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帮助,其中应遵守十大原则——平等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父母对孩子的称呼,在教育孩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既是血缘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讲究礼貌友好,平等相待,尊重人格,而称呼则是包含其中的一种表示形式。父母对孩子的称呼,反映着父母的观念、道德和修养,影响着父母的形象。所以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称呼要讲究艺术。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激励孩子的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沟通亲子感情,融洽亲子关系,进而增强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日前,笔者就父母对孩子的称呼问题,在某中学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请听孩子们的心声:初二的刘炳辉同学说:“小上学的…  相似文献   

3.
多元评价法,指通过对孩子综合素养的各个维度进行评价,以激励自信、克服缺点的教育方法。孩子的素养是多维度的,单维的评价不全面,也不客观;以单维的标准对孩子定性或者区分,这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弱点,实施多元评价,更能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故事分享:“100个好”评价 从孩子两岁开始,我尝试以“100个好”...  相似文献   

4.
家教文萃     
好父母应遵循的十大原则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帮助,其中应遵守十大原则——平等。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争辩一下,否则就对孩子大声训斥。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感情交流。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有书你读,有饭你吃,有衣你穿,还想什么?”但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情感。情感交流要从出生就…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07,(2):33-33
一招:多多说话。心理学家认为,让幼儿早一点掌握语言是很重要的,因为语言对促进智能十分有帮助。实验结果发现,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父母和孩子说话的量,对孩子词汇量的多寡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动画片对儿童的成长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弊端方面是: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观看动画片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不加以引导将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然带来深远的影响。由例举父母的种种误区,可以看出:作为父母,转变传统观念,与孩子建立平等互助的游戏关系,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左敏瑜 《课外阅读》2011,(3):243-243,89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成人的呵护备至中,教师要对孩子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中要从:(1)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的观念,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强化孩子的自理意识。(2)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供丰富的自我服务内容。(3)鼓励孩子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4)引导孩子养成自我服务劳动的良好习惯。(5)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达到对孩子的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9.
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阳光和雨露,只有得到充分的爱,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教师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上深深的痕迹,因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教师良好的心态、丰富的情感,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学生,建立自由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有兴趣学习、友好交往、自主发展,达到期望值。教师如果时常对学生进行激励为主的口头和书面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孩子积极向上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儿童在模仿和学习父母行为的时候,可能已经接受了父母的心理状况,包括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丑恶观,不知不觉中都被孩子吸收。甚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有专家认为,亲子关系正常: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理解、体贴,家长无条件爱孩子,孩子也懂得感恩、信任;相反,如果亲子关系是扭曲的,父母对孩子居高临下、随意打骂、不交流、不信任,那家长越努力管孩子,孩子的毛病越多。孩子就像一棵树:树冠好比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树干好比孩子的身体;树根则是孩子的心灵。知识和技能需要专业的老师们去培育,树干则是靠孩子自身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学应在师生之间讨论交流中进行。在互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平等的关系,引导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在课堂中运用语言对孩子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即时评价是最快捷、最直接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它能有效地调控孩子的学习过程,使孩子在评价中受到启发。在美术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即时评价,可以让课堂放出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12.
陈喆 《家长》2006,(Z2)
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呢?有人用“先做朋友,再做父母”这句话来概括是有道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比作朋友,就应该成为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平等的知心朋友。只有平等地相处,孩子才有可能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也才能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当一个孩子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后,他的性格会变得开朗、乐观,在今后面临人生种种挑战时,也会表现得更为勇敢、自信。要用心灵去接近孩子刘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了,有时对父…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的亲和力是让孩子倍感亲切,乐意亲近并接受其教导的力量.亲和力作为幼儿园老师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充满爱意但不放任和迁就孩子;能正视孩子并对其抱持适度的期望;善于发现孩子的美,并平等地赞扬每一个孩子.幼儿教师应通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包容、谦虚、对孩子充满爱意的心境,以及富有亲和力的言行方式来提高自己对孩子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爱是什么:爱,不但是生活、身体、心理的关心,而且是对孩子认真的教育。爱学生首先要真正的教给孩子知识。是自己对教学的态度的认真,这决定了孩子如何看待老师。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爱是真情的流露,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热心的帮助。有个孩子生病了,我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孩子,及时的帮助他看病,没有想到的是,孩子把爱当做了学习的动力。爱是在教学中严格的要求孩子,孩子看似叫苦连天,等长大了之后,他会非常感激你。爱是对孩子的宽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对待方法,不能用同一个模式教育所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0,(12):16-16
本地某名牌中学,有教师在家长会上建议,最好不要让孩子看湖南卫视,理由是节目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不太大(《现代快报》2010-10-29)。 什么节目叫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大呢?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电视上公开播出的节目,多少都有一定教育意义,要看怎么解读。我瞎猜,老师的潜台词其实可能是,节目对孩子的考试帮助不太大。  相似文献   

16.
江淮咸货:我建议: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努力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了解孩子的困难所在,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此而努力。多与孩子在学习方法、正确处理挫折方面进行沟通与探讨,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光明老师:家长努力创造"学习型家庭"的氛围。家长是最好的榜样,家长爱学习,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你有商量     
一位访澳归来的同志,著文介绍澳大利亚一个传统的家教方法,就是“蹲下来同孩子说话”。澳国的朋友告诉他:“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同我们讲话的。孩子也是人,也是独立的人,只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当蹲下来同他们说话。”该同志认为:在同一个高度上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的认真关切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云云。我想,这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我们未必能够学到。这并非我们缺乏对孩子的爱,而是缺乏一种平等的意识。只看老祖宗留下的“教育”二字便知。…  相似文献   

18.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因而,家长必须从内心认识到子女与家长具有相同的人格,对孩子采取民主、尊重的态度,爱护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兴趣爱好与见解,用平等的姿态、协商的口吻、理解的心理对孩子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会给孩子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母亲对孩子采取保护的、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孩子就显示出具有领导能力、积极性强、态度友好、  相似文献   

19.
家长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心理辅导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醒目的问题:“您爱自己的孩子吗”?家长们面面相觑,仿佛这是一个根本就不用回答的问题。家长们议论纷纷。家长A:我对孩子百依百顺。为他创造了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费尽周折把他送到重点中学学习,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百分之百的。疑问: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吗?家长B:我们家的家庭条件并不太好,可是再穷不能穷了孩子,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尽力去满足,我已尽全力去爱他了。反问:这难道是爱?家长C:我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关心上,每天上学前,从带水、带饭、到嘱咐路…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又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但孩子又是全社会的,在安定、祥和、富足的生活条件下,我们怎样配合学校对孩子做好教育工作,这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在教育孩子时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示范、帮助、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