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绪与情感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动机、调节与信号的作用,教师本人的情绪、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中的学生,学生自身情绪高低对其学习质量也有着深刻影响。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情感功能、情绪的调动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情感接受与知识的理性达到最佳匹配,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答问的评价水平,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进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等有重要影响。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在不同课堂氛围中运用恰当的评价,以达到调节学习情绪,推进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学情调查:2003年9月,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课堂学习状况的调查。效果显示:我校90%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厌学情绪,80%左右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4.
情绪与情感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动机、调节与信号的作用,教师本人的情绪、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中的学生,学生自身情绪高低对其学习质量也有着深刻影响。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情感功能、情绪的调动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情感接受与知识的理性达到最佳匹配,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李敏珍 《广西教育》2006,(7A):32-32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还要在如何调动课堂情绪上动脑筋。  相似文献   

6.
有效课堂讨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功不可没,因此,教师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重视课堂讨论至关重要。教师要做到:精心设置讨论问题,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善于营造轻松和谐氛围,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让有效讨论进入课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情绪高昂、和谐健康的氛围中交流、讨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情绪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地很羞赧;有的学生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但不能脱口而出;有的学生对课堂没有丝毫的兴趣等等。通过教学中情绪管理理论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师对课堂中情绪管理的重视。情绪管理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实践和动机研究过程中,教育者逐渐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很大程度受情绪变化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状态,激发积极情绪,克服易冲动情绪,尽量减少消极情绪对思维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学生课堂情绪指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学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学生课堂情绪的唤醒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始终让学生情绪处于愉快、兴奋、积极思维的主动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它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唤醒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唤醒良好课堂情绪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唤醒良好课堂情绪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保证;唤醒良好课堂情绪便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唤醒学生良好的课堂情绪,一要建立民主、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要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艺术;三要发扬教学民主,做到教学相长;四要保持良好的风度仪表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火照萍 《甘肃教育》2014,(12):41-41
正课堂情绪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正确的引导、协调、互动和控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生的互动参与度和课堂活跃性。将情绪管理方法合理运用于教学,能使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控制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课堂情绪管理现状情绪管理研究经过了一个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心理学家们从个体研究出发,在强调积极的自我暗示的基础上,将个人的自我情绪管理引入企业员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最早一门科目,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小学生思想稚嫩、学习能力快,但是专注度不够,课堂比较活跃,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授课难度很大。教师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辅导方法,在课堂教学时要关心学生的听课情绪、学习进度,然后耐心讲解。教师要多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对发言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发言不好的学生给予鼓励,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兴趣就会自己思考,自己学习语文,慢慢就会把语文成绩提高上去。  相似文献   

11.
王世梅 《职教论坛》2003,(20):46-46
教学实践表明,注重课堂心理氛围的调适,创造良好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师生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和运用最佳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形成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吸取知识营养。而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教师起主导和灵魂作用。一、塑造与学生期望相一致的教师形象,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形象对学生课堂心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国外学者通过研究,概括了四种领…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课堂情绪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课堂情绪的“唤醒”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愉悦的状态,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国际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下学习,要比正常情况下接受力提高25——40%,记忆力提高1.5——2倍以上。具体地说,良好的课堂情绪对  相似文献   

13.
教学情绪与教学效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靠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来完成的。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予以重视。课堂上,教师勤奋敬业的师表形象,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热情饱满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特别是教师的情绪对增强课堂教学凝聚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目前常见的几种教师课堂情绪类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教师课堂语言是一种能协助教师更好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由此,教师要注重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课堂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流利的普通话、注重课堂语言的趣味性、课堂教学应善于运用无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课堂语言要注重激励性以及要注意课堂语言的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15.
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课堂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课堂情绪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学生课堂情绪的唤醒,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愉快的状态,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常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在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下学习,要比正常情况下,接受力提高25—40%,记忆力提高1.5—2倍以上.具体地说,良好的课堂情绪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如下益处.  相似文献   

17.
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曾经有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连快乐都不能给你的学生,你还能给予他们什么呢?"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由此可见,教师情绪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中英语是一门实践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提出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学生生源、教材质量、教学环境、教师素质五个因素.从中可以看出,政策、学生、教材、环境具有稳定性,而教师教法的选择和使用与教师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情绪会感染学生,不同的情绪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列克曾说,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情感信号是"看不见的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除了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外,还要关注教师情绪这种无声语言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课堂教学环境。目前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重教师教授,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通常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抄写和记忆。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处在被动的位置,容易对学习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情境创设要有效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已经被许多教师广泛采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于课堂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是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调控课堂情绪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必须具备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深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有应对课堂突发状况,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教师只有保证自己在课堂中处于积极愉悦的情绪当中才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当中。纵观现在的课堂,由于教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进行的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体育课堂,这种在室外进行的课堂教学,可能面临的突发状况要比室内课堂要多得多,因此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能够有效地把握控制自己的课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体育课的成功进行就有了保障。所以体育教师要适当管理控制自己的课堂情绪,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直接受其情绪的影响。学生的情绪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它在课堂上的表现为:思维积极且表现活泼、思维积极但表现沉闷和思维消极且表现冷漠三种基本类型。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的学习情绪,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当学生精神不振、心不在焉时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创设一种能使大多数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要解决的问题中来,并使学生对问题有一种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