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学生时代》2014,(9):F0004-F0004
最得意的收获: 2013年获杭州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男子乙组蹦床比赛银牌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实施蹦床新规则后对运动员运动名次的影响以及两套成绩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变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比赛16运动员的成绩及成绩构成因素飞行分、难度分、完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难度分在成绩中占的比重降低,预赛第一套成绩对预赛成绩的重要性提高;(2)加入飞行分后,蹦床运动员动作规格质量对整套动作成绩的贡献率升高.换言之,运动员整套动作完成的规格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了;(3)决赛技术分损失的多少和决赛名次的变化高度相关,增加难度分的同时控制技术分和飞行时间分的损失更能决定决赛成绩的高低.因此,在以后的训练中需注意:(1)预赛第一套动作要适当减“难”,强化“高”;(2)预赛第二套动作和决赛套动作增“难”的同时应控制“高”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省12届运动会蹦床比赛的参赛单位、竞赛项目设置及男女比赛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省蹦床后备队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甲组队员整体水平不高,各代表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参加第六、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m)决赛的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速度与比赛成绩和比赛名次成明显相关性,即最大速度越高,比赛成绩和名次就越好.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男子100m项目竞赛水平和世界前列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研究分析了中国男子100m比赛最好成绩和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的差异,以期寻求缩小差距迎头赶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制定的"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蹦床规定动作"进行分析,以及对参加2011年"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锦标赛蹦床比赛的男女运动员成绩和完成动作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必须重视和加强少年体操运动员的蹦床训练,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设置蹦床项目的意义在于为少年体操运动员设立一个训练平台,夯实体操各项目的空翻动作基础,确保少年运动员体操基本动作有长远发展潜质,进一步为发展其它项目难度动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男子蹦床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男子蹦床运动员梯队建设合理, 各个年龄组的衔接较为良好,但各代表队的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运动员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教练员队伍普遍不足,经验欠缺, 亟待培训提高,为了使山西省男子蹦床运动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完善管理及训练体制,科学选材,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章搜集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的部分指标与2001年全国女子蹦床锦标赛的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的指标有完成动作的质量、高度、难度、准确性4个方面.比较福建省蹦床运动水平与世界蹦床运动所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刘玮 《中学科技》2008,(10):14-15
北京时间8月18日晚21时,在国家体育馆结束的奥运女子蹦床决赛中,年仅20岁的中国小将何雯娜以37.80分为中国蹦床队夺得金牌。次日21时,中国选手陆春龙在男子蹦床决赛中以41.00分夺金。  相似文献   

10.
史明 《辅导员》2011,(1):52
广州亚运会蹦床比赛结束后,广州市建设六马路小学的师生们与中国蹦床队员董栋、涂潇、黄珊汕、何雯娜,在正佳广场中国奥委会接待中心召开了见面会。会上,队员们给四位健儿戴上红领巾,并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祝贺他们在亚运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运动员们"礼尚往来",把亲手签名的笔记本送给  相似文献   

11.
对十运会蹦床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成绩、动作完成的质量及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已经挤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但在动作技术上离国际优秀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动作高度普遍不足,动作的稳定度较差都值得教练员关注.建议在今后的蹦床训练中,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高度上去,同时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2.
对十运会蹦床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成绩、动作完成的质量及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已经挤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但在动作技术上离国际优秀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动作高度普遍不足,动作的稳定度较差都值得教练员关注.建议在今后的蹦床训练中,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高度上去,同时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3.
伴随蹦床被列入奥运会项目,它将有望在2008年成为我国金牌新的增长点.由于蹦床运动在我国发展时间短,我国体育界对蹦床理论的系统性研究还十分有限,对于影响蹦床运动成绩的主要竞技能力因素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常用的影响竞技能力因素的指标,并对今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1届全运会太极拳比赛成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太极拳高水平运动员男、女平均技术水平接近,男子略优;在男子太极拳比赛中,对名次影响较大的是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和难度动作得分,尤其难度动作得分;在女子太极拳比赛中,难度动作是共同弱点,对名次影响较大的是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得分,尤其是动作质量得分。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双杠比赛中,运动员所能掌握和应用的E,D,C组动作较少,难度动作选择面较小,难度价值偏低,且运动员动作技术和完成质量与《规则》要求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教练员、运动员针对双杠项目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要求,充分运用《规则》所赋予的空间并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和技术能力,较好地选择了动作类型和符合规则的难度动作;但另一方面,虽然新周期《规则》各项条款的变化相对较小,广大的基层教练还是需要认真掌握其中的各项条款,把握住体操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善用巧用《规则》科学地指导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16.
余伟峻  刘露  孙毅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70-7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拍摄及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第十二届世锦赛(柏林)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相应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均采用“长一短”模式,但世界优秀运动员助跑一步质心速度高于倒数第二步,而我国运动员则低于倒数第二步;(2)当前大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仍然比较注重单足跳的远度,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距离与世界运动员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合理的跨步跳技术动作、适当提高跨步跳距离对于我国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3)水平速度损失率在三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适宜的起跳角和相对较弱的腿部力量,导致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武炜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1):57-59
以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田径项目的150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问卷)为测试工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因素得分略高于男运动员;(2)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年限越长竞赛焦虑状态各因素得分越高;(3)不同专项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跳远助跑准确性直接影响跳远技术的正常发挥和比赛成绩,对运动员进行助跑准确性方面的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助跑技术专门训练和心理专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10名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进行了提高助跑准确性的训练,结果表明,这些训练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助跑准确性,从而导致跳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