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大量的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学生的一问一答。他们永远是老师导演的“教案剧”中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或“听众”。试想,这样的课堂又怎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呢?更不用说去  相似文献   

2.
陆亚华 《学苑教育》2012,(18):85-85
一、转变思想观念,诱发创造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的积累过程。这样就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固守“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这种单一教学方式,教师只要在整个过程中及时的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并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避免死读书。对此,笔者在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有以下收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校的邓小平理论课在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下 ,努力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 ,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代之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试图使学生在学习邓小平理论过程中能够把听、读、看、说、写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 ,以切实达到“三进”的目的。一、“听”———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老师讲、学生听 ,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 ,教学的实际效果说明 ,现在的…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6.
《自然》教材和新课程中的《科学》教材中都有《水》这一课。同样的内容,但是反映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就不同。在自然课中《水》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教学观念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通过书上的图或学生带来的图片材料,按图示“看一看”、“比一比”。然后老师费尽心思地讲解什么是液体,什么是固体。对学生的要求是背会相关概念。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也是照书上的图“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最后得出结论:“水是没有颜色、…  相似文献   

7.
王巧然 《成才之路》2009,(15):84-84
一、有利于学生由“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发展学生这个主体,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强烈,教学的效果就越好。但是,有少数教学观念陈旧的老师往往给学生设计“圈套”,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答案,上课喜欢听异口同声的“是”、“对”。这其中有不少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者,少数肯动脑筋、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如果有异样的答案,可能引来别人的哄堂大笑,有时还会得到老师“你坐吧”的“恩惠”;课下做练习或作业,有不少的喜欢抄袭作业、给别人对答案者,如果有不同别人答案的或做题思路“古怪”的,有时也会得到老师的“重抄”…  相似文献   

9.
【现象】教师怕教作文,难得有老师让别人听一听他的作文教学;学生怕写作文,明天有作文课,晚上就翻资料为明天筹备范文……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常现象。学生作文常常出现“假”——无病呻吟;“空”——一本流水帐;“抄”——改头换面。我们是从事人的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老师的舞台。长此以往,学生就成了一群只会听老师讲话,只会看老师表演的观众了。《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滋味。让学生成为老师式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大量的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学生的一问一答。他们永远是老师导演的“教案剧”中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或“听众”。试想,这样的课堂又怎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呢?更不用说去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创作活动,师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所以,在英语课上我尽量让学生“活”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到底该如何…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语文教学任务分为四块,即“听”、“说”、“读”、“写”。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而轻“听”、“说”。在教师、学生的印象中,“听”、“说”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教师不教它,不影响教学业绩;学生不学它,也无碍于考试升学。所以,语文教学中,它是被忽视、被淡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又是促进全体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形式,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缺乏美感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学生能够将每个知识点记住并灵活运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认同感,这对于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对话教学”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地位,本文将讲述“对话教学”的实际意义和其价值,对 “对话教学”如何在小学学教学课堂上灵活运用进行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秋红 《考试周刊》2012,(39):21-21
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不和谐的现象,那就是老师期望学生成才的急切心情与学生不听调遣的矛盾.教师“强让”越严重,学生反而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而“疏导”就成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平常心对待教学工作,以朋友心对待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普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莉 《教师》2011,(9):65-65
语言文字阅读策略是以明确自觉为教育目的的特殊的语文活动。其体现在:学生和老师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双重的突破,学生得到本身的成长,即精神上的;老师也能在授课中提高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有机统一的部分。其实质就是如何“教会”和“会学”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会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知识呢?最关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一、会听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两个方面。就听而言,它又可分为学生听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等。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通常是教师教学的标准,而首要的“听”便是教学过程中训练的重点。听知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调查表明,“会听”的学生更加“会”学习,听知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懂得听取老师上课的知识点,知道该听什么,该记什么,能够边听边记,边听边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是一个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而“听”与“唱”则是这多层面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唱”与“听”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音乐欣赏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鉴赏,更应注重教师的范唱和学生的歌唱体验。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其适应时代需求,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更新教学技术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资源,并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师生之间能够更加有效的互动,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模式下老师说、学生听的习惯,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