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过去较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确切地说在课程改革之前,极少地关注儿童的经验与教育或是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极少地关注儿童经验在促进其主体发展中的意义。我们现有的传统教学行为缘于对儿童经验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重视了知识,忽视了能力,注重的是结果,而漠视了其过程。儿童经验被排斥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之外。因此,重新审视儿童经验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据此来维护课堂教学中的儿童经验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2.
儿童经验是一种丰富的、动态的教学资源,是儿童实现有效学习的支点。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重新审视儿童经验的内涵及其意义,对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使“学科”走向“学生”,促进儿童的主体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数学的新课程特别关注了方法与过程。小学数学"四基"中的基本活动经验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社会各界特别是一线教学老师对数学基本活动的内涵和组成以及教育意义都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现在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小学生比较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个问题仍然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取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的方向,也是每个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在传授者与学习者片面追求书本知识的灌输和贮存中造成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学习者现实生活、经验世界的严重脱离。我们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本着“教育应该为人的完整发展服务”的思想,提出了“让每个儿童尝试成功,让每个儿童茁壮成长,让每个儿童准备成才”的教育思想和“培养具有鲜明个性,能创造并享受文明生活的新生代”的育人目标,努力在学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优化现代儿童的学习目标、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转换学习中的师生角色、丰富现代儿童的课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为儿童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学习心理等因素都应当是教学过程中关注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真实、有效。站在儿童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当坚持的立场,我们应当从这一点出发,来构建数学课堂。一、关注儿童生活经验,找准教学切入点虽然数学课堂不强调过度的生活化,但不可否认的是  相似文献   

7.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在课改的进程中,全新的课程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悟,促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儿童生活,更加重视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更加着眼于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一年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只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的内容与性质决定了教育的内容与性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因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其关注局限于语文课堂与家庭生活,忽视社会生活中生活经验与语文习作的联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习作教学需要关注生活经验在"教与学"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做"的真正发生。陶行知认为"生活的变化就是教育的根本意义。生活时刻变化着,那么生活时刻都具备教育的意义,生活所赋予的教育意义也在不停变化着。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1]时刻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关注儿童生活经验,构建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形式,重视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等策略和做法,以及这些策略对探索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通过对话互动方式,合作创造知识的意义和有意义生活的一种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生活主体,儿童的生活经验体现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特有的认识视角和理解方式,体现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意义感受。课堂教学中为儿童的这些生活经验表达营造宽松的空间,往往会为教学过程中来自儿童的精彩观念的诞生提供可能,有利于实现作为间接经验的教材知识在儿童个体层面上的意义生成,同时也为教师的课程创生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目标追求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学素材,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贴近于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找准了位置,为我们走进新课程,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创造美好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郭华 《云南教育》2004,(31):7-8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要注重培养人的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让人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然而,审视过去的品德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由于学生主体参与性不强、教学设计单一,导致学生只能枯燥、乏味地接受教育,影响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状况,需要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道德认识的内在动因,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坚实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生活需要应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构建品德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组织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人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反映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能使儿童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应当成为品德教学的主要形式。然而,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活动化教学”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该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活动呢?一、活动坚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儿童是教育中的唯一主体。在以往的思品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关注,教学和儿童生活脱离,以教材知识为内容凭空说教,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应从学生的生活、心理出…  相似文献   

15.
教育源于生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基于教学生活化理念,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教学生活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以一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为例,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策略等方面,探讨如何整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民国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时期。无论从搭建教材批评的平台、教材内容形象化的探索、考虑不同地区儿童生活经验和学习程度的差异来说,还是从众多教育名家参与教材的编写方面来说,都为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过分地强调儿童需要而缺少社会价值、重视外国经验忽视民族经验、强调生活实用忽视人格修养等不足,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总结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反思其不足,对我们今天的教材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面向儿童生活,课程首先要关注儿童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回归生活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依托教材构建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逻辑的过程中,儿童生活关注不够的原因主要有:对教材研读不够细致,过于依赖教材,教学过于依托儿童的生活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策略: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教材充分利用,基于儿童学习活动的教材“鲜活”呈现,基于儿童道德成长的教材内涵挖掘。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艺术,一门伟大的艺术,因为它塑造的对象是人;教育是生活,是在平凡真实的生活中积累人生的经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艺术感和生活气息的创生之地。程老师的这节课很好的诠释了教学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管红红 《考试周刊》2012,(61):136-138
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是随着新课改而出现的一门新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多重教育价值。体现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走向自然。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本课程的首要理念。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作者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从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教学回归生活,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紧密融合,积极创设生涪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潘清境中,让科学课程充满生命活力,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