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的兴味就减去一半,剩下一半即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外,更要注重情感的激发,讲求意境设置的艺术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在优美的意境中邀游。进而升华到创造性思维。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置意境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格外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具备较强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情感,使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情操。一.优化手段,有效激活语文课堂的基础1.以音乐调动学生情绪音乐也是语言形式的一种,可以抒发情感,也可陶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选取适宜的音乐来营造教学场景与氛围,让学生体会到美的形象,感受美的意境。例如:教学《虞美人》时,教师  相似文献   

3.
“意境”一般指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一种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除了通过文章的表象──字、词、句来感知外,还要在对表象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较深刻地理解意境内涵,和创作者产生心灵沟通。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注意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情感的激发,注意设置意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在优美的境界中道游。久而久之他们的形象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并进一步升华到创造性思维,这样就能做到知识和能力并举,理念和情感同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注意设置意境呢?一、设置导语精心设置导语是进入意境…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运用教学源头,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使学生能凭借自己的阅历敏锐地捕捉和领悟课文的内涵,获得感悟真、善、美的审美能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李玉良 《甘肃教育》2005,(11):34-34
我国的语文教育,历来主张文道统一,也就是说,通过读书学习让受教育者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这种美育思想,是语文教学的精华,它要求教学者应该把读书与美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的陶冶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授课时,应依次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通过想象、理解,得到美的体验,丰富美的情感。在教读朱自清的《春》时,我就把这种新教学理念贯穿在了授课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以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一些名家经典篇目,其中凝炼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强烈真挚的情感,一定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美的资源,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文本中审美的内容和现实,汲取并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发挥美育的功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研读,让学生受到语文材料的情感熏陶、美感引领,从而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发挥想象,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融入情感,培养学生体验美的能力;并在表达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是语文教学的主题,语文教学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真正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生活美、意境美、文化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造美的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引导、美的认知与培养呢?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使学生认识美的本质、价值,正确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呢?一、创设意境,感知美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一心理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美育过程的起点。儿童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直接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把握文章作者的情感,更贴切、更深刻地学习、理解作品,使其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审美愉悦。作者的情感因素是作品意境的重要构成部分。“情”不同,“境”自相异。故同登高处,陈子昂见到“天地之悠悠”,杜甫则见“齐鲁青未了”的画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将作者笔下的美景、生动的艺术形象与作者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走进情景交融的文章意境。学生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理解了其心境,才会更好地理解其对景物的感受,才会有对意境美的真切感受,才能顺着作者琮琮的情感之流,…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美,有美的文字,美的画面,美的人物,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如果教师在培智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挖掘语文中“美”的因素,将蕴涵的“美”呈现出来,让智障儿童“与美丽相约”,就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文红 《成才之路》2014,(14):81-81
正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通过形象教育,使人们在具体的观察中,激发起感情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感化、陶冶、锻炼,进而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里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审美内容,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健康快乐地成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设计,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语文的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能力呢?一、营造教学意境的情感美教学意境中的情感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而是一种经过提纯  相似文献   

13.
语言感悟是语文教学的主线,语文课堂上应注重体察意境、揣摩意味、发挥想象、欣赏美言,让学生在品读中全面提高语言感悟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品味语言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要为学生营造、提供适切的情景和材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读悟结合,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品味语言,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4.
杨登明 《教育》2012,(12):6-6
湖北省大悟县宣化镇大胜关小学仡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不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课本知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这种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使得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语文的情感性,体现在课文的思想内容中,也体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情感,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情感美的教育?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敢说敢为,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情…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美的音韵,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乃至美的意境,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寻。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让学生发现美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下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又能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入探索。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去,从而更好的学习呢?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必须以美学观点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认真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知识,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格,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内心已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欲望与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达到必要的语文教学应用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外,还必  相似文献   

20.
何月华 《考试周刊》2009,(41):67-68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信息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对文本人文之美的赏析,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艺术性。正是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注重语文教学的艺术,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知识的内化生成。这种教学艺术的运用,就是要在多元化教学思维模式的引领下,让学生能够更为自由、轻松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充分感知丰富的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