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菊荣 《科教文汇》2008,(16):136-136
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觉,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对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周荫昌先生在《声乐教学论》的序中说:“声乐,教也难学也难。毫不过分地说,艺术教学本来就难,音乐艺术更难,音乐中的声乐尤其难。”有人说声乐教学,就是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也有人说歌唱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是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学科。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合格的声乐教学能力的师资人才。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习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歌唱技巧,面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声乐教学要进一步地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培养出新时期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邵红润 《金秋科苑》2009,(8):230-230
声乐教学是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学科。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合格的声乐教学能力的师资人才。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习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歌唱技巧,面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声乐教学要进一步地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培养出新时期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时下,局限性和特殊性明显占据着高校声乐教学的"半壁江山",造成教师过份重视对学生传授歌唱的技能和技巧,而不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使声乐教学中事倍功十半。因此,重视学生歌唱心理,正确发挥学生歌唱心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搞好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的重要作用,并对心理机制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姜爱华  孟福强 《今日科苑》2007,(24):282-28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学习声乐学生不可能缺少的素质条件,是歌唱成败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歌唱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给学生传授声乐知识、歌唱技能技巧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是否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给学生传授声乐知识、歌唱技能技巧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是否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是一门内容丰富,它有独特的规律和一整套歌唱方法,要想具有较强的演唱技巧,必须靠科学方法。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是歌唱是否成功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十分的重视,学生演唱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心,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朱艳 《科教文汇》2010,(8):156-157
歌唱的表演技能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一门艺术。长期以来,大多院校的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和提高,而对于歌唱表演艺术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却显得重视不够。很多演唱者声音不错,但是表现力不尽如人意;也有的演唱者在台下演唱得很好,可是一上台就变得不会表演、不能够打动观众了。  相似文献   

10.
姚慧 《科教文汇》2012,(2):167-167,175
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纯熟的歌唱发声技巧,将作品内包含的思想感情生动完美地表达出来,用悠扬美妙的歌声感染听众。大多数的声乐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在教学中总是将歌唱的共鸣、气息等技巧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对情感的培养缺乏重视。当然,如果想要出色演唱一首歌,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歌曲演唱中若只有演唱技巧是不能够完整表达一部好作品的,更不用说能感染听众。因此,教学者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发挥。  相似文献   

11.
黄燕 《科教文汇》2012,(4):143-144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不仅要提高演唱的技能技巧,更要加强对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从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描述了歌唱心理与声乐学习、演唱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在研究声音、方法、技能传授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事生歌唱综合能力的培养,即正确的思维能力、准确的鉴赏能力、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歌唱教学过程及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逐步走向歌唱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3.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声乐表现力包括技巧表现力和艺术表现力两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声乐艺术的灵魂。然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注重发声技巧的学习,而忽略了声乐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等问题,致使学生的表演缺乏艺术表现力,难以打动观众。本文从声乐教学中课程的设置、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使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曹文利 《金秋科苑》2008,(18):195-195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声乐表现力包括技巧表现力和艺术表现力两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声乐艺术的灵魂。然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注重发声技巧的学习,而忽略了声乐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等问题,致使学生的表演缺乏艺术表现力,难以打动观众。本文从声乐教学中课程的设置、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使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黎洪琴 《知识窗》2014,(4):19-19
一、幼师声乐教学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声乐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授课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目前,幼师声乐课主要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授课,但这种授课形式不利于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歌唱能力的培养。因为面对全班三十多位学生,教师主要注重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而不会顾及因个体差异造成的个性问题,更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久而久之,条件好的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指点,学习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几乎没有见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儿童歌唱训练学》这门课程,而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如果把教学重心仅仅放在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歌唱能力方面却严重忽视声乐教学方法的传授是要付出代价的。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充分重视儿童歌唱训练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教育教学中,把握和处理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假如学生和老师只要有一方的心理处于不正常状态,教学就无法顺利进行。歌唱心理的培养,有助于对每个演唱者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心理影响,使之在平时教学和舞台表演中始终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歌唱心理学的训练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珂 《科教文汇》2012,(23):175-176
对于高师声乐主修生而言,声乐课不仅仅是声乐技能训练,更多的应该是声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高师声乐课都是以声乐技能训练为主的形式来进行,没有系统的一整套的声乐学习方案来引导和参考,从而影响了新时代高师声乐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发挥和运用。因此,本文着重从声乐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研究和创新,使声乐技能课的单一课程结构发展成基础理论课、技能课、实践课、理论课、弹唱课、欣赏课、声乐微格课等相连的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技能、演唱与实践、学习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获取更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完成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路统洁 《科教文汇》2011,(22):151-152
好的声音、真挚的情感与恰当的表现力是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所必需的几个要素。教师在教授学生声音技巧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情感和表现力的训练,不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声音技巧,更能使歌唱更具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视唱练耳是各类学校音乐课程的重中之重,是声乐教学中的核心环节,视唱练耳的训练往往可以使声乐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声乐教学中重视视唱练耳对学生的训练,为最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综合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分析,并对音准与节奏等歌唱基础有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