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到位的课堂提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 ,但问要问得到位 .上个学期我听了几名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的课 ,发觉他们上课存在着不少“徒劳的提问” .主要表现在 :①目的不明确 ;②零碎不系统 ;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 ;④不给学生思考余地 ,没有间隔、停顿 ,或自问自答 ;⑤随口而发 ,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 ,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 ,课堂貌似热闹非凡 ,气氛活跃 ,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 ,流于形式 .基于此情况 ,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到位问…  相似文献   

2.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邀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  相似文献   

3.
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前语文课堂好多提问不注意问题间内在的逻辑结构,使提问变成“碎问”和“随意问”.要使语文课堂“生态环保”,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其思维能力,就必须探寻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思维之源、思维之资.课堂教学以“问题”为纽带,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提问的好坏决定着课堂的成败.高效的课堂教学依靠高品质的课堂提问.但现行的课堂实践中,存在不少“伪问”“假问”“碎问”等无效提问,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我们追求高效课堂,一定要避免课堂提问的零碎性、随意性、浅层性,必须提出有益于教学的“真问题”——具有教学价值的核心问题,促进学生的“真思维”,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思维方式,真正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教学更高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却不尽如人意,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的现象比比旨是,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俗话说:“鼓要敲在点子上.”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在点子上.  相似文献   

6.
一、以提问、铺垫代替学生思维 有些教师把课堂提问与启发式教学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启发”,于是课堂教学的满堂灌代之以“满堂问”;一些没有思维价值的简单问题,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充斥课堂。一问未了又是一问,学生应接不暇,浅尝辄止。表面上,似乎“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展开,对教材仍是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长此以往,反而会养成学生肤浅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惰性。提问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有下列作用:第一,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提问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所学内容.第二,可以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主动地展开联想,积极思维.第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可是,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一些误区. 一、提问误区 1.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提问的无序性是指教师提问时随意设问,缺乏主次与前后贯通,这样的提问会分散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注意力.比如,有的教师提问时随意性很大,常提一些与授课内容毫无联系的问题;有的教师为问而问;有的教师以问代罚,刁难学生;有的教师搞突然袭击,猝然发问;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模棱两可、抽象空洞,使学生不知所云;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不适当,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无序提问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中出现“问而不答”和“启而不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教师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关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善问巧问”的问题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问”是调动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前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设计一个好的教学问题,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所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问题中包含明显的数学概念,并在解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三是要使所设计的问题的解答方法能推广到其它情形中去,具有一般性;四是问题具有多种解决办法。要使课堂的每次提问都成为“有效的提问”,教师必须掌握激发“问题”的艺术。1郾摆出矛盾。即在新旧知识衔接点上进行设疑激“问”,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认知…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得法,做到“善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克服窒息学生思维的“满堂灌”的做法,提高学习兴趣;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有时会堵塞学生的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方式,讲究提问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成效,教师就应在提问、候答、叫答、理答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文章主要从下列三个方面来反思生物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的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但问要问得到位.而一些提问是“徒劳的提问”,主要表现在:①目的不明确;②零碎不系统;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④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没有间隔、停顿或自问自答;⑤随口而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变“满堂问”为“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问题是否有效,关键是看能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着力。课堂提问要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水平可划  相似文献   

13.
冀素华 《科学教育》2007,13(3):30-30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问题肤皮潦草,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②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③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通过设问使学生在心中产生疑惑.进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方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懵懂懂,那样问,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不断优化课堂提问。实现课堂教学轻负高效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能激起课堂教学的浪花,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没有教师课前对问题的设计,没有教师“问”的引导,学生可能难以有思维的发散,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键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得精、问得巧,问到点子上。提问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使学生逐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叶圣陶语)的境界。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6.
吉临荣 《中学教育》2002,(11):32-33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它不但能激励学生参与 ,启迪学生思维 ,反馈教学信息 ,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 ,发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每堂课要问的问题很多 ,但课堂时间有限 ,不能随便发问 ,也就是说 ,课堂提问要问在“点”字上一、要问在疑点上。教师要巧妙施问 ,创设情境 ,利用矛盾 ,把学生思维引到课堂上来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如在初二物理《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教学中 ,教师开始可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在清水、盐水、浓盐水中 ,让学生观察到鸡蛋沉底、悬浮、漂浮的现象 ,并问 :“同样的一只鸡蛋 ,为什么放在水中沉底 ?放在盐水中 ,有时…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有成功的课堂提问。但提问中的准备和答问选择对象最为重要。一、数学课堂提问的准备必须做到“三备”。1.备问题。备问题即认真设计问题,这是提问的前提。可以这么说:一堂课的提问设计得是否得当,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问题设计得好,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理解深刻,既可节省教学时间,又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前要准确选择提问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施教时,当问则问,不当问的不问,更不随意提问.  相似文献   

18.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反思,即在"师问"中反思。"师问"就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来点拨、启迪学生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追求热闹的一问一答的表面性提问;有未经设计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习惯性提问;有缺少思考空间的过多性提问;有偏离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无方向性提问;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新时期的课堂更要学会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进一步提高探究学习的含金量,使他们从“不敢问”到“敢于问”,从“不会问”到“善于问”,构建独特的“问”课堂.  相似文献   

20.
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课堂提问,使提问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从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质量;要适应学生能力和水平,注重难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趣味;要有结果和答案,注重评价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