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在短跑比赛中,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跑动中的摆臂可起到调节步长和步频的作用,同时对维持身体平衡,增加两腿蹬摆力量,提高蹬摆速度,也有很明显的影响,因此,加强上肢肌肉力量训练势在必行。其实上肢力量一直被短跑教练员所认可,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基层的兼职教练员对此重视的程度更为不足,以至造  相似文献   

2.
短跑要强调摆臂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摆臂动作的作用1 正确的摆臂动作 ,能保持身体在跑动中的平衡。2 正确的摆臂动作 ,能加大摆动腿的摆幅和提高后蹬腿的蹬伸速度和力量 ,对提高步长有着重要的作用。3 跑的过程中 ,身体、手臂和腿部动作是一个协调统一整体 ,由于摆臂动作和腿部动作是同步进行的 ,因此 ,正确的摆臂动作可以提高步频。二、摆臂动作的要领1 摆臂的轴心 :是以肩关节为轴心。2 摆臂的方向 :上臂带动前臂 ,屈肘前后摆动 ,前摆时手稍向内 ,后摆时 ,肘关节稍向外。3 摆臂的幅度 :前摆时手不超过人体中轴线和下颏水平位置 ,前摆结束时 ,肘关节角度为60~7…  相似文献   

3.
加强少年短跑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短跑运动员上肢力量训练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步长和步频 短跑的速度取决于两腿的蹬摆速度和幅度及躯干、两臂的协调配合,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两腿的摆动幅度大,两臂的摆动幅度也会随之加大,两腿的交换速度加快,两臂的摆动频率也会随之增加。两腿和两臂的动作幅度和速度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承的。由此说明:加大摆臂的速度和幅度,也必然提高两腿的动作频率和增大步长,对提高短跑成绩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在短跑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调跑动中的伸膝、伸髋及下肢的蹬伸能力,旨在增大步幅,提高短跑速度,却往往忽视了摆动效果和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易造成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的波动加大,降低整体水平运动的效果,影响水平运动速度的发挥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现代短跑技术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这是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短跑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调跑动中的伸膝、伸髌及下肢的蹬伸能力,旨在增大步幅,提高短跑速度,却往往忽视了摆动效果和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易造成身体身心在垂直方向的波动加大,降低整体水平运动的效果,影响水平运动速度的发挥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现代短跑技术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这是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相互信任在教学中强调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跑动中的肌肉放松和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提出了用“用髋跑”技术,通过增大步幅来提高短跑的速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刘绮红 《体育科技》2006,27(2):41-43
本文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支撑与腾空时间之比进行了分析,优秀运动员途中跑时不仅支撑时间短而腾空时间也短,支撑与腾空时间较为接近。这充分说明在快速的跑动中,支撑腿与摆动腿具有良好的蹬摆效果和身体重心向前性较强的技术特征。在短跑技术训练中,如何提高支撑腿与摆动腿的蹬摆效果,进一步缩短腾空时间,针对这个问题,就短跑运动员蹬伸与摆动技术能力训练提出了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作用的运动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阶段摆动腿对跑速的影响 ,采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运动学特征等指标与身体重心速度、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途中跑中摆动腿最大摆动速度和平均摆动速度与支撑腿支撑时间显著相关 ,摆动腿的平均摆动速度与后蹬时间之间明显相关 ;摆动腿的摆动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及垂直速度密切相关 ;支撑腿和摆动腿的角速度变化量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密切相关。提示 :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提高缓冲和蹬伸速度 ,缩短支撑时间 ,提高途中跑的步频 ;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对加快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显著影响 ;加强和提高途中跑摆动腿的运动效果 ,提高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工作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短跑取决于良好的速度、耐力、力量、爆发力和技术。这些都是短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适宜的短跑技术。适宜的短跑技术是由快步频,大步长,高抬膝,强有力的后蹬,有效的摆臂,正确的摆动腿伸展和身体动作的充分放松构成的。良好的技术,可使运动员最有效地发挥他们的身体素质。采用跑动形式的练习,可以使短跑技术得到最有效的提高。以下这些练习是专门设计来提高短跑技术的,包括:高抬膝练习、摆动  相似文献   

