”“不行,没有执法证,不能人室检查。”回答斩钉截铁。有人灵机一动,给信用社上级主管部门——信用联社分管主任打通了电话,希望他给疏通疏通。不料,主任听完情况,为难地说:“非常抱歉!营业室人员是在按规定办事,不仅是我,任何人都无法疏通。请带上执法证,我们随时欢迎检查。”最后,档案局同志还是被挡在了门外。  相似文献   

12.
住在布达佩斯,我常被当做印第安人或秘鲁人,一是因为我留了一头长发且皮肤棕暗,二是因为在当地有一支打游击的秘鲁乐队,他们总身穿印第安土著的服饰,在街头又吹又唱并像跳大绳似的蹦跳。有一次我去国王大街的药店买药,一位中年女药剂师上下左右地打量我一番,然后问我:“您是唱歌的吧?”我怔了一下,不知这话从何说起,虽然我出国前在音乐学院读过书,但也没唱过歌,即使唱过她也不可能知道啊!我纳闷地反问:“怎么呢?”对方满脸堆笑地告我:“我女儿喜欢听你们演唱,还买过一张CD呢!”我突然明白,她把我当成了街头艺人,但既不愿意被人误认,也不想说“不是”扫她的兴,于是客观地回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愉快的人呢?” 智者看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爸感叹说,世博会给了上海人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我爸有位老友,携老伴带孙子来看世博,下了火车死活要订宾馆不肯来我们家住。幸好我爸老当益壮,一手拖人一手拉行李把他们请了回来。一进门,他们就惊讶地说:“哎呀,现在上海人住得比当年好多了!”他们对上海小老百姓的住房印象还停留在2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7,(5)
《小哥白尼》:小朋友喜欢你文/军文“我要爸爸给我订《小哥白尼》。”这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我爱看《小哥白尼》,她上面有课堂上没有学过的好多知识。”这是一位初中二年级学生读后的感觉。显然,该刊的吸引力起码覆盖了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年龄层次。笔者...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访问了江苏省宜兴县报社,从所见所闻中感到,这张县报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可称是全国70多份县报中的佼佼者。《宜兴报》是一张八开小报,每期四版,每周三期,发行四万份,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县平均每25人一份,每平方公里24份。而且,百分之七十是自费订报。甚至出现了订《宜兴报》要搭订其他报纸的情况——把它当成了一种“紧俏物资”。我向一位原不相识的张泽乡读者方伯寅问及对《宜兴报》的评价,他脱口而出:“我们欢迎,四个  相似文献   

17.
电话寻找“死刑犯” 2003年3月17日上午,一位史先生向本报打来电话说,他有一个朋友杀了人被判处死刑,临死前这个朋友有一个想法,想把自己的肾捐献给社会,并请求受捐治好其妻子腿上的肉瘤。史先生留下一个电话号码。“死刑犯”捐肾救妻,此事有些蹊跷,记当即拨通史先生留下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女性,她说没有史先生这个人,更不知道什么“死刑犯”欲捐肾救爱妻的感人事情。正当记失望地准备挂断电话时,电话中忽然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喂,你好,我是这家酒楼经理,您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8.
给元元打第三次电话的时候,她说:“你现在来吧,不然一会儿我又得去干别的了。”我说:“行。”按照房间号找过去,伸头一看又退了回来。里边布着景支着灯,分明是“第七日”的演播室。左顾右盼之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才发现在演播室的一个角落里,孤零零地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元元正在打电话。谈话自然从这间办公室开始,元元说:“我经常要写稿子,在大办公室里静不下心,干脆把自己搬到这儿来了。”她环顾四周,接着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我很满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主持人”1993年秋天,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怀着一个很单纯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订婚的细节,他和她先是争执不下,继而演变成各持己见,相互指责,最后吵到脸红脖子粗。盛怒中,她跳脚喊道:“算了,干脆不要订了!”他也不甘示弱:“不订就不订!”扔下狠话之后两人各自带着一肚子气回了家。  相似文献   

20.
按程序办     
聂小茜是个嘘寒问暧的有心人,毕业多年还会隔三差五地和大家保持电话联系。“你最近怎么样呀?”我说“很好,怀孕了”,她问“几个月了”,我说“2个月”,她说:“小心先兆流产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