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庄红娣 《考试周刊》2013,(13):146-147
近年来,研究型学习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研究型学习则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笔者从初三化学实验着手.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开放演示实验,大胆地把课堂演示实验让予学生。激发他们的情,调动他们的思,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在学生实验课上渗透探究性教学。如:设计一个用两种固体加热制取一种密度比空气轻的.易溶于水的气体的装置:思考改进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从而更严密、科学地证实此反应中有水生成;  相似文献   

2.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备与性质检测实验.文中基于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氧气制取与性质实验”的分析,发现其存在四个问题,设计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测一体化实验装置,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实验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演示实验在化学课上运用得很多,是直观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若干种物质的工业制法原理。化学演示实验,一般在讲授新教材时进行,在实际运用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先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然后加以分析、综合、推论而得出结论。例如阐述水的组成时,可以先演示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实验,使学生初步知道组成水的成分是哪几种元素,再演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观察这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多少,从体积比进行分析推算,求得其重量之比是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简易的器材设计一套水的电解与水的合成改良型环保电解装置,这一实验装置价格低廉,除了可在3分钟内将水电解成体积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之外,还可将电解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集中到同一支电解管中经混合后再引燃化合成水,使水的电解实验更环保,实验更为完整、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5.
创新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探究式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验设计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改进课堂演示实验、优化学生分组实验、重视学生实验课的准备和组织指导,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活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的方法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这是电解原理的重要应用之一。做好实验,讲清原理则是学好这一内容的关键。首先,将教材要求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演示实验装置改进如下图: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已经几次改编,但第一章第二节书中编排的4个演示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内容基本没有变。学生分组实验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中,试验氧气的性质,学生也要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做成功了,对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初三学生,很能激发学习兴趣。但学生实验不易百分之百的成功,有些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也没有把握。本人根据多年从教实践所得,谈以下几点操作。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适当补充和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研究性小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策划,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适当补充和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研究性小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策划,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1教师应有目标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些教师演示实验善于“唱独角戏”,教师演,学生看。实际上,演示实验是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一种实验方式。如果教师能挖掘实验素材,针对实验的每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和回忆,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新的制气装置,实验时设计如下问题:①初中已学过哪些制气装置?实验室用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能否用上述装置?②制取氯气时如何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如何装入药品?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启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化学实验设计中,将已有的化学实验按照一些共同特征或功能进行合理组合,密闭在一起,使其具有某种新的功能,是对原有化学实验的一种创新。如果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这种策略进行实验设计和演示,会对学生智慧的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跟水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经过多次演示,实验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12.
启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化学实验设计中,将已有的化学实验按照一些共同特征或功能进行合理组合,密闭在一起,使其具有某种新的功能,是对原有化学实验的一种创新.如果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这种策略进行实验设计和演示,会对学生智慧的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跟水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经过多次演示,实验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13.
启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化学实验设计中,将已有的化学实验按照一些共同特征或功能进行合理组合,密闭在一起,使其具有某种新的功能,是对原有化学实验的一种创新.如果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这种策略进行实验设计和演示,会对学生智慧的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跟水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经过多次演示,实验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14.
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实验,可以把学生引导到探索的情景当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通过改进演示实验装置,有利于帮助学生打破迷信学术权威思想,培养大胆创新精神。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创新打实了基础。开展小科研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性心理品质和创造实践能力;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探索自然、研究问题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个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教版实验 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方案的不足,运用变化发明法改进实验教学,使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更加准确。此改进方案绿色化、生活化,有利于激发教师改进课本经典实验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1.在演示实验中设立情境,通过新颖的现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喜欢创新、注意创新。创新意识的形成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心开始的。首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要通过教育工作者认真设计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铝…  相似文献   

17.
欧阳文 《考试周刊》2011,(17):177-177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演示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实验教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实验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笔者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对教材实验拓展延伸,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效果,使实验操作更简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过程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电路分析课程由于涵盖的知识信息量大、学时数少,理论分析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计算机仿真演示虽能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使抽象知识点变得直观,但不及实物演示给人印象深刻。为了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利用笔记本电脑、NI myDAQ、面包板设计了4个演示实验,分别是"元器件外特性测试实验""直流电源实验""温度测试实验"和"数模转换实验"。详细介绍了演示实验的设计要求、设计思路以及每个演示实验的具体实现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现方案和实验结果。将其应用于电路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加深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员的上课积极性,培养其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氧化氮的制取和收集方法。2.使学生理解NO、NO2、HNO3的物理、化学性质。3.以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实验创新1.利用压强原理用特殊装置制备纯净的NO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