9.
短跑途中跑臀部后坐对跑速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部后坐是短跑运动员在途中跑时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的跑动技术,其技术动作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下肢的支撑与摆动动作上。由于臀部后坐,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髋部伸展的速度与幅度降低,削弱髋关节的用力程度,使后蹬力量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随着髋部伸展速度的降低,髋屈肌群被拉长的速度缓慢。当支撑腿后蹬结束再转换为前摆时,快速收缩的力量减退,不能有力地带动大腿快速前摆,导致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在跑动中容易造成蹬地腿与摆动腿配合不协调,达不到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的效果。那么,蹬伸与摆动所产生的力量不能有效地促进身体重心向水平方向快速移动,从而延长了支撑时间,对跑速的增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几种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传统短跑理论强调“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阶段”,“后蹬力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跑时要加大蹬地力量”。这种认识忽视了高速跑动过程中,人体各运动环节用力的共济性和系统性,缺乏对跑动中摆动腿摆动动作主导作用的深刻认识。有人把现代短跑摆动式着地技术看成是“屈蹬式”蹬伸技术,这种观点忽视了跑动动作协调配合的整体效益。我国学者王保成(1995年)提出,现代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这种观点与国外大量有关研究资料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1、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12.
加强短跑运动员上肢以肩为加轴、下肢以髋为轴的高还摆动力量训练,对地提高摆动效果和速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注重发展上肢力量提高摆臂的速度从短跑技术生物力学中知道,两臂以肩为轴协调而有力的快速摆动,不仅能吸收后蹬时反作用力的偏心力、维持身体平衡,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步频和步幅的增长。纵观世界级优秀短跑运动员的体形特征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上肢肌发达,而且背肌和胸肌也浑厚有力,似乎像举重运动员一样,在跑动中两臂摆动镀得极为存力,并能以高速度的摆动冲过终点。他们这一高  相似文献   

13.
正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步频是由运动员的接触地面时间及腾空时间决定的,接触地面时间和腾空时间越短,频率越快。7~13岁是发展步频的最佳时期,所以,提高步频来发展中小学运动员的速度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训练取得一套练习步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原地快慢交替摆臂摆臂不仅能维持跑动中的身体平衡,促进支撑腿的后蹬,同时也促进腿的摆动频率。方法:原地站立,听击掌信号做练习。击掌要有快慢节奏,一般是慢一快一慢。每次练习3~4组,要求肩关节放松,前摆时向前用力,注意不要晃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重点: 1、短跑途中跑应抓好轻松自然跑的技术。 2、在途中跑教学中应抓步长和步频,在一定的步频的基础上增加步长。 3、在整个途中跑技术教学中也要抓好两臂的正确摆动的技术。二、教学环节 1、掌握途中跑的后蹬技术,而在后蹬技术中应抓住蹬地结束时快而有力的充分伸直髋、膝关节的技术,因为后蹬是产生推动人体前进的动力。 2、掌握摆动腿的送髋和膝关节有力的向前上方摆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1.对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过程的分析1.1短跑途中跑中摆腿动作效果影响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梁剑 《中华武术》2007,(1):18-19
每年带领学生参加体育高考,总会发现许多考生的摆臂动作不够正确,诸如左右摆、上下摆、耸肩摆、幅度小等,有的甚至十分僵硬。正确的摆臂动作是良好技术的标志,它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加强下肢动作效果、加大后蹬力量、提高跑速。摆臂的力量、速度、方向和幅度对步长、步频及跑的直线性等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体育高考的训练中,应结合力量、速度训练加强摆臂技术的训练,在细节上下功夫,使考生掌握正确的摆臂技术。  相似文献   

17.
孙延军 《中华武术》2006,(11):17-17
正确的摆臂动作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加大腿部的蹬摆效果。因为上下肢的摆动是协调一致的,所以要想提高步频,必须加快上肢的摆频。正确的摆臂技术在长距离跑中尤为重要。长距离跑项目中能量消耗大,谁的技术合理,谁的能量使用就越经济。而正确的摆臂动作能防止躯干沿纵轴转动,减少能量的消耗。 正确的摆臂技术是:两臂在身体两侧,大小臂成90。角左右,肩关节,腕关节放松的条件下前后摆动。大小臂折叠的角度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但摆臂的方向应该是前后。 下面是两种错误的摆臂动作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摆臂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调节步频和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错误的摆臂则会使跑的动作紧张、不协调,破坏跑的节奏,以致过早产生疲劳,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摆臂技术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短跑摆臂的方法:手臂肘关节的弯屈度约为90度,摆动的方向与跑进的方向一致,肩的转动与两臂动作协调,向前摆时手与下颌齐平,后摆时大臂与地面平行,摆臂时两手呈半握状或手指自然伸直。要求:头部正直,两眼直视前方。颈肩放松,前后摆动,轻快有力,均以肩…  相似文献   

19.
王炳花 《中华武术》2007,(11):20-21
人体在短跑运动中,虽然是在骨盆的转动协调作用下,由双腿相向快速摆动与交替着地支撑而实现的步长与步频,但是要合理快速完成这些技术动作,还需躯干和摆臂技术的协同作用。虽然人在适应自然过程中,身体各个环节的肌肉绝对力量大小存在着差距,但是要保证身体的各个环节运动速度达到同步性和人体运动的平稳性,这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跑动当中的步频和步长。步频受先天因素影响很大,要想通过训练来提高潜力不大,所以说提高速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步长。根据短跑速度特点,我认为利用自然地形进行下坡辅助性和上坡对抗性快速跑的训练,能收到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