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运动员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频步幅以及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还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结合训练实践,运用动力学知识,从摆臂技术与短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并且在较低层次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对摆臂技术与提高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确的摆臂技术对于提高短跑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实验验证、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运动力学知识分析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在短跑运动中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探讨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摆臂是短跑完整技术的组成部分。目前,在较低层次(尤其是少体校、大、中学校)的短跑业余训练中,摆臂技术往往被教练员忽视。为此,本文就摆臂在短跑中的作用做些探讨。二、摆臂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一)维持人体在跑进中的平衡大家知道人体在直立不动时,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当一迈步时,这种平衡状态便遭破坏。这是因为向前迈腿时,骨盆横轴围绕人体纵轴做转动,使身体一侧向前,产生“动量矩”。短跑属于周期性运动,在跑动中两腿交替支撑蹬地和腾空。在单腿支撑过程中,人体的平衡被破坏了,这时就需要身体其它部分的活动来维持平衡。在  相似文献   

5.
在短跑技术中,摆臂技术是跑的完整技术的重要部分,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和后蹬力量的大小。所以,正确的短跑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基层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容易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正确的摆臂模式并付诸于训练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剖析短跑不同阶段摆臂的合理技术,并阐明了合理的摆臂技术调节跑的节奏和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短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的加速度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距离,而步频和步幅是影响跑速的决定因素。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巧妙运用体操棒纠正错误动作,能有效促进短跑成绩的提高。一、左右摆臂纠正方法:运动员站立进行摆臂练习,教师左、右手各持一根体操棒,握于棒的一端,水平架于运动员的身体两侧,高度至运动员的肘关节处。运动员在摆臂过程中要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臂,手臂不得碰到体操棒。通过以棒  相似文献   

8.
摆臂技术,是100m跑重要的专项技术。摆臂在运动员跑动过程中,不仅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而且还有提高跑速的作用。女子短跑运动员因先天生理因素,在上肢力量水平上与男子相差较远,且可训练性低于男子。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肇庆职业学校田径队100m专项的16名高中女生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高中女子短跑运动员维持其他训练手段不变,在上肢力量加强训练后,能够有效的提高短跑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影摄影进行男子短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计算机处理分析的参数包括直接动作参数(身体速度、步速等等)和上肢与下肢的运动学参数,这些参数是以前分析短跑运动员曾利用过的参数。比赛名次的优劣与下列动作参数有关:身体水平速度(直接关系)、步速(直接关系)和支撑时间(间接关系)。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性身体运动学  相似文献   

10.
    
G822.119 9701932浅谈短跑摆臂技术[刊,中,I]/刘峥嵘//安徽体育科技.-1997(1).-9-11 表1(SML)短跑//摆臂//技术分析G822.12 9701933吴丽萍赛前训练周期安排分析研究[刊,中,I]/郑毓春,吴丽萍//山西体育科技.-1997(1).-20-22(BJ)短跑//训练周期//训练//赛前训练//吴丽萍//训练计划吴丽萍是我国八十年代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曾十多次破全国女子百米纪录,她的成功是诸  相似文献   

11.
短跑是人体摆臂与下肢蹬摆快速交替配合的动作。因此摆臂与下肢动作同样是跑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人们对跑(尤其是短跑)摆臂动作的研究是不够的。本研究是以世界高水平的短跑运动员为对象,研究他们途中跑阶段摆臂的生物力学特性,为正确的认识与掌握摆臂动作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总数28名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员为本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身高(平均)178.4厘米,体重(平均)72.4公斤,年龄(平  相似文献   

12.
跨栏跑     
G822.6 20030299400米跑的能力对提高400米栏成绩的影响=Effectof 400-metres dash on improving results of400-metre fencing[刊,中,I]/张保平(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函授通讯.-2002,18(3).-87-88参5(TY)跨栏跑//400米∥短跑∥技术分析∥速度∥成绩//训练  相似文献   

13.
<正> 途中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段落。途中跑技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影响短跑的成绩。一、技术要领 (一)摆臂技术:颈肩放松,上体前倾或正直,手腕放松,两臂弯屈、大小臂约90°,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有力摆动,摆臂动作要与腿部动作相配合。向前摆的速度要快,幅度要大,并不同程度的带动肩部沿脊柱做前后扭转。 (二)摆腿动作:随着跑动惯性,摆动腿以髋关节发力带动同侧腿放松折叠、快速向前摆动。大腿抬起,与上体倾斜线接近垂直。摆动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积极扒地,脚掌迅速有力的落在身体重心垂影点前适当位置。着地瞬间,小腿与地面垂  相似文献   

14.
<正>在短跑比赛中,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跑动中的摆臂可起到调节步长和步频的作用,同时也较好地调节了身体跑动中的协调性,对维持身体平衡,增加双腿蹬摆力量,提高蹬摆速度,也有很明显的影响,而且在摆动中还给运动员本身提供了一个向前的动力。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是短跑摆动——平动运动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运动环节,摆臂的速度、幅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跑的速度和跑的整体运动效果,影响下肢的摆动运动效果。摆臂  相似文献   

15.
洪军 《中华武术》2014,(9):50-51
正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是田径运动,而短跑项目则又是基础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田径运动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差一段较大的距离,而步频与步幅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因素。为此,就如何提高步频与步幅的课余田径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改善步频的练习方法(一)原地摆臂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练习2~3组,每组15~20秒。要求:肩关节放松,有耸动感。前摆时注意向  相似文献   

16.
短跑摆臂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短跑技术已有明显的发展,除下肢的动作外,还应重视摆臂技术。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对摆臂都有严格的要求,技术比较接近一致。而我国对短跑摆臂技术普遍不够重视,看法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训练和教学中出现了摆臂动作的“多样化”,而技术又不完全合理,给训练与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通过对国外一些优秀运动员技术图片的分析,并在国内多次比赛中对各省市短跑运动员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索短跑摆臂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竞技运动的迅速发展,对于短跑运动员的摆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平稳式(两肩固定)的摆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短跑摆臂技术的特点是:上下肢配合协调,前后摆动幅度大而有力,并带动躯干进行同向扭转,整个动作放松自然。下面本文就此做一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确的摆臂技术对于提高中长跑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在常规训练中,摆臂技术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而且现代中长跑技战术重视摆臂技术,正确的摆臂技术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G822.119 9902134起跑反应时对短跑成绩的影响=Start reaction influencessprint result[刊,中,A]/雪艳,韩春涛//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52-54表3参3(TY)短跑//起跑//反应时//技术分析//成绩//影响因素起跑反应时直接影响短跑比赛成绩,在短跑比赛中有许多运动员由于起跑不顺利,反映时过长而导致比赛失利。起  相似文献   

20.
现代短跑训练越来越重视摆动技术,包括摆臂技术,我们都非常羡慕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强有力的摆臂姿势。笔者在长期的短跑教学和训练中体会到摆臂的力量、速度、幅度和方向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十种练习来提高运动员的摆臂技术和摆臂效果。 一、直腿坐在体操垫上,做摆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