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除少部分英语成绩优秀的“精英”外,绝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中等偏下,成为有待提高的“待进生”。如果对这大部分的学生不采用科学的学习英语的评价,将会使他们失去学英语的信心与兴趣,更不用说实现我国教书育人的培养目标了。本文拟依据教育心理学关于学生的非智力差异理论来分析如何科学地评价“英语待进生”,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所谓"待进生",就是老师们常称的"差生",是指各方面暂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他们今天的"差"绝大多数都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只要教师对待进生热情关怀,耐心教育,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树立学习的信心,待进生一定会进步。一、更新教育观念,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待进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对人才的片面认识,严重地干扰着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看法。受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及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英语成绩的好差,并非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智商及英语本身的难易,关键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就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毅力的差异。对于初中生来说,没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智力因素绝对得不到有效的开发,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生中,教师往往把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叫做“待进生”。如何对待待进生,激发待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提高大学生以听说能力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对于某些院校的大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更为重要。本文从“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基础入手,结合对口生自身的特点和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分别从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动机等方面加以探讨,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学习成绩除了跟人的智力因素有关外,还与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动力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和弥补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信心、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职生英语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不浓,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不好等现象影响了智力发展,因而有必要对其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据有关调查表明:兴趣比智力因素对学习成功与否的影响更大些,兴趣对成功的影响占25%。而智力只占15%。根据心理学原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家都知道,职业中学的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兴趣。要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能力。首要的就是解决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的问题。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面对职高生的这种状况,该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提高大学生以听说能力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对于某些院校的大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更为重要。本文从“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基础入手,结合对口生自身的特点和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分别从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动机等方面加以探讨,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化学习动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他们业已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学习。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使他们对高中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有利于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成长。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化学习动机大多数学困生英语成绩差,与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有关。因此,应首  相似文献   

10.
对于缺乏英语环境的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甚至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从而造成了英语学困生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农村英语教师要有积极的态度,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对学生,认真把握好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一、兴趣——英语学习的天然助力任何学习的原始动力必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兴趣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仅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的理论,也是从青少年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非智力心理品质”的教育科研课题。我是历史教师,这里谈谈如何将“非智力因素”教育中的培养兴趣,引入历史教学领域。历史课的内容,大都是很早以前的往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遥远的。初中历史课时少,中考又不计成绩。因此,在学生的眼里,历史是可学可不学的学科。为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的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都揭示了一种规律,即人对有兴趣的事物,干起  相似文献   

12.
重视非智力因素 促进差生转化天长中学刘世桃学生数学成绩差,不完全是智力原因,更重要的是这些差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情感不热烈,意志薄弱,自卑,学习方法不当,墓础差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虽不亘...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他们英语成绩的提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4.
姚张华 《教育》2013,(2):50-51
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成绩差距会逐渐拉大,一些原本比较聪明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别。从“学”的方面看,。是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较大:二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性不明;三是学习方法不对,死记硬背套路多。从“教”的方面看,一是教育思想问题,忽视了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二是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学只重知识的结论,忽视结论产生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成绩差的丰要矛盾在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郑廷林 《新疆教育》2012,(18):91-91
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师们长期积极努力探索的问题。了解在数学学习方面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这些在数学方面成绩特别优秀的人才,他们都是长期刻苦学习,埋头钻研,在遇到困难面前总是百折不挠,这就是他们的共同品质。这些共同品质就是兴趣、意志、毅力。这在心理学方面叫非智力因素。大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支撑学习动力的源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之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能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觉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一直是困扰学生提高成绩的一大障碍,也是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拦路虎”。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记忆的规律,采取激发兴趣、培养状态、博学知识、领会语意、注重技巧、加强训练的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多数是出于无奈,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均属于中下或较差水平,其中尤以数学为甚。这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强调统一教学计划及要求,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个性差异”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和差生“晕车”、优生“陪读”等不良后果。加上以单一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功能为体系的传统课堂评价,忽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意志、兴趣、态度等心理因素,忽视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他们视数学如畏途,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实施情知互动的分层教学成为中职数学课堂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对学习英语中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教力不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开发和培养.本文以新课标中提出的形成性评价理论,从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背诵、听力评价,单元测试和考试评价以及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等常用的评价手段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婷 《考试周刊》2010,(15):90-91
本文探究了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与情感等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个体学习能力和基础对成绩有决定作用,但认知风格、学习习惯性格等会对成绩有很大影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成绩的优差包括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既有学生本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又有所处环境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学好英语的积极心理定势:端正英语学习态度,激发英语学习动机: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并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