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丽君 《文教资料》2014,(17):15-16
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为读者和观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守财奴形象——阿巴公,这个人物形象几乎成为吝啬人物的代表。作者之所以能将他刻画得如此深入观众和读者的内心,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将极端化手法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塑造中、将偶然性因素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关系的设置中。  相似文献   

2.
周妮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123-124
杜醒秋是苏雪林在<棘心>中塑造的一个带自传色彩的女性形象,是五四时期知识女性在传统与叛离中徘徊、纠缠的一个典型.这个形象正如同一个二元对立的矛盾体,显示出吊诡的人性.本文试图通过这个形象来揭示当传统思想和个人意识之间出现矛盾时,叛离者在批判传统的同时又表现出浓厚的传统人格,并最终向传统妥协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3.
秦可卿是小说《红楼梦》中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同时,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中,作者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历来的评论多倾向于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本文力图通过对秦可卿这个形象的分析,透视作家创作中不严肃的一面,指出秦可卿这个形象创作中的失败之处,以期引起读者和专家们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拜伦有言:“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拜伦之心态可谓绝妙而精辟地概括了男性对女性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个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既不能缺少女性形象塑造,又如何去塑造女性形象的问题.在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中,显而易见地存在这种矛盾心理.贾平凹,这个朴拙的陕西汉子自在文坛上刮起一股商州文学的旋风之后,其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5.
秦可卿形象的矛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是小说《红楼梦》中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中,作者表现出一种矛盾状态。历来的评论多倾向于接受作者的定论而忽略形象塑过程中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秦可卿这个形象的分析,透视作家创作中的矛盾状态,指出由于作家创作中的不严肃而造成的秦可卿形象创作中的失败,以期引起读者和专家们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6.
哈姆莱特形象以其矛盾复杂的内蕴为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人文主义与非人文主义交织混杂的思想、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和矛盾偏执的性格,由此构成了哈姆莱特形象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这正是哈姆莱特形象魅力所在。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莎士比亚对当时观众普遍的审美期待追随和超越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精豆子外传     
本刊从本期起将连载老作家袁静、儿童文学工作者秦文虎同志合著的儿童电视连续剧《精豆子外传》的文学剧本.该剧已由天津电视台开拍,约于国庆节和观众见面. 剧中主要人物“精豆子”,具有八十年代中学生的新特点.剧本展示了学生的这些新特点和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矛盾冲突,提出了当前中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塑造了富有改革精神的李新这个年轻教师形象.作者通过八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揭示这些新矛盾、新课题,将引发人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改革. 该剧源于现实生活,运用了艺术手法塑造了学校生活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常看到一些青年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批评学生不服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年轻教师比较气盛,容易急躁,加之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容易和学生发生矛盾,也容易用一些过火的方法来对待学生.一旦教师的过火行为出现,不但不能使师生之间的矛盾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给教育工作造成很大障碍.要尽量使教师与学生间的矛盾冲突少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怎样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呢?我的体会是:第一,教师要从自己做起.教师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的.这个形象如何,决定着他的威信,形象好,威信就高,学生就尊敬他,服从他,师生关系就融洽,教育效果也自然会好;相反,如果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文化传媒影视业的新使命。在电影等文化艺术创造的过程中,要塑造国家形象,发扬国家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本文针对电影艺术中,弘扬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将中国文化、历史的价值核心呈现的观众的面前,塑造国家形象的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所塑造的魏延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形象。他在刘备集团中既是勇猛的大将又始终被扣上了一顶叛将的帽子,这使魏延整体形象的塑造存在了一定的矛盾。下文将分析产生这种矛盾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他反映了一个永恒的爱情主题,另外成功塑造了一批人物,尤其是张生这个形象,他既热爱功名又向往爱情,既风雅又粗俗,有时机智有时痴傻,有时勇敢有时懦弱,总之,他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男子群舞《回娘家》中独立脱离出来的一个反串"小媳妇"形象出发,探究这个"反串"角色设定的合理性及重要性。作品是通过山西民间舞的动作元素去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男版"小媳妇",编导运用这样独特创新的思维方式来突出所需刻画的艺术形象,从而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去体验和感受小媳妇的艺术形象,最终通过对角色的深层化理解从而达到作品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占据重要地位,舞蹈作品创作的关键在于舞蹈作品中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形象是舞蹈作品中的主体,它可以表达作品的思想,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媒介。而音乐是舞蹈必不可少的伴侣,在一部舞蹈作品当中舞蹈语言和音乐语言共同承载着情感的传递,让观众进入人物的情感氛围,把观众带入到主要人物形象的情感氛围,与人物共同分享喜怒哀乐。音乐塑造听觉形象,舞蹈动作塑造视觉形象,两者有机结合统一,才是舞蹈形象塑造的全部。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它的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应完美匹配,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对舞蹈作品达到更深层的了解。舞蹈作品《孔乙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生动且深入人心,本文将以舞蹈作品《孔乙己》为例,浅析其创作过程中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潘金莲是古代文学中一个成功的"淫妇"形象,明清时期的戏曲对这个人物不断进行重塑。沈王景的《义侠记》使她成为明清时期戏曲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清代花部戏曲中有关潘金莲的剧目大量涌现。这些文本对潘金莲的塑造并不精彩,甚至只是以乡野村妇的面目出现。但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潘金莲却极其成功,演员依靠出色的演技塑造了精彩的舞台形象,其看点主要来自于男性观众对女性美与旦角演员色相的欣赏。  相似文献   

15.
姜靓 《文教资料》2010,(6):96-97
一名优秀的女性主持不仅需要观众理解她的有声语言,而且需要让观众体味她的无声语言,并让观众能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理解这种信号,可能的话更要使观众从她的形体语言中领悟到一些无法言传的微妙情感。本文对我国电视女性主持人的形象之美的塑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殷新红 《职教论坛》2004,(35):60-6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在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旧式高利贷者夏洛克这样一个鲜明生动而又复杂矛盾的典型形象.夏洛克这个人物的出现,则使得<威尼斯商人>成为莎士比亚的早期剧作中第一个以较显著的现实主义手法接触到当时社会阴暗面的喜剧.  相似文献   

17.
潘伟 《红领巾》2004,(1):153-154
音乐形象并不是一维的存在,而是由作曲家、演奏家、欣赏者这三者共同塑造的一个三维动态结构.在这个动态结构中,音乐形象不断地转化、发展、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运用写实象征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冷艳其外、冰雪其中的女人形象,这是一个集灾难和死亡于一身的形象,这个形象象征了一个黑暗、腐朽的旧时代的没落和衰亡.  相似文献   

19.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鲁迅认为刘备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那么,刘备形象塑造之失.是作者的艺术功力问题呢?还是另有原因?本文认为刘备形象塑造之失。并非作者艺术功力的问题,而是文化上的原因,是“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矛盾冲突的结果,作者将空想的幻象与历史的真实扭结在一起,于是就诞生了刘备这个长厚而近似虚构.虚伪又让人敬重的“畸胎”。  相似文献   

20.
《西厢记》是元代剧坛绽开的一朵奇葩。对莺莺作假予以研究和分析,可以挖掘其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心理:既多情又深沉,既有热烈的追求,又有沉重的负担,进而塑造了一个既矜持而又对封建家教礼法具有叛逆精神的贵族少女形象,同时这个形象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