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词块的运用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中国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真实语言环境,英语口语运用机会少;尽管掌握大量词汇,但实际口语运用能力欠佳。鉴于此,选取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词块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大学生口笔语语料库中的口语词库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对比研究中国大学生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在口语表达上情感词块的差异,讨论中国大学生在使用口语情感词汇是是否存在过渡使用,过少使用和误用的情况,旨在提高学生在自然语境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清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1):81-83,86
大学生使用英语口语词块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对比中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中部分词块的词频和用法,研究发现,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在口语词块使用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口语化程度不强,存在口语的书面语化以及母语负迁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小品词的情况,以及小品词在其英语口语交际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研究所涉及的语料库包括:英国本族语者子语库,高中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以及中国高校学习者语料库。基于对这三个同类语料库的分析比较,此研究主要专注于两个层面:小品词在上述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及语篇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英语国际地位的增强和中国高校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对于小品词的使用频率和类型逐步增加;对于有限的几个小品词的依赖性逐渐下降;对于小品词每个特定交际功能的使用有所缓解;但对于小品词的使用类型及丰富的使用方法仍具有局限性。研究进一步表明中国高校学生对于小品词使用频率和类型的掌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口语交际能力,小品词可以作为衡量英语学习者口语流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为高职高专老师带来积极的启示: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小品词是增强其英语口语沟通能力的有效策略。为了确保英语课堂的活跃以及学生能够快速实现英语口语交流,增强他们对小品词语篇和交际功能的理解以确保正确使用小品词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口语语篇中元话语资源使用异同,采用Hyland提出的元话语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里元话语各级分类手段的出现频率、种类、分布规律等进行量规化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篇中元话语资源使用频率总体上低于本族语者,尤其是人际互动型元话语,两者使用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口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学习者语料库CLEC、SECCL和本族语者语料库BNC,时英语学习者SO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就使用频率而言,在口语和作文中外语学习者明显高于操母语者,这种差异在作文中更为明显.但是,这种现象会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就用法而言,在口语中操母语者使用so作为语篇标记词的频率为英语学习者的两倍多.而在学习者的笔语语料中so更像一个语篇标记词而不是连接副词.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语料,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4.0,探寻中国英语学习者对very一词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分析very一词的搭配特点及错误使用情况,以期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准确地使用very一词起到指导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 MICASE 的口语讨论部分为参照语料库,对比分析 COLSEC 语料库和自建的研究生口语语料库( GSSC),分析了犹豫型标记语的类别、差异以及学习者潜在的语用石化倾向。本研究揭示出( 1) 中国英语学习者多用无声停顿和重复表述来表示犹豫和话语空缺,而本族语使用者用小词来延缓话语的情形比较常见; ( 2) 在部分小词的使用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语用石化倾向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犹豫型话语并使用何种犹豫型话语来维系话语连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英语本族语语料库(LOB)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分析了中国学习者在使用neither一词时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在使用neither一词时与英语本族语者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本文可以为英语教学及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口语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部分,调查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在短语动词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使用以go,come,get等为中心动词的短语动词的频次总体明显低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频次,呈现少用现象。这种少用现象的可能原因为中国学生对短语动词本身的语体特征理解不够及其所采取的保险策略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数据基于中国英语语料库China Daily(CHD)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NC),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考察open一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探讨分析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对动词open的使用异同及其原因,为英语词汇教学和二语习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检索,展现了please的语境共现,证实了please作为语篇标识词具有组织话语和表达交际意图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中的口语语料为数据来源,对中国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错误及其修正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纠错策略,对于阐明中国大学生口语错误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切实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建明 《海外英语》2012,(11):267-271,277
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情状体假说的一些基本主张,特别动词完成形态和体特征的关系问题,已经得到一些实证。然而,基于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和书面英语语料库(SWECCL)的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态的使用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的局面:屈折形态的习得路径并不明晰,其过程还取决于具体情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重复和替换是二语学习者在英语会话自我修补中普遍使用的策略。本研究采用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 (College Learners’ Spoken English Corpus),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重复和替换策略使用的模式,重点探究在重复起始词(destination of recycling)和替换词(replaced items)使用上与本族语者的异同。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大量使用重复策略,在替换策略的使用上,倾向于使用回指替换;在重复起始词和替换词的使用上,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共同特征是均大量使用主语人称代词作为重复起始词;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多使用实义词特别是动词作为替换词。最后,本文从英、汉语的词法与句法层面对结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表达异议的方式以及英语水平对其的影响, 考察对话中协同原则的使用。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48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对话,笔者对三个不同水,组学生的异议表达方式进行了分类统计。 结果显示对话双方表达异议时, 协同方式多于非协同方式, 从而验证了协同是对话的重要机制。 研究还发现, 口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对异议表达方式的选择表现出不同趋势。高水平者的表达方式更具多样性,也更能注意避免冲突发生 。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为基础,选取了三个高频动词do,learn,make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学生动词使用错误的主要类型是搭配错误,而且大一到大四学生出错频率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探讨了各种错误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选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对动词happen进行了检索,通过提取检索行中有关搭配词,观察其呈现的不同搭配关系,并参照一定的类连接,分析该词的语义韵。同时通过对比英语本族语者对该词的使用情况,来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词用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情况,研究基于“中国学生英语1:7笔语语料库”(SWECCL)和研究者自己建立的一个小型英语母语者参照语料库。参考Halliday&Hasanf1976)对连接副词的分类和Crystal(1996)对连词的描述,研究者把研究对象确定为and—moreover(并列关系),but—however(转折关系),和so—therefore(因果关系)三组连接词。比较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以及和母语者之间使用连接词的语境的差异。通过分析数据,研究者发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连词和连接副词的一些特点和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Brown语料库和CLEC的统计结果和对比结果为基础,重点探讨英语连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的标记性\无标记性用法.文章认为"主句在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在后"是英语的无标记性用法,其他则为标记性用法;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连词though及其引导的从句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即中国学生不能像本族语者那样习惯性地使用其无标记用法,同时过多或过少使用其标记性用法,这很可能是二语习得规律和母语负迁移双重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