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更好地促进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工作,广东省教育学会、广东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学术讨论会”,于3月21日至22日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省社联的负责同志,以及陶研会代表共五十余人.陶行知先生的次子陶晓光,全国政协委员、陶行知先生的学生、香港中华业余专科学校董事长司徒辉先生,该校董事、广东省人大代表刘锦庆先生、黄焕昌先生也应邀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走进育才。今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为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开局之年,也是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80周年。为纪念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推进新时代办学思想与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今日,参加“庆祝育才学校创办80周年暨陶行知办学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研讨会”的专家一行在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宋乃庆的带领下,走进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中国的教育改革,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长期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实行教改,许多学校借鉴和运用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但是在“学陶”、“研陶”、“师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近日成立 ,值此之际 ,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方明先生。记者 :方老 ,请问成立陶行知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的创意是如何形成的?方明 :早在1996年11月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与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合作在广州召开了《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会上 ,广州陶行知研究会提交了《弘扬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 ,创造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论文 ,并在大会上作了宣讲。由此 ,如何在我国职业教育开展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与研究 ,探索和创造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立身于中国教育改革,极富创造精神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贯穿于他的生活教育运动的全过程,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中最为亮丽的部分。他也是世界创造教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我们更加认识到它对当前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1.体现了现代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性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是…  相似文献   

8.
孙向红 《考试周刊》2012,(51):140-141
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它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一是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迪学生思维;二是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有效关注学生发展;三是体验生活搭建实践舞台,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2019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80周年。陶行知先生办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11月3日上午8:30,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庆祝育才学校创办80周年暨陶行知办学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硝区西南大学桂园宾馆丹桂楼10号会议室顺利开幕。与会的有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等各地陶研会领导,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北硝区复兴小学等学校领导、老师代表。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就对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重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改革的精辟论断,有的与新课程理念十分相似,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因此,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借鉴陶行知教育改革的做法,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结合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时俱进,真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就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创造教育就是运用创造学理论 ,开发人的潜能 ,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最早的开拓者。在1943年10月 ,陶行知就已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 ,并正式指出 :“创造是生活教育的目的。”他以生活教育为基础 ,寓创造教育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中 ,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与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思想息息相通。所以 ,在幼儿教育中 ,我们应该坚持把素质教育与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起来 ,探索和实践创造教育的新途径 ,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经久不衰的教育旗帜,"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先生孜孜不倦的办学心愿,他用自身的言行不断实践着。陶先生这种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使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历来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当前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更加彰显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前瞻性和永久生命力。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新课程教育改革中也多次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阐明了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对高中美术课进行一系列探索改革和实践,将生活教育融入课堂中。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新课程教育改革中也多次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阐明了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改革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变革和知识结构的变革。在中国教育改革路途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地位不可撼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论著浩瀚如海,他的教育思想响彻国际,更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老师和学生。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  相似文献   

18.
黄杰贤 《生活教育》2008,(12):37-37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研究陶行知思想.重要的是把陶行知思想跟当前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以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多年来.语文一直担负着"工具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新课程教育改革中也多次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阐明了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这一核心问题.其中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对高中美术课进行一系列探索改革和实践,将生活教育融入课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