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顺应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语境、语言、认知和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外语教学的认知交际法确认语言的认知属性和交际属性.本文旨在诠释认知交际法的语用学理论依据,并依此来指导外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翻译法只强调语言能力,却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法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语言能力的生成。而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外语教学中,将翻译法和交际法有机结合是实现外语教学总体目标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认知法和交际法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现将以这两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为视角,以它们的应用的原则和方法为主线对外语教学法中的认知法和交际法进行与反思,有助于外语教学工作者对外语教学法的本质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交际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是在交际教学环境下,存在对交际教学法错误认识,片面强调语言的意义和交际功能,而忽视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培养的现象.在分析交际能力、语言能力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关语言能力培养的认识和研究,认为交际教学环境下,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外语教学仍须特别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发展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最终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燕敏 《科教文汇》2007,(11Z):84-84,86
相对于语言交际而言,通过非语言手段传情达意是更古老、更简便的交际形式。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对交际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非语言交际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忽视语法教学使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误区,如不教授语音、语法等属于语言能力的内容,过分强调口语学习,忽视书面交际,“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过于形式化等。语法翻译法克服了交际法的局限性,坚持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地位。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语言交际而言,通过非语言手段传情达意是更古老、更简便的交际形式。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对交际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非语言交际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何慧燕 《科教文汇》2008,(24):75-75
交际教学法作为流行于世界的外语教学理论,在于它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外语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在于它始终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本文以高职日语口语教学为例,根据交际教学法的特点、目的和实施原则,探讨如何在日语口语课堂中实施交际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语言交际而言,通过非语言手段传情达意是更古老、更简便的交际形式.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对交际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非语言交际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宁悦彤 《科教文汇》2007,(1X):83-83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功能。在外语教学中贯彻交际性教学原则就是由语言的交际性本质决定的。本文主要从语言的交际工具性的角度来探讨在外语教学中贯彻交际性教学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副语言作为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副语言的文化移入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功能.在外语教学中贯彻交际性教学原则就是由语言的交际性本质决定的.本文主要从语言的交际工具性的角度来探讨在外语教学中贯彻交际性教学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策略正是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服务的。主要将要对涉及交际策略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以简单的交代。讨论将从交际策略的定义入手;其次,通过对交际策略的定义的分析,将论述交际策略的特征,即与语言使用其他方面的区别,并会详细论述交际策略的类型;最后,会以交际策略对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的作用作为本文的结尾。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应当以文化为基础,从根本上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谈起,首先探讨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指出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郭崇 《科教文汇》2012,(19):135-136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明确将"文化兴国"方针提上日程,并且如今外语教学也迎来了新的转型期,培养目标从对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因而外语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将文化教学导入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从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需要、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石萌萌 《今日科苑》2010,(6):253-253,254
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中。本文将以交际法语言教学设计为载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更为有效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交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姚姗姗 《科教文汇》2008,(30):113-113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丰富教学途径、提升教师素质、鼓励学生、优化教学环境等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外语能力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语言本身,更要学会如何运用所学语言与人交流.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有效的交际。但是当令外语教学由于对跨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语言学习者没有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导致交际障碍、交际失误等现象屡屡发生。主要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健 《中国科技信息》2009,(22):268-269
全文以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基点,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结合文化导入的原则,探讨了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并指出将深厚的文化贯穿在实际语言教学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