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藏书楼从明代至清末民初,不下几十家,但各家藏书,都已陆续流散,其能抱残守缺,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要算是“南州书楼”。然对该书楼的命运如何?我国图书馆学专家杜定友先生早在1948年已有预言:“私人藏书,不出三  相似文献   

2.
伦明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藏书处所称为"续书楼".笔者从藏书来源、藏书管理和藏书去向三个方面梳理"续书楼"的发展源流,指出其藏书不仅能供伦明读书治学以自用,同时还能惠及友人并泽被后世,希望能为晚清民国时期私家藏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三线藏书”是近来在藏书组织问题上出现的一种新观点,即在安排主书库藏书时,完全以藏书的利用率为依据,依次安排藏书的远近位置,以方便读者和图书流通人员。80年代以来各馆的年进书量增长了几倍、几十倍,书库面积需要大大增加,其中大部分图书馆建起了新图书楼,建造的书库有的达到七层、八层还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藏书布局的研究要求我们解决新的问题,“三线藏书”正是这方面的一种反映。其次,我们应该明确,“三线藏书”的观点是针对基本书库中的藏书组织问题,而  相似文献   

4.
骆伟 《图书馆论坛》2007,27(6):220-225
香港赖氏学海书楼,自创办至今,长期坚持公开阅览和举办国学讲座垂八十余年,这在我国私人藏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文章从举办国学讲座的意义和历程、内容、特点等几个方面予以阐述,目的是弘扬国粹,表彰书楼。  相似文献   

5.
"五级藏书制"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概念划分的逻辑性和藏书建设实践的可行性出发,对“五级藏书制”提出异议。并根据高校实际,提出建立“四级藏书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从曲阜藏书家中遴选出其业绩卓著者,对其藏书事迹及藏书流传情况进行了考证,尤其对曲阜藏书楼做了较为严谨的考述.为研究藏书史、藏书建筑乃至文化史等,提供某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藏书,渊源甚久。诸暨古为绍兴府八县之一,人文荟萃,素有私家藏书之风,古代书楼众多,书家辈出。文章论及了诸暨古代部分藏书楼及藏书家概况。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之发展肇始于公共图书馆的出现,而始建于1916年的诸暨图书馆,为诸暨有公共图书馆之始。  相似文献   

8.
袁逸 《津图学刊》2002,(4):40-43
本文考证了乾隆对天一阁藏书楼由无知到知悉到赏识到极力推崇的认知过程,分析了天一阁得以独享恩宠的原因,及天一阁典范意义对后世藏书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藏书家的“排行榜”摘自《书与人》1996年第1期徐雁1995年9月下旬,风尘仆仆的赶到南京来的北京“信吾是斋”藏书主人田涛,是北京城里首屈一指的藏书家。与我们共和国同龄的田涛先生,久有“江北藏书第一人”之称。他所收藏的古籍已多达5万余册,其中...  相似文献   

10.
我的藏书与读书周熠南阳市评选民间十大藏书家,我能列其中,可谓诚惶诚恐,又欣慰无比。我知道,真正的大藏书家,不仅藏书万卷,珍本秘本孤本价值连城,而且,学识过人,文化人格也高尚。像天一阁藏书楼楼主范钦,就堪称中国古代藏书家的翘楚。我冠其名,实大愧焉。然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从“室名”角度探索独特的海源阁藏书文化。海源阁藏书文化历经五代蓄积,其“室名”有十二个,这些名称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或显其旨趣爱好,或含其学术思想,或括其遗风厚俗……无不有典有故。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李调元的“万卷楼”藏书始末、藏书类型和藏管理,以及利用藏书著书立说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倪传基(1873—1958),字偆如,一字春墅。宁波籍著名藏书家,其事迹长期湮没无闻。20世纪50年代初期,倪氏藏书被没收后流入市场,倪传基又重新将其购回并捐赠国家,极具悲喜剧色彩。因黄裳及《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之记载,倪传基长期被写作“倪春如”。上海图书馆藏有1924年培德堂木活字本《镇海西管乡后倪倪氏宗谱》,其家世生平因此得以明了。其宗谱内所载《镇海倪氏宝墨书楼记》可初步揭示倪氏藏书之概况,学界从未道及,亦附载于文末。  相似文献   

14.
有清末季,在我国私人藏书四大家之中,以瞿杨两家藏书较为精善丰富,故前人常以“南瞿北杨”并称。两家所藏虽皆为江南遗籍,但购书杨氏远及四方,瞿代则囿于乡邦;瞿氏藏书讲究“精”,而杨氏则讲究“博”;两家书目又各呈特色,互有短长。于书之利用瞿氏重在“活”,杨氏则失之“守”。“南瞿北杨”作为我国南北藏书文化的代表,固然有不少差异,但又可“互补”,他们共同为保留、传播、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钦点天下第一楼——乾隆与天一阁独特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证了乾隆对天一阁藏书楼由无知到知悉到赏识到极力推崇的认知过程 ,分析了天一阁得以独享恩宠的原因 ,及天一阁典范意义对后世藏书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运畴先生1956年到郑州大学,建设图书馆的艰巨任务落到了先生的肩上。为了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高等学府,孙先生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配合教学和科研”的方针,因此,他非常重视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郑州大学购入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线装书,在理科方面先生特别强调图书馆应大力收藏外文期刊和一些新型资料如科技报告等。到20世纪80年代初孙先生离开郑州大学时,图书馆藏书已经达100万册,其中外文书刊占16万册,先生亲眼目睹了郑州大学图书馆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 湖南大学图书馆,源溯宋代岳麓书院御书楼,历史已逾千年。今天,一幢藏书130万册、16000平方米的新馆舍耸立在岳麓山下。“层楼拔地入林梢,展锦绣千函”,既是校园内外几代学人遨游书海、探求新知的宝地,又是风景区内一处游人驻足的景观。本文所记述的就是这座图书馆的现任馆长张白影同志。  相似文献   

18.
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漫笔》系列之十一,收录“教师数据库”、“两种同义词词典的结构和功能”、“关于书次号的标准化”、“文献去重”、“我的藏书的排架号”等5篇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19.
"藏书"刍议     
藏书这一词语已经面临着现代科技的挑战和管理实践的检验。我们如果仍囿于固有的藏书概念,则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尽管有价值的藏书对于保存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其无可非议的重要作用,但不合理的藏书却极易导致误入歧途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若误用或滥用传统的藏书词语去牵强附会地解释现代图书馆中的许多特殊现象或随意构成某些固定词组,则不够妥当。因此,笔者乃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分析藏书词语的局限性,并尝试更新传统的“藏书”概念,从而达到符合现代社会中知识或信息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05,24(11):89-90
这是全祖望去世百余年之后,叶昌炽为其双韭山房所咏藏书纪事诗,二十八个字道出了全氏“为书辛苦为书忙”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