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论韦伯的现代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韦伯关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和现代性的命运等思想,并将之与马克思、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比较,最后讨论了韦伯现代性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柯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无论思想发展的过程 ,还是理论框架的构成 ,其学说都可分为知识考古学、权力分析学和主体释义学三部分 ,其中主体释义学又统率其上 ,把各部分有机组成一体。通过对现代历史所作的哲学批判 ,福柯以界外视角的思维 ,较全面地清算了现代性思想核心的理性主义传统 ,进而达到对整个现代性系统彻底反思和全面解构的目的。对于当下中国的现代性理解和现代化建设 ,福柯的思想及其方法或许有另一种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福柯的身体政治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政治问题和美学问题同时进入西方现代性思想的核心,并构成隐秘的联系。从现代性范畴来分析福柯的身体美学,整个美学史的诞生及发展无不与肉体的话语相关,美学不仅具有解放的力量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政治领导权模式。从鲍姆加通到康德,美学都隐含着政治因素,关注身体就成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原则。福柯的"身体"是一种"政治结构",他将身体和身体以外的政治经济学连接起来,身体既是审美的,又是政治的,界限与超越构成了身体与权力亲密无间的张力空间。  相似文献   

4.
理性化是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在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中,韦伯从各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理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但以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理性化的分化过程,而忽略了社会各理性化领域中交融与整合的一面。因此,对韦伯的理性化思想重新进行梳理,理解其思想体系中的分化、交融与整合思想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通过对韦伯思想的考察,阐明了现代性对宗教神学的"祛魅"和西方理性主义的内在联系.但是哈贝马斯认为无论是韦伯将理性理解为目的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还是近代主体性哲学对自我意识的过分强调,都是片面的.哈贝马斯同时批判后现代哲学转向非理性主义.他从席勒美学中受到启发,希望通过理性的进一步启蒙和交往理性的构建来拯救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约翰·加尔通被称为"和平学之父",是和平学的领军人物和集大成者。加尔通作为一个西方人,多年在欧洲、美国等地研究执教,所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不言而喻,其中福柯对其影响可谓深远。加尔通继承了福柯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现代性"进行反思,发现其中潜在的暴力因素;并在福柯所提出的"微观权力""知识规训"等理念的引导和启发下提出"结构暴力"与"文化暴力"的概念,推进了和平学的发展与研究。了解加尔通和平思想中的福柯元素有助于对加尔通和平思想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是个广受关注的概念,现代性教育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争鸣。然而,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提出的"麦当劳化"与现代性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满足现代性教育的需求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本文主要结合这两者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危险。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已成为现代性膨胀的基本图式,而制造精神分裂的社会制度、权力系统和意识形态已成为后现代解构的焦点。然而,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后现代思想大家福柯,意外地全面推翻了自己过去长期建立的基本观点,提出破解现代性的译码在于主体的修行,古希腊的"善境"才是人类走向幸福和主体回归的密道。在"善"的苦旅上没有成功的先例并不能阻止福柯向不可能挑战。也许正如《路加福音》第一章所说,在上帝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然而,上帝的福音对沉沦者仅仅是一次恩典,而不是圣灵。  相似文献   

9.
比较两住女性作家,你会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喜欢挖掘城市与人的关系;他们都关注的是女性,将女性作为其立文的视角;他们都不余遗力地将笔墨耗费在人物的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及伴生的心计上。然而,就其根源,二者又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0.
徐巍 《教育学报》2012,8(6):73-77
福柯的规训理论与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技术学分别产生于不同的话语时空,然而当以福柯的理论视角凝视魏书生的教育实践时,却发现二者有着惊人的吻合。注重"小事"、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这些在福柯的理论中被揭示和阐述的规训手段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技术中不仅得到充分的运用,甚至更为巧妙。然而,教育并非是用规训技术来生产"有用的肉体"的工厂,教育的理想在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充分发展与解放,教育手段与其所指向的目的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具理性的日益强大,现代性越来越表现出异化性特征,从而丧失了对人类基本价值和意义的关注。马克思、韦伯和哈贝马斯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现代性异化的演变流程,揭示了现代性在寻求人类获得效率的行为模式的进化过程中,铸就了一个缺少价值和意义的机械化“铁的牢笼”。为了消解现代性异化带给人类的风险,马克思、韦伯和哈贝马斯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路径选择。虽然,现代性的异化现象并未完全按照马克思、韦伯和哈贝马斯所设计的方案退出历史的舞台.但马克思尊重人的存在价值的思想却启发了我们从另一个思路.即从文化语境的视角消解现代性异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和中国迅速走向全球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马克思和韦伯的现代性话语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不公平的现象,这就是:关于现代性话语的皇冠属于马克斯.韦伯,而于具有原创性地位的卡尔.马克思无缘。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与韦伯在现代性话语中不同境遇的原因,认为当时人和后来人不仅误读了马克思,而且有意歪曲和肢解了马克思的理论体系,这是造成马克思关于现代性话语缺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追溯"观看"的谱系,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观看"是哲学的姿态、美学的态度和意识形态的操控。本雅明和福柯的视觉文化理论体现了对现代性的批判。本雅明的艺术观看体现在光晕和震惊两种经验形态中,而拱廊街和游荡者是本雅明在巴黎都市生活中看到的两种寓意性视像。现代生活和现代艺术的观看反映出本雅明独特的历史意识,从而达到对现代性的批判。福柯借助绘画的观看来展开现代知识型的思考:绘画的档案分析反映出古典知识型和现代知识型的断裂,福柯由此开始目光与陈述相结合的哲学思考。而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使福柯发现了现代社会观看的细微隐秘及严酷。对本雅明和福柯而言,观看是看与被看的辩证运动、主体的建构与规训、社会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李霞 《现代企业教育》2007,(24):121-122
马克斯·韦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集中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该书的主题思想是作为神学信仰体系的加尔文教,对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的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否和发挥了多大的影响。对韦伯该书的主旨解析,对韦伯思想的批评的回应、韦伯思想的启示三个方面入手,力图发掘韦伯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找寻其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庐隐为现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小说。一方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其小说革旧鼎新,敢于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社会弊病,具有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小说反思启蒙理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忧郁感伤,具有审美现代性。庐隐小说的二重现代性既是她个人思想与个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纠葛的体现,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精神体验和多元的思想倾向的写照,对当下未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借助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斯多葛主义,来实践"有病然而幸福,处于危险然而幸福,颠沛流离然而幸福"的生存观。福柯也曾借用古希腊-罗马修身观来阐述一种生存美学思想,通过福柯的生存伦理美学来解读《维莱特》,可以洞悉夏洛蒂的生存状况,也使作品的"粗鲁、夸张、突兀"与"高贵、纯真、质朴"并存的矛盾特性豁然明了。  相似文献   

17.
余国俊 《文教资料》2008,(10):82-83
作为一代学术大师,韦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资源,同时,韦伯在大学的学术体制、学术自由、学术职责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散见于其著述、报刊、演讲和书信中.整理和鉴别其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以考察和总结韦伯的高等教育思想,整理和鉴别韦伯关于大学的思想和论断.对丰富韦伯的学术思想和高等教育思想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从<古典时代的疯狂史>到<知识考古学>可以看作福柯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从福柯在1971年发表的<尼采、谱系学、历史>可以看作福柯第二阶段思想的开始,也可看作福柯第二阶段思想的一个方法论总纲.福柯在1976年发表<性经验史>第一卷"认知的意志"后有一个思想转向,可以看作福柯第三个时明的开始,福柯此时转向古希腊罗马和早期基督教研究,他这时思考的问题是"关怀自身"和"认识你自己"的主体之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博大精深、纷繁复杂,其研究主题、方法都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谱系学方法不但体现了福柯匠心独具的个人思想风格与研究进路,而且借此福柯将目光投向历史,通过各种历史人文景观的深层梳理、把握,展现各种知识、话语、权力等社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文着重就谱系学方法的内蕴、逻辑、渊源,及福柯对于谱系学方法的丰富与发展做了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解读福柯:从“知识考古学”到“系谱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就其含义、基本思想有所不同 :知识考古学重深层结构、重知识 ,系谱学重表面细节、重权力。但二者并无性质差别 ,它们都试图从微观的角度重新考察社会历史 ,都试图打断历史连续性的巨大链条 ,倡导非连续性或断续性 ,非连续性或断续性是福柯